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要成事,先成“士”
相关推荐
-
“诗书画三绝”:她凭什么修得如此高的成就?
▼ 不过是为一本诗书画选写一篇序,却竟然令大学问家余英时惶悚地感到"不配".勉为其难下的长序,却又被人认为是值得购买这本精选的理由之一. 可见文人相惜,相知,相应,成就的才是佳话. ...
-
葛兆光|什么才是“中国的”思想史?
本文原载于<文史哲>2011年第3期,第44-47页,作者为葛兆光先生. ◉ 如果把这些林林总总的争论归纳一下,我想,大概可以归为五个方面.第一是我所谓的"一般知识.思想和信仰世 ...
-
齊齋荐书|立足传统,放眼世界的一套小书
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是在金耀基先生任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院长期间发起.以钱穆先生冠名的系列讲座基础上整理而成,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放眼世界,高屋建瓴,深入浅出,见解卓然.一共举行过11 ...
-
阅读是通往世界最便捷的道路,你头脑中的问题就是地图
小欧说 <十三邀>第五季中,许知远采访罗翔,两人回忆起攒钱就去万圣书园买书的青年时代,许知远笑称:"我们都是万圣训练出来的."这家28年来辗转搬迁最终定居成府路的书店, ...
-
藏书雅苑|《禅宗与中国文化》葛兆光 著(1986年)
<禅宗与中国文化>葛兆光 著,中国文化史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禅宗与中国文化>作者简介 葛兆光,1950年生于上海,籍贯福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为上海复旦大 ...
-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略论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及其变迁——传统文化反思系列五 | 教育评论60
作者:黄铭松 人类学博士 有首歌叫<精忠报国>,关于岳飞的,是怀众美女小游的保留曲目之一.别看她颀长苗条,却能把这首歌唱得荡气回肠,高潮迭起.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句"堂堂中国要让 ...
-
齊齋微书话|浅谈八九十年代的“文化热”
这套由中国文化与现代化丛书,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时候已经是1992年6月份了,赶上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文化热"的尾巴,出版计划上一共列了6种,但却只见到了其中的4本,另外两种 ...
-
每日荐书20210624
每天推荐一本属于今天的书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清代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时,将大量不符合当时统治者需要和价值标准的部分典籍摒弃在外,仅列为存目者即达6793种.93551卷. ...
-
胡洪侠|夜书房1.0版是怎样炼成的
我只记得我是1992年7月下旬赶到深圳的,那天我问同学李明,准确地说是哪一天你知道吗? 李明一脸无辜地说,你都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呢?你是7月下旬来的? 当时不写日记,回忆有时候就会变成一笔糊涂账. 李 ...
-
胡洪侠|如果没有书店,城市将会怎样
昨夜二更到苏州.托朋友王道订的酒店,说是在相城区,原属苏州郊县.果然下高速不远就到了,前后远离城市灯火,只有酒店大堂灯火未熄.今早下楼早餐,才发现酒店原来在湖边,风景竟然甚佳. 今天王道做导游,踏访苏 ...
-
胡洪侠| 范用存牍中的姜威往事
<范用存牍>,汪家明编,北京三联书店2020年9月第一版. 此书一套四册,收范用先生存友人来信1800多封.全书按通信人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书后附通信人简介."H-L" ...
-
胡洪侠|董桥《文林回想录》
疫情不仅减损人情交往,也耽误书缘缔结.一国之内,因为有诸多电商平台助力,喜欢的书还可以照买不误:一涉境外,麻烦比天大,检疫防疫之严,海关有如"鬼门关.我当然支持对新冠病毒"严防死守 ...
-
胡洪侠| 台静农先生为什么说“人生实难”
<乡愁的理念>,董桥著,北京三联1991年5月版. <乡愁的理念>1991年5月出版,整整一年以后,1992年5月11日,我才买到一册.书中48篇散文小品我不知读了多少遍,有段 ...
-
胡洪侠|“童年”之后,“读者”也消逝了
<读书的挽歌--从纸质书到电子书>,[美]斯文·伯克茨著,吕世生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1月版. 今天想重述一下30年前的一堂课.那是1992年的秋天,一位名叫斯文·伯克茨的教 ...
-
胡洪侠|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港台版“书之书”|之七 “活在书堆下”
这些天扶助一万多册书陆续走进纸箱.同事问是否需要帮忙,我坚拒.收拾藏书是自己的事,岂能假手于人? 一本一本自书架上取下,翻翻,或不翻,扫一下封面,迅速考虑眼下的分类.分箱,和日后的分楼层.分房间,然后 ...
-
胡洪侠书话|以一本大书,致谢深圳的大美
<南寻深圳>序 2014年10月16日 2012年夏,<晶报>创设"独唱团"系列专版,邀请资深编辑记者以专栏作家姿态披挂上阵,在自己擅长领域每周发言,靠鲜明 ...
-
胡洪侠:牯岭街中年淘书事件
本文图片均采自网络 [此文写于2013年12月] 台湾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拍成上映二十多年了,我久闻其大名而从来没看过.这次因想着要写牯岭街,在网络里搜资料,只见满屏幕说的都是杨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