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会村遗址
相关推荐
-
掌管玉器生产的“酋长”陪葬很壕!“最早中国”或现“里坊制”雏形!五项“考古中国”重大考古新成果,河南...
▲嵌绿松石铜牌饰 距今3800~3500年 二里头文化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出土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考古中国 重大项目 11月25日 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行 "考古中国 ...
-
第1528篇 文明探源工程将告别蚌埠
禹墟第五次考古发掘野外工作结束,考古队历数三大收获.禹墟考古发掘项目或将终止---文明探源工程将告别蚌埠. 近日记者从禹会村获悉,禹墟第五次考古发掘野外工作暂告结束,目前已转入器物修复.研究整理等室内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篇):渑池仰韶村遗址
仰韶村遗址是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乡仰韶村.仰韶文化因此而得名,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仰韶遗址于1921年由北洋民国政府聘请的矿业顾问瑞 ...
-
禹会村龙山文化城址确认
记者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获悉,2017年以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徽队在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的聚落考古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 考古发掘证实,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双墩文化时期,就有人类在禹会村遗址定居.至 ...
-
钺:古代征伐的考古学考证
钺是一种古代的兵器,虽具备杀伤力,但是更多的是一些仪卫所用.在我国,钺是权利.征伐的象征. 一般认为,戉由斧演变而来,在"戉"字左边增加偏旁金,即是"钺".&l ...
-
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两处新考古遗址为何迈不进夏王朝的门槛?
(作者:赵辉)破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起源,探寻中华文明的历程,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为此国家启动了"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工程,以促进夏文化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夏文化是一个考古学文化 ...
-
大禹或非神话人物,安徽禹会村遗址的发现,为大禹治水足迹添新证
禹会村龙山时代城址(引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对夏文化的探索,堪称"中国考古学哥德巴赫猜想",而禹这一古史传说中的形象,既作为一个英雄深深印在中华民族的整体记忆之中,却又难觅踪迹.而近 ...
-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
遗址位置 禹会村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涂山南麓的淮河东岸,是淮河流域目前发现最大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总面积为50万平方米. 挖掘经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2006年实地勘察和钻探后,又于200 ...
-
水库淹没的千年古村,俞村遗址再现人间,老照片中的样子
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亭下湖水库,1978年1月动工开建,1985年9月竣工蓄水. 水库建成后,俞村.马村.麻厂.环潭.白壁等大小十多个古村落,四散分迁到溪口.方桥.江口等地,古村遗址从此淹没于浩瀚的水面 ...
-
1953年,陕西焦村遗址发现一国宝陶瓶,自带3个秘密,现已被侦破
1953年,陕西焦村遗址发现一国宝陶瓶,自带3个秘密,现已被侦破 文 | 韦爵爷 在中国有个顺口溜:50年看深圳,100年看上海,1000年看北京,2000年看西安.这句顺口溜大概是说中国几个特别有经 ...
-
梁带村遗址出土的一批古玉配饰
梁带村遗址 VI-198,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遗址面积.文化层厚度不详.遗址内采集有陶片,以泥质及夹砂红陶为主.纹饰多见线纹.绳纹,器形有尖底瓶.罐等.属仰韶文化遗存. 梁带村隶属陕西省韩城市昝村镇,位 ...
-
大禹后裔村——绍兴冢斜古村
大禹后裔村--绍兴冢斜古村 标签: 浙江王越 大禹后裔 古村落 历史文化名村 文化分类: 绍兴古迹 说起大禹后裔村,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禹陵村.事实上,在绍兴还有一个与禹陵村齐名的大禹后裔村,它就是位于 ...
-
穿越四明山,樱花烂漫,曾遭日军屠戮的古村遗址,又被淹没
颖之2021年穿越四明山的第五圈,3月27日,从宁波走高速至绍兴市上虞区,往覆卮山方向进山,穿越四明山,从海曙区章水镇出山回城,一个大圈圈,精彩的旅程. 第一站:上虞区章镇张村樱花谷,美如人间天宫. ...
-
距今5000多年!河南仰韶村遗址发现疑似水泥混凝土
河南仰韶村遗址最新考古发现距今5000多年前的疑似水泥混凝土,也是目前中国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类似水泥混凝土房屋建筑材料.此次发现刷新了对仰韶村遗址仰韶文化时期房屋建筑类别.形制.建筑技术等方面认识,为 ...
-
交流、变迁与融合——甘肃宁县石家及遇村遗址考古新发现
交流.变迁与融合--甘肃宁县石家及遇村遗址考古新发现 2020-09-07 17:13 石家及遇村遗址位于陇东地区马莲河以东.九龙河以南.无日天沟河以北的早胜原上,现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早胜镇.石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