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14 伤寒

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是持续高热、全身中毒症状、肝脾肿大、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小儿伤寒较成人为轻,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致误诊。伤寒病患者及带菌者为传染源。患者排菌时间较长,从发病至恢复期约8-10周全程排菌,少数病例持续排菌1年以上,甚至终身带菌。其传染途径主要是细菌污染的水、食物,手和苍蝇也可传菌。此病以夏秋季多发,各年龄组均可受感染。
    有哪些症状?
    1.发热:病初即发热,体温逐渐上升,1周左右达到高峰,体温持续38-39℃,可为弛张热,也可呈不规则高热。有的持续高热1个月以上,不经治疗温度也可恢复正常。
    2.消化道症状:学龄前儿童与成人相似,食欲减退,腹胀,便秘,伴有肝脾肿大,相对脉缓等症。年龄越小,临床表现越不典型。婴幼儿可见腹泻,新生儿还可出现黄疸。
    3.玫瑰疹:小儿比较少见,皮疹呈斑丘疹,压之褪色,多见于腹部,其次为背部,数量一般数个至数十个。多在发病后5-15天左右出现。此外,尚可见瘀点,呈紫暗色皮疹。
    4.并发症:①肠出血,病程第2-3周。②肠穿孔,病程第3周。③中毒性心肌炎,多见于病程极期伴明显中毒症状。④中毒性肝炎,病程第1-2周。
    婴幼儿伤寒小典型:①起病急,中毒症状明显。②热型不规则。③高热易惊厥。④胃肠道症状明显,呕吐,腹泻、腹胀多见。⑤肝脾肿大多见,尤以肝肿大明显。⑥玫瑰疹少见。⑦相对缓脉少。⑧白细咆可不减少,甚至可增加。⑨肠出血、穿孔少,并发肺炎多见。⑩副伤寒多于伤寒。
    如何诊断?
    根据上述表现,结合血象、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查等可作出诊断。
    如何治疗?
    竹叶6克,连翘9克,杏仁9克,厚朴9克,薏苡仁15克,滑石9克,通草6克,藿香9克,栀子6克,黄连3克,半夏6克,桔梗9克,甘草6克。
    *肢体拘急酸痛明显,加葛根3克,白僵蚕6克,桑枝9克,丝瓜络6克。
    *头目昏胀,耳目失聪,加石菖蒲9克,菊花9克,柴胡6克。
    *热型弛张,加柴胡6克,黄芩9克。
    *谵妄欲痉,加石菖蒲15克,白僵蚕6克,水牛角15克。
    *便秘,加大黄3克,枳壳9克。
    *食欲不振,腹胀,湿重者,加白豆蔻6克,砂仁3克,神曲6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有哪些单验方?
    1.穿心莲30克,如意花根15克,一枝黄花10克,水煎服,热退后继续服用3-5日。
    2.半枝莲15克,鸭跖草15克,地锦草30克,银花10克,板蓝根30克,一枝黄花45克,水煎服,每日1剂。
    3.凤尾草50克,鱼腥草50克,绵茵陈12克,藿香梗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特别提示
    1.病人需隔离至粪便连续培养2次阴性,体温恢复正常后15天,接触者严密观察2周,对慢性带菌者加强管理,彻底治疗,可用氨苄青霉素,连用4周。
    2.各期饮食宜给流质或易消化、无渣半流质,恢复期可连渐改软质或普食,增加热量及营养物质,仍应避免吃生硬食物。
    3.高热时宜物理降温,不宜用大量退热药,以免造成虚脱。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注意腹痛、便血、体温的突然升降及脉搏等情况,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5.现有伤寒、副伤寒、乙三联菌苗,接种后2-3周才具有免疫力,且位能持续数月,因此,需在流行季节前1个月接种才有效。
(0)

相关推荐

  • 伤寒的临床类型和分类

    2019-12-16 18:59 医学教育网 为了帮助各位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伤寒的临床类型和分类如下: 1.轻型 发热在38℃左右,全身毒血症状轻,病程短,1-3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流感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2 麻疹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病人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咳嗽.打喷嚏所喷出的飞沫传播.冬春季多见,6个月至5岁小儿最易患病,6个月以内小儿由于从母体获得免疫力,不易得此病.一次患病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3 风疹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患者以1-5岁的儿童居多.     本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在出疹前1周和出疹后2周内,可通过口.咽.鼻.眼等分泌物排出病毒.主要通过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4 水痘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传染性强,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者6有传染性.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因二者病因相同.传播途径主要是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5 疱疹性口腔炎

    疱疹性口腔炎     疱疹性口腔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l型引起的急性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疱疹可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也可单独发生在唇及口周皮肤,牙龈上较少见,有自限性.多见于1-3岁的小儿,终年可以发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6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后使腮腺发炎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传染源是患儿及隐性感染者,自腮腺肿大前6日开始至腮肿消退前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主要通过飞沫传染给他人.患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7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累及肝脏.目前已知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5种.甲型肝炎主要通过肠道传播,其余各型主要通过输血及注射器传播.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8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小儿.病变主要在脊髓灰质,表现为弛缓性肌肉麻痹.病情轻重不一,轻度无瘫痪出现,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9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本病经蚊叮咬而传播,多见于夏秋季和10岁以下儿童,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有哪些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