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倪海厦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0)

相关推荐

  • 太阳脉症桂枝汤证概述——《伤寒论》通俗讲话之二

    太阳脉症桂枝汤证概述--<伤寒论>通俗讲话之二 怎样是太阳病?在第一讲里已经说过,就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的综合病征.在这些综合病征的基础上,再加以有" ...

  • 中医经典伤寒论桂枝汤证方证5个标准:1、...

    中医经典伤寒论桂枝汤证方证5个标准: 1.特征症状:发热,汗出 2.主要症状(太阳证):恶寒或者恶风.头痛,鼻鸣,鼻塞流清涕 3.可伴随(津液不足)症状:以"血"代汗(血证),大便 ...

  • 辨证论治不是中医传统,中医经典都是辨病论治

    中医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辨病论治,而不是辨证论治. <黄帝内经>没有辨证论治的概念. 翻遍<黄帝内经>,你也找不到"辨证论治"这四个字.相反,<黄帝内经& ...

  • 《医学衷中参西录》53.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及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治法

    尝读<内经>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语,此中原有深义,非浅学人所易窥测也.乃笃信西说者,据病菌潜伏各有定期之说,谓病菌传于人身,未有至一月而始发动者,况数月乎?因此一 ...

  • “冬不潜藏,春必病温”

    <黄帝内经>说:冬不潜藏,春必病温. 冬天如何潜藏? 冬三月,通常指每年阴历的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也就是亥月.子月.丑月. 冬天的潜藏,真正从阴历十一月,即子月开始. 子月,其辟卦是地雷 ...

  • 冬不藏精 春必病温

    中国西藏网 2021/01/27 15:11 古代医学文献中的"精"含义非常广泛,可以指先天之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人体的津液等.文中所说的"精"主要指先天之 ...

  • 【冬不潜藏,春必病温】

    ​最近有多位粉丝留言咨询关于冬季运动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廖老师也曾多次强调过:冬季是人体阳气潜藏.温养脏腑的好时期,此时应尽量减少活动,否则春天就会容易生病,所谓"冬不潜藏,春必病温&qu ...

  • 张锡纯解表退热效方——寒解汤

    寒解汤 [组成]生石膏捣细,一两 知母八钱 连翘一钱五分 蝉蜕去足.土,一钱五分. [主治]治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黄,其脉洪滑.或头犹觉疼,周身犹有拘束之意者. [用法]凡治寒温之热者, ...

  • 《黄帝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什么是温病?

    想了解更多最新政策.消息? 戳上方蓝字"橘香园学堂"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温病是外感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 ...

  •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2021.03.18   中医养生认为,一年四季中"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因冬天气候寒冷,而肾与冬相应,故冬季最易耗伤肾的阳气! 冬三月阳气闭藏,是为了使阳气 ...

  •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季养生

    春季来诊病人,其多述身困乏力,肢体倦怠,头昏眼花,耳鸣鼻塞,或身燥热而烦,或鼻炎久治不愈,或失眠,或大便溏泄,严重者血压升高,中风--脉多沉弱无力,舌质淡白少苔,中央凹陷如坑.此多为中气不足,脾虚下陷 ...

  •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季逆天而行的代价你知道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是严寒的到来.说到冬天的养生原则就是养藏,现代人的生活条件太好,离自然越来越远了.这里就体现在夏天的冷与冬天的热,完全是逆天而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北方的冬天每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