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读《古文观止》】请隧不成——《襄王不许请隧》

我起的这名《请隧不成》解释一下,就是晋文公向周襄王请求他死后能否采用天子所用的隧礼。隧,就是墓道。古代天子死后,灵柩经由平地斜挖到墓穴的通道入葬。

周襄王同意了吗?

没有!

那为什么晋文公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呢?

周襄王为什么不能同意呢?

晋文公提这样的要求,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有这个资格。资格哪来的?勤王有功!话说公元前636年,周襄王的异母弟弟王子带引狄人攻周,周襄王出逃郑国。周襄王一生都挺惨的。老爸不亲,位子难保,老婆不爱,异弟老反。在这风云突变的时刻,晋文公出师勤王,勤得特别成功。其实秦穆公先想着去勤王的。只是被晋文公给辞退了。晋文公继位时已是年纪一大把,61岁。觉得上天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所以抓住一个机会就是一个机会。他杀子带,迎襄王入王城。正是本文开篇第一句: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

这么大的功劳,周襄王一定要狠狠狠的酬谢他,给他一大片的土地。这土地一赏就赏出去,一赏就赏出去,那周王朝是不是助诸侯做大啊!而这个晋文公却不要土地,要天子下葬的礼仪。在等级礼制森严的周王朝,这无疑是一种僭越。就像楚国时不时跟周天子问个鼎,要个鼎是一个性质。

晋文公是有野心的,成了春秋五霸之一还不够,想着不久之后死了若能享用天子下葬之礼,不就是等同于天子了吗?这算盘打得确实挺如意的。但周襄王又不傻!无论如何是不能答应的。这一答应就乱了周王室的根基了,尊严何存啊?

周穆公之后周王朝开始走向式微,诸侯争霸起来。周襄王虽是个王,底气不足啊。面对这个混帐请求,又不能一拍桌子,一跺脚把这晋文公给办了。不能啊!那怎么办?那就给他说道说道。上上课,醒醒脑,诉诉苦……

先请“先王”,这是老一套,但百试不爽啊!中国人的神就是祖先。在古代国之大事——在戎在祀。”先王“得天下之后只是按规矩划分了一部分土地供祭祀而已。其余的都按等级分封下去了。设置的官位也是极少的,也只是用来服事祭祀,而祭祀为了啥?天下苍生啊,毫无私欲心。天子与诸侯其实都没啥区别,非要说出区别就是生前死后的服饰、器物等物不一样而已。这说得让人都要抹眼泪了。这也在暗暗的批评晋文公的私欲饱胀。又顺道着悄悄的说了”礼制等级“的老法规。

第二部分更高级了,也就是高潮部分了。祖制不能赏私恩之人!这是态度!这是原则!要么你晋文公厉害发扬德行,一统天下,改朝换代,改章换制。我嘛最多再次去流亡,那我屁话也没有。这话狠的!有情绪!有情绪!有情绪!可能也有点不想干这个周天子了。做得他妈的太憋屈了。如果你晋文公不能,那你就老老实实尽臣之礼,维护先王的制度为职责。

如果我把这礼制赏赐给你,那我对不起先王也对不起百姓。如果这个也能赏赐于人,那国家的政令如何推行呢?礼法制度这是国之根基。这一动,王朝可能就不能长存。回到当下的时代也是这样。在一个单位里制度”朝令夕改“的你试试看?”朝令夕改“的制度比一个最坏的制度还要坏!

这部分说得会不会让流亡在外十九的重耳有点戚戚然。

而周襄王死活咬住”不能以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我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叔父还不以为然,那你有的是土地,你就自己私挖墓道实行隧葬,我又怎么能知道呢?这话说得反反的。只要你挖,我就知道!

晋文公听罢“不敢请,受地而还。”

亏本的买卖他是不会做的,地还是要了的。小气!不过对于晋文公我一直印象不太好。倒不是他的小气,想他流亡十九年初心不改还要做国君,还成了春秋五霸之一,这点毅力、魄力非凡人可比。只是他对介子推的态度着实让人恨。后又想想,只要是个人就有不足,倒也不能用圣人的标准来看他。

系列回顾

【歪读《古文观止》】道路以目——《召公谏厉王止谤》

【歪读《古文观止》】忠言逆耳——《祭公谏征犬戎》

【歪读《古文观止》】以史为鉴——《吴许越成》

【歪读《古文观止》】耿直廉洁——《介子推不言禄》

今天中奖啦

(0)

相关推荐

  • 东周王朝第六任帝王周襄王——姬郑

    在位起讫:公元前651年-公元前619年. 生卒年:公元前?-公元前619年. 出生地:洛邑(今河南省洛阳). 立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 年号:周襄王元年(庚午,公元前651年). 姬郑,姬姓名郑 ...

  • 「另类春秋史9」晋文公称霸的第一步,勤王河洛扶立周襄王

    镐京之乱.郑庄射王.楚国自立三大事件令周天子的权威一降再降,周王室的驾驭诸侯的能力明显降低,各诸侯国越发强大,周天子越来越依靠诸侯的力量来维持表面上的统治,此时,如果周王室能励精图治,谋求自强,礼崩乐 ...

  • 历史上的春秋五霸到底都有谁?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的五个诸侯之长. 霸,谐音伯,又称方伯,即诸侯之长.诸侯之长都干什么?会诸侯.朝天子,也就是尊天子以令诸侯. 春秋时期不是有周天子吗?不是所有诸侯都应该尊天子吗?令诸侯的不应该是 ...

  • UC头条:周王室一般赏赐什么?揭秘周王室的赏赐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无疑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虽然自从平王动迁洛邑后,周王朝的局势发生巨变,但它仍是天下共主,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宗周灭亡以后似乎周王朝也不复存在了,因此 ...

  • 东周时期出现四次周王室内乱,周天子威信一天不如一天

    东周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周王室居然发生了四次内乱,我们一起看一看吧.(本文是接上一篇文章<东周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爷爷直接传位给孙子的事件>,继续讲述正史中的历史记载.) 东周 ...

  • 窝囊的周襄王

    春秋时期的东周天子,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政治上大多没有作为,而且战略眼光都不长远,这就不但使王室沦为了诸侯的陪衬,而且就连自己的王位,也常常需要诸侯的军事援助才能得以巩固. 之前周惠王在世的时候,周 ...

  • 古文观止37:襄王不许请隧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jiá),王劳(lào)之以地,辞,请隧焉. 1.晋文公:重耳,晋国第22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献公之子春秋五霸之一: 2:襄王:姬郑,周惠王之子,前651年~前61 ...

  • 古文观止:《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柳宗元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馀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hé)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宁 ...

  • 古文观止 子革对灵王 左丘明〔先秦〕

    古风藏书·古文观止 (古诗文网) 子革对灵王 左丘明[先秦]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 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 ...

  • 古文观止:《圬者王承福传》韩愈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圬者王承福传 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 ...

  • 襄王不许请隧 佚名 〔先秦〕

    古风藏书·古文观止·卷三·周文·三 (古诗文网) 襄王不许请隧 (选自<国语>) 佚名 [先秦]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 ...

  • 《襄王不许请隧》左丘明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襄王不许请隧 先秦:左丘明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 ...

  • 【歪读《古文观止》】知人知面又知心——《祁奚请免叔向》

    本文开篇就丢出十四个字,两句话:栾盈出奔楚.宣子杀羊舌虎,囚叔向.人物就已出现四个:栾盈.宣子.羊舌虎.叔向:从"奔"到"杀"再到"囚"一串 ...

  • 【歪读《古文观止》】周郑交质

    我读不懂古文,在于相关知识的"贫".补,一时半会补不来,也不一定补得上.记忆现在也不太愿意配合.只能硬啃些边角料,心里不免惴惴.想想读高中的女儿没有选历史,心下可惜,自私作祟. & ...

  • 【歪读《古文观止》】石碏谏宠州吁

    <石碏谏宠州吁>,信息量很大. 全文内容概括而言: 卫庄公娶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庄姜为妻,庄姜美而无子,庄公从陈国娶了厉妫,生了儿子,早夭.陪嫁的妹妹戴妫生了桓公.庄姜视为已出. 卫庄公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