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选粹】严雨龙| 父亲与字

(0)

相关推荐

  • 郭新荣 | 我的春联情结

    作者简介: 郭新荣:曾任孝义市农技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现任孝义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孝义文化研究>会刊责任编辑. 我小时候,我们那里是从腊月初一就有过年的活动了.初一,这一天 ...

  • 文学看台1456 | 汕尾的春节*温水义:手写春联庆新年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郑振涛当选省政协副主席 张晓强任汕尾市委书记 邱学青任广东工业大学校长 汕尾历任书记市长名单 戏音悠扬小山村/走进长沙湾/观山悦海去大湖[温水义刘海涛马壮实] 温水义: ...

  • 傅世伟 | 父亲•我•春联

    总第1307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贴春联是中国人独有的春节民俗.过年时,家家都会在大门上贴春联.乡村里,过年前,有的人家赶集买春联,有的买张红纸求人写,有的自己写.我家代代传承自己写春联.我 ...

  • 春联

            中国人的传统,一到春节家家户户写春联,因为春联喜庆,也寓意着我们对未来一年的良好祝愿和对来年的美好憧憬.         春联起源于什么时候,也没有定论.大家所熟知宋代王安石的< ...

  • 山乡春联记忆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家乡能写毛笔字且有条件写春联的人不多,我们那里三个自然村二百多户人家,主要靠当教师的父亲一个人写春联.父亲都是白天工作,晚上自己在学校为大家写春联.因为当时学校没有取暖设备,墨 ...

  • 路 强 | 春回人间

    有BP机的年代我飘泊到了广东珠三角,自己租房住的时间很长,对过年贴春联并不热心.一则每年腊月二十九工厂才放假,没有时间特意去张罗这件事.二则出租屋小,门框普遍窄,也没多余空间布置得那么喜庆,日子过得相 ...

  • 学写毛笔字

    逢年过节的时候,村里的人们都喜欢在大门上贴上副对联,或者在影壁墙上粘上几个福字.红红的春联一张贴,农家小院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灯笼高挂,春联迎新,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过年/赵煜

    久居城里,我曾无数次站在城市的出口回望那条通向故乡的路.当北风卷着雪花,零星的鞭炮声在空中炸响,置办年货的乡亲浩浩荡荡的涌进城市,当那勤劳的双手点着一搭子钞票购置着所需的商品,当那被野风吹得有些粗糙的 ...

  • 【散文】儿时的年味(六)

    大年三十那天,天刚亮,父亲便催促我们起床,准备年夜饭.最重要的,是写几幅春联来贴. 那时,还没有印刷的春联出现.过年贴春联,全靠手写.村里会写毛笔字的人,这时候往往很忙. 小时候我练过几天的毛笔字.每 ...

  • 雨夜·我的身影(随笔)

    最近连续几十天来不是阴雨就是暴雨,地里绿油油的禾苗又遭湮灭,搅得人总是难以入睡.我躺在梆硬的木板床上,不断地辗转反侧,看来是失眠了.窗外的雨似乎停了,云层里露出几丝星光,投进屋子里明明灭灭的照着,室内 ...

  • 姜浩的散文: 父 亲

    "那是我小时候 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 父亲生于1945年6月19日,是爷爷奶奶的独生子,爱好广泛,手艺多. 听父亲讲 ...

  • 散文|| 写春联

    写春联 贴春联原是汉族民俗,起于宋代,在明代盛行.如今,每到春节,在我国,几乎家家都要在门上贴春联,一来增添节日喜庆,同时也是图个吉利,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祈福.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年用的春 ...

  • 我•父亲•对联

    我·父亲·对联 姚增华 这几年,与一些文人墨客打交道多,兴趣爱好自然会有所转移.就正月初一这天来说,以往除了玩牌还是玩牌,只不过是麻将牌和扑克牌的不同罢了.现如今正月初一赏春联就如同大年三十看春晚少不 ...

  • 父亲是村里的文化人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父亲是村里的文化人 作者 |依然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