贵阳的美食和黔灵山的猴子
昨天撞大运了,天气不冷不热,没出太阳也没下雨,是我们出行十余天来最舒服的一天。结果好运气用完了,今天连大七孔也没能看成。
昨夜又是一场大雨,早上八九点钟还是小雨沥沥下个没完。我们又准备好了雨衣雨伞,准备来个雨中游七孔。没想到因为大七孔上游涨水,有些路段淹了,所以大七孔关闭一天。
这可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我们总不能坐在宾馆里干等一天吧?再说万一明天继续关闭呢?看来我们还真是跟大七孔无缘,4年前小七孔玩了一半手机丢了,只得打道回府。这一次又被洪水冲了。
我们只好退房,冒着雨往贵阳出发。连小七孔通往荔波县城的路也有一段淹了,所有车辆绕行。
今天游玩小七孔的人恐怕也开心不起来,上游发洪水,小七孔的水就会变黄浑浊。事实上前几天小七孔的水还是混的,雨停了几天,水变清了,我们去了,等我们看完,暴雨再来,水又浑了。
所以你们等7月暑假再来也不错,雨季过去了。但是暑假是旅游旺季,住宿会变贵,景点也比较拥挤,拍照像合影。像昨天小七孔的游客可能有8千人,暑假基本每天2万人左右。
中午12:30到达贵阳的“甲秀楼”附近,“甲秀楼”是贵阳的地标建筑,建于明代,是中国十大名楼之一,不过今天是周一闭馆时间,所以也没能进去。我对它其他没啥兴趣,我女儿想去看看,这下一天两个遗憾。
好在天气不错,又是不冷不热、没出太阳也没下雨的完美状态。现在是饭点,既然到了繁华的省城,不再是满眼的酸汤鱼了,好歹得吃点特色美食吧?
巧得很,离甲秀楼只有200米的地方就有一家“肠旺面”是什么美食第一名。自然就是它了,虽然我们不知道“肠旺”是什么东东。
到了地图上面馆附近,就看到黑压压两条队伍,每条都足有50米长,一个叫“南门口”,另一个叫“李兰英湖南面馆”。

我们打听了一下,“南门口”就是“肠旺面”,而“李兰英”也是一家有名的面馆,两家味道完全不同,“肠旺面”是正宗的贵阳味道,有点辣。“李兰英”是湖南味改良而来,可以不辣。
我们商量了一下,我和老公吃“肠旺面”,女儿吃“李兰英”。排队的时候又看到马路对面有个“雷家豆腐圆子”是“第五代传人”什么的,看着也很有名的样子,又跑去买了4个豆腐圆子,也很好吃。

“肠旺面”的面条是黄色的,吃起来有点像方便面,听说这面条是油炸过的,里面有点鸭血、鸡肉、猪大肠、油渣、绿豆芽。我吃不习惯,只是觉得还行,在我心里,没有任何面条能跟我们南京的皮肚面相比。

我女儿吃的“李兰英”,我尝了一口汤,倒是有点点像南京的小煮面,不过她点的是“馄饨粉”,我不喜欢“粉”,我对云南米线挺喜欢,我们南京还有很好吃的贵州米线,可这次我来到贵州,还没看到一次米线,全是“粉”,讨厌的“粉”。

吃完面条,去黔灵山公园看猴子,听说这里的猴子都是散养的,会“拦路抢劫”。黔灵山公园门票很便宜,5元/人(免费),我们选择坐缆车到山顶(20元/人),再一路走下来,看到很多猴子,尤其是猴宝宝很可爱。
可惜时不时的有管理员过来用弹弓驱赶猴子,因为以前出现过很多猴子攻击游客的事件。管理员一来猴子就跑了,我们就等管理员走了再逗猴子玩。看猴子是我们来黔灵山公园的唯一目的。




黔灵山公园的停车费有点贵,我们停了3个多小时,付了32元。出来后马不停蹄地赶往青岩古镇(约50分钟车程),到了古镇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立马找宾馆、吃饭。
古镇最有名的美食是卤猪蹄,我们要了一个猪蹄,一斤多(28元/斤),一盘炒小白菜,一盘肉沫酸豇豆,这顿还比较符合我们的口味。卤猪蹄的味道跟南京的猪蹄差不多。宾饭188元/天,比较满意。

明天游览青岩古镇,也不知道这镇上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