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吼.古今医鉴
相关推荐
-
《金匮要略》笔记28|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肺寒/寒饮/湿热
一.肺寒:甘草干姜汤 肺痿,吐涎沬而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炮 上收咀,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283至卷285 哮喘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八十三 哮喘门 黄帝素问 脏气法时论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 [注 肺主周身之气,肾为生气之原也.] 调经论 气有余则喘咳上气. [注 ...
-
经方:半夏厚朴汤(咽中有物)
半夏厚朴汤 [原文] 半夏一升 厚朴三两 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 干苏叶二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作者] 张仲景 [出自] <金匮> [金匮] 1.妇人咽中 ...
-
《古今医鉴》哮吼
证 夫哮吼专主于痰,宜用吐法.亦有虚而不可吐者,此疾寒包热也. 治 治法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寒凉,须常带表散. 方 定喘汤(诀云) 诸病原来有药方,惟愁 喘最难当.麻黄桑杏寻苏子,白果冬花更又良,甘草 ...
-
《古今医鉴》
痔漏 脉 沉小实者易治,浮洪而软弱者难治. 病 夫痔漏者,肛门边内外有疮也.若成 不破者,曰痔:破溃而出脓血.黄水,浸淫淋沥久不止者,曰漏也.由乎风.热.湿.燥合而致之.其状有五∶曰牡,曰牝,曰脉,曰 ...
-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
新刊古今医鉴
新刊古今医鉴
-
【《药性\药性赋/古今医鉴》】三
业医之道,药性为元.品味虽多,主治当审. 人参补元气,泻虚热而止渴,色苍肺实休凭. 黄芪补三焦,敛盗汗而抵疮,肥白卫虚宜准. 白术健脾强胃,主湿痞虚痰. 苍术发汗宽中,导窠囊积饮. 茯苓安惊利窍,益气 ...
-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16卷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16卷
-
新刊古今医鉴 八卷
新刊古今医鉴 八卷
-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之化湿利水方剂类 11. 胃苓汤《古今医鉴》
11. 胃苓汤<古今医鉴> 组方:苍术15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猪苓15克 泽泻15克 陈皮15克 厚朴15克 芍药15克 桂枝10克 干姜10克 甘草10克 大枣5枚 适应症:用于 ...
-
麻疹.古今医鉴
麻疹证治例 按麻疹出自六腑,先动阳分,而后归于阴经,故标属阴,而本属阳.其发热必大,与血分煎熬,故血多虚耗,首尾当滋阴补血为主,不可一毫动气,当从缓治,所以人参.白术.半夏燥悍之剂,升阳升动,阳气上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