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个技术活

首先向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老树于世界读书日那天在当当网上下单的书经过6天漫长的等待,今天终于到了!几天前还在吹嘘当当网今天下单明天就到,这次发生的血淋淋事实却将我的牛皮一举击破,让我难堪。这充分证明了“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这句话的科学性啊!

上午接到快递员电话时还有些小激动,下午回家拆开包装盒触摸那几本书几秒钟后,激动的感觉,没——了!一点都没了!

记得刚下单时的心情,就好比是一个陷入单相思的初恋男子向心爱女孩寄出表白信时那种感觉。那是什么感觉呢?心跳加快,面皮涨红,把信件中的每个字每个标点检查了又检查,生怕有一个哪怕是很微小的错误使文字不能够准确表达我的内心思想,也让她有什么误解。经过几十遍的检查确认无误后封口寄出。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等待,美妙而痛苦的等待,充满希望的等待,脑子里把对方收到信件时的表情预想千百遍的等待。如果用一个成语来精炼概括的话,或许是“患得患失”吧。她不喜欢我怎么办?把这封信付之一炬怎么办?她虽然认真地读了这封信但没什么感觉怎么办?她认真地读了信,也有了感觉,但不回信怎么办?她认真地读了信,也有了感觉,也回了信,但我收不到这封信怎么办?……

上述那种等待每个人生命中都会有那么几次,现在想来或许很可笑,但我可以说,经历过那种感觉的人肯定会把它小心翼翼地藏入心底“那个最柔软的地方”,铁石心肠者莫不如此。

而在没有自由恋爱的古代,其等待情人的经历却远比现在更为惊心动魄。《庄子》就写了一个故事,说有个叫尾生的小伙子与一个姑娘在“梁下”约会,等了很长时间姑娘没来,尾生继续等待;山洪爆发,继续等待;梁下被淹,抱着柱子继续等待;水没过了他的大半个身子,继续等待;水没过了他的全身,死了,继续——保持原样。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啊!

老树不是诗人,根本不会写出类似如下句子:等待啊,你是多么美好!!老树在文中只是想平心静气地讲述关于等待的方方面面。

让我先给大家浇上一盆冷水,等来了期待的东西又如何?就像我等了6天拿到了书,那种新鲜感在拿到书的一刹那早已消失殆尽。就好比那些懒婆娘裹脚布一样的80集电视剧,总会有79集半猫抓老鼠式的“爱情长跑”,最后半集男女主人终于结婚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电视完了,什么都完了!

所谓结婚是爱情坟墓,所谓“七年之痒”大概就是指这个了。而离婚与复婚,那就是第二轮的“美妙等待”在作怪,请自觉复制粘贴上述过程。

当然了,生命中不光有爱情,更有很多值得或者不值得我们等待的事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那些很平常的等待,比如等着吃饭睡觉,可以忽略不计。

一类是那种有美好结果的等待,比如升职与加薪之类。

一类是那种有很坏结果的等待,比如等待宣判、等待某个可以预想的坏结果之类。

第二类的等待跟等待情人的感觉是一样的,等到你的任命文件下发了,如愿以偿地升职了,请客吃饭了,还剩下什么?无非就是换了个办公室,换了个工作方式而已,心中早已波澜不惊。而在新的岗位呆了几年后的感觉与结婚“七年之痒”又有何异?你早已喜新厌旧,你早已吃着碗里的瞄着锅里的。

其实炒股者早就总结出一句话,叫“利好出尽是利空”,个中滋味经历过的人自有体会,只是放眼四顾,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复何言哉?

第三类的等待过程是最为惨烈的。人生最大的苦难不是那个最坏的结果,而是等待那个最坏结果的到来过程。你可以预见到那个结果,但何时到来,程度如何你又不能预知。心里把最坏的结果想了千百遍,每一次想像等于在心灵的伤口上又撒了一小把盐,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感是常人难以忍受的。

所以我们才会频频读到类似新闻:某个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自首;某个潜逃已久的人被公安抓获后如释重负,积极配合。我们理解他们的心情,那种度日如年的逃亡生活真的远远不如监狱里的赎罪生活。

是的,还有什么比“尘埃落定”更让人心灵平静的呢?今日你所受,往日你所作,想通这一点后,那个最坏结果恐怕也就不会那么让人难以接受了。放下屠刀尚能立地成佛,何况手中并无屠刀的我们?

看来,所谓等待,是让我们提前体验结果尚未发生时的那种心灵震撼,并把它放大一百倍一千倍乃至一万倍的过程。

所以,从不同层面而言,可以作如下感叹:

等待是美好的;

等待是痛苦的;

等待是充满希望的;

等待又是充满诗意的……

等待无所不在,等待充斥了我们的一生。从我们呱呱坠地起到我们咽下最后一口气止,整个人生就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等待什么呢?等待有一个美好的人生,等待到达幸福的彼岸。

只是这个漫长的等待过程却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你的人生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你等待的技术程度如何。

令我们感到振奋的是:没有哪个人生下来就有良好技术的;而且,这漫长的一生足够让你学得一身好技术好本事,来完成这个诗意的等待过程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