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油:褥疮、伤口不愈合、小面积烧伤】

伤口不愈合的方子:

紫草油纱中医外科常用,具有去腐生肌、解毒止痛功效,

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将其应用治疗溃疡(包括伤口不愈)、褥疮、中小面积烧伤,皆取得良效。

  组成:紫草75克,地榆15克,黄柏15克,当归25克,大黄15克,甘草10克。

      制法:加麻油750毫升,煎后加冰片30克,冷却过滤后,装输液玻璃瓶中备用。

  用法:首先将绷带制成6厘米×20厘米的纱布条,边缘齐整无纱丝;然后放入不锈钢消毒盒,高温消毒灭菌;最后将过滤后的紫草油适量倒入消毒盒,使纱布浸透即可。

紫草油出自清《疮疡大全》,紫草油是临床治疗烧烫伤的常备外用药,处方为紫草、当归、地榆、黄芩、黄柏、甘草、白芷、冰片等多味药组成,以麻油加热提取。然而同学只用单味紫草泡麻油同样有效(紫草和麻油比例是1:3),共有三种制作方法:

紫草

1、泡制法

用菜籽油或麻油(也可用初榨橄榄油哦)放入适量紫草,泡制两周以上

这个方法的缺点是:用时最长

优点是:紫草的药物成分损失最少。

紫草油成品

2、蒸制法

用菜籽油或香油(即麻油),浸泡适量紫草1小时以上,然后上蒸锅蒸30分钟到一个小时,蒸的时候防止水汽进入油中,装油的容器要盖盖。

这个方法用时较短,紫草的药物成分损失较少。

3、煎制法

用菜籽油或者香油烧开,抓紫草放进去,然后晾凉。

优点是:用时最短

缺点是:紫草的药物成分损失最大。

用法:用干净棉签沾油直接涂患处,或用无菌纱布浸渍后敷于创面,每2天换药1次,有感染者清除分泌物后上药。外用,涂敷患处,每日1次或多次。功效:凉血解毒,化腐生肌。主治水火烫伤、冻疮溃烂、久不收口等症。

预防及治疗宝宝尿布疹、皮肤溃烂、湿疹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水火烫伤。

应用分析:

1、临床观察认为,紫草中之主要成分—乙酰紫草素和紫草精、碱化紫草素有收敛作用,对某些分泌物过多之皮肤损伤有效而应用于外伤及烧伤创面。

2、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紫草有抗菌、抗炎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皮肤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并能加速上皮生长,促进伤口愈合而应用于感染伤口及神经性皮炎。

3、紫草颜色似血,性寒,善走血分,能凉血、活血。《名医别录》云“疗肿胀满痛,以合膏,疗小儿疮及面渣”。《药性论》“疗恶疮”。香油亦具散瘀、消肿止痛之功,与其配伍相得益彰。

总之,临床应用紫草油及紫草油纱条多年,未发现有过敏者,且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并证实紫草油具有消炎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收敛止血之功效,为治疗感染性伤口、外伤及烧伤的首选药物。除湿敛疮、杀虫疗癣的功效也是不可忽视的。

同学母亲瘫痪在床多年得一好心人献方紫草麻油,她说紫草都没洗直接泡麻油一周后涂抹,如复发又继续抹,总之还是很有效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