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抄多少遍才合适

文:严宇洋 聂传安
10班严宇洋(就是他与易书任同学组成著名的“文学流派”——骚派)同学的文章让我的心一沉:
今天,我正苦苦思索于周记时,看到了拇指和食指中间竟有一个坑,坑里是红红的一个印,拇指指腹也有了“肚脐”,中指侧边更是有一小块老茧。(读这两行文字,不由地随着文字看着自己的拇指食指指腹中指,再将文字中的“坑”“红印”“肚脐”“老茧”附在上面——这孩子观察好细啊!)

我一下想到了,这是抄写的“工伤”。我的握笔一向正确,但想想,从小学到初一,自己被罚抄课文多少遍呢?数不胜数!甚至我在幼儿园都要抄生字100遍,太不快乐了!(罚抄课文,数不胜数,幼儿园,100遍……这些词语让人心痛!)
说到底,这还是教育者的观念出了问题。
抄写究竟有什么用呢?且看看我的经历。在没有经历罚抄的“狂风骤雨”之前,我的字是非常好看的,还被贴在过墙上,但是,因为抄写,根本很难耐住性子一笔一画地写好!有哪个男人会抄写篇幅巨长无比的文章还会慢慢写呢?正如曾经有一个老师竟让我们抄地理提纲,而且分级,一组一遍,二组二遍……以此类推,一组到十组,按成绩排,虽然那个老师挺好,就这一次让我的字再也写不好了,并且抄提纲的时候抄写者肯定也是没心没肺,半个字也没记住,如同煎熬,那样的抄写怎么可能有效果呢?(举例说明过度的罚抄不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我认为抄写以三遍为好,而有的老师却变态式。我小学因为背书背不熟被罚抄段落五遍,早餐都没吃。而提纲,让我整个寒假都活在阴影之中……
抄写是在所难免了,也要怪自己没做好。可我真的希望这些老师意识到,抄写是为了什么。罚?真的好吗?练字?真的能练好吗?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教育的本质,而总是使用一些陈腐不堪的方法摧残着下一代。(小宇洋认为抄是可以的,但要有度,要让抄成为教育的有益有段。)

我从不忌讳“吐嘈”甚至是“唱反调”的文章,即使是直接对我的吐嘈或质疑。我只提醒孩子这类文章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再说,孩子们的建议也许就是我以后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比方说宇洋此文中提到的观点我就深深赞同:老师不要随意罚抄(也不要布置重复多遍的抄写作业)。教育的方法有千百种,罚抄其实是最低级那一类。我想,任何教育行为(包括必要的惩罚)的目的都是希望孩子变得更好。而不够人性的罚抄(包括其他一些过分的教育手段)非但不能让孩子更好,反而会让孩子反感甚至厌恶教育、教育者,使得教育起到反效果。

我经常写字,知道认真写一页纸所需要的时间。如果乘以5,乘以10,甚至乘以20、30……迭加的痛苦会让人崩溃!在边抄写边咒骂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有教育效果?
抄多少遍合适?宇洋说三遍。我觉得这还要看看抄的东西的长短。其实这个问题有个更简单的解决方法:老师说罚抄多少遍都没问题,只是请自己试着先抄完,抄完后心情还不至于那么坏,也不会痛骂自己,然后就可以拿去罚学生了。
希望宇洋的文章能让我们记住:教育惩戒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