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命41:教你一个实操方法,让“心”不再流浪!

启明灯

(微信号:QIMING-DENG)

在感觉里没有那么多属性。

△点击播放音频
【原文】

余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编”。晨起坐堂,家人携付门役,置案上,所行善恶,纤悉必记;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

汝母见所行不多,辄颦蹙曰:“我前在家,相助为善,故三千之数得完;今许一万,衙中无事可行,何时得圆满乎?”

夜间偶梦见一神人,余言善事难完之故。神曰:“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余为区处,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惊疑。

适幻余禅师自五台来,余以梦告之,且问此事宜信否?

师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吾即捐俸银,请其就五台山斋僧一万而回向之。

01

昨天我们讲到,袁了凡到宝坻县做了知县了。

我们课本上讲“余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编’。

干嘛呢?整了个本儿,本里面都是空格,今天的说法是一个统计表格。虽然叫统计表格,但是它的作用不是统计事件。昨天我们一直在讲,不是统计事件,它是干嘛呢?它是透过事件观照感觉。

你从哪个地方能看出来?你从他给这个本,起的名字上就能看出来,“名曰‘治心编’。”这个地方是很重要的一个点,其实好多学《了凡四训》都没看见这一句,好多学《了凡四训》的都以为是记事,“名曰记事编”,不是!是“治心编”。

晨起坐堂,家人携付门役,置案上,所行善恶,纤悉必记;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

这一段是讲《治心编》的用法。

说早晨起来坐堂,坐堂就是去办公,县太爷去上班就叫坐堂。家人,就是家里面的佣人,“家人携付门役。”“携”,是带着;“付”,是交给。家里面人带着《治心编》交给门役。门役是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置案上。”放在案子上。案子,我们今天可以把它理解成桌子,桌子和案子实际上不是一个意思。

在我们文言文里边,或者古文里面一个字是一个字的意思,每个字有每个字精确的意思,正是因为每个字有每个字精确的意思,我们今天读经典,你才知道他在读啥。所以我们讲,中国人最伟大、最伟大的一个发明,叫文言文。

你别以为是四大发明,四大发明都是物质发明,文言文发明以后,你会发现经典历经几千年,到这会儿你还能读懂,全都是文言文的作用。要不然你想,你几天不上网你都跟不上节奏,语言迭代的速度太快了,而且各地都不一样,多亏我们有个文言文,今天拿起经典一读,每个字精确的意思就读出来了。

桌,是啥意思呢?“桌”就是(桌)面和(桌)腿是齐的,叫桌子。面从腿上伸出来了,这个就叫“案子”。

他早上起来,家里来人把《治心编》交给门役,让门役帮他记着,完了把《治心编》放在案子上。

“所行善恶。纤悉必记。”袁了凡他自己做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事情,无论善恶、无论大小,全部都把它统计下来。“纤悉必记。”

到了晚上“则设桌于庭。”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头。“效赵阅道。”这是效仿赵阅道。“焚香告帝。”焚香,就把香案点起来;告帝,是告天地。老天爷,我今天就记得这么些事儿,我今天所作所为有这么些东西,我向您汇报。是这么个情况。

这个事情就你看起来吧,好像觉得没什么,你自己试试就知道。什么叫自己试试?你把你今天所作所为,今天晚上你点根香,你说“老天爷这是我今天干的事,这是我今天起心动念。”你跟他说说,你看你有没有这个胆。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历史人物,叫“赵阅道”。赵阅道是个宋朝人,这个人有个外号叫“铁面御史”。御史,意思就是纪检委书记,中央纪检委书记。铁面御史,你就知道这个人在吏治,治理官吏的这个行动当中,他铁面无私。赵阅道每次执法之后,都把他的所作所为“焚香告帝”,他说:“老天爷,这是我今天抓到的这个人,我是为国家、为天下、为朝廷抓的,这里面没我的私心。”是这么做事情的。

02

汝母见所行不多,辄颦蹙曰”这是了凡先生的太太呀,看到了现在做善事做的数量不如以前了。“所行不多”“颦蹙”,就是眉毛皱起来,很发愁的样子。

我前在家,相助为善,故三千之数得完;今许一万,衙中无事可行,何时得圆满乎?”说看我以前在家帮着你一块儿做善事,三千件总算是完成了;但是现在您老人家倒好,一口气许了一万条善事,这啥时候能干完呢?要知道我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

怎么和以前不一样?这儿讲“衙中无事可行”,以前了凡是个布衣,没出来做官,太太满街行走不是个事情,出来做事不是个事情;现在了凡先生成了县太爷了,你看古代的那个戏曲啊(电视剧),你都能看见,前面是衙门,后面就是家属院,太太住在家属院,出不去嘛。这叫“衙中无事可行。”

“何时得圆满乎”你这一万件善事可做到啥时候去呀!

这个事儿想必了凡也上心了,“夜间梦见一神人。”晚上做梦梦见一个神人。

言善事难完之故。”我呢,就在梦里边跟这个神人讲,哎呀,一万条善事啥时候能做完呀。

结果梦里面这个神就跟他讲了:“只减粮一节俱完矣”就是你降低粮食税赋这一件事,就等于一万件事。一万件事圆满了!

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余为区处,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惊疑。”了凡做完那梦醒来,一想真有这么个事儿呢!“这是梦里面有神仙点化呢?还是我平时想多了呢?我这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玩意真的假的?”就在这个地方嘀咕这个事情。

适幻余禅师自台来。”“适”是正好。正好有一个嘉善的同乡,这个人叫幻余禅师,幻余禅师这个时候云游天下,在五台山转了一圈儿,下来到天津去看望袁了凡。

以梦告之且问此事宜信否。”我就把这个梦跟幻余禅师分享,就问他:你觉得这个事儿能相信吗?你说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但是你看幻余禅师很有意思,幻余禅师没有直接回答。幻余禅师是这么说的:“师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这一句太重要了!

诸位,我们过去都认为什么?过去都认为一行就是一行。“行”是物质、是现象、是行动,它是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一行只是一行。但是,你看幻余禅师怎么讲?幻余禅师说“一行可当万善”,就是一行和万善是相等的,前提是什么?前提是“善心真切”。
什么叫“善心真切”?就是我做这事儿,我感觉特别真。什么叫感觉特别真?纯感觉的,里边没逻辑、没分析、没有利害算计,对不对?纯感觉的,叫“善心真切”。那你有没有看到,在感觉里“一行可当万善”。
我这么一讲,你马上就发现,现象是一个维度,感觉是另一个维度,在感觉里面没有那么多属性。没有那么多属性,所以幻余禅师跟他讲:“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
 
但是他这么说完,话锋又一转——“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这个很有意思啊,他说,你看我们并不是强调完感觉,就不说事件了。有感觉,有事件,感觉和事件并不冲突。所以他又讲,何况全县都降低了粮食税赋,千万百姓都享受了这个政策的福利嘛。

欢迎留言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