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碑刻 | 东晋《王丹虎墓志》

《王丹虎墓志》东晋升平三年(359)刻,1965年在南京北郊象山出土。为印有粗绳文之长方形青灰砖志。文字共5列,每列10至14字不等,共65字,释文为:

晋故散骑常侍特进卫将军尚书左仆射都亭肃侯琅耶临沂王彬之长女,字丹虎,年五十八,升平三年七月廿八日卒。其年九月卅日葬于石,在彬之墓右。刻砖为识。

《王丹虎墓志》(拓片)

形式上与《始平公造像》类似,朱文阳刻,且带有界格。虽然在字形中夹杂了篆、隶、楷等多种元素,形体较驳杂,但最终获得统一,正如秦汉印中“田”字界格的作用,针对文字进行“强制性统一”,产生了特殊的美。全碑结构工稳、方圆兼融,存篆隶遗意,短捺画较多且捺角方,转折处多圆转,如“军”“都”等字,有点类似《灵庙碑》,某些结体近《宝子碑》,如“彬”“之”等字。因为界格关系,字形大小对比不是太悬殊。在处理疏密关系上,只是利用字形大小在方格中构成自然对比,局部处理如“年”字横画,左侧填满而右侧留空,起到了调节作用。

朱文阳刻和白文阴刻相比而言,和篆刻有类似之处,按照笔者肤浅的经验来看,白文难度大而朱文相对较易,白文是去掉字迹部分,朱文则是留下字迹,相对来说,朱文在更大程度上可以保留作者字迹。汉印从来很难知道作者,如今这些看起来精美超妙的印章创作有无文人的参与?魏晋时代的墓志,一般都是文人书毕而工匠进行“再加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貌,二者的合作创造了时下所能见到的各种魏碑作品的风貌,此《王丹虎墓志》也不例外。尽管有记载说明乃王荟所作,但在碑文中并未直接署名,会不会也是合作的结果?魏碑有不署名的习惯,即便有署名的作者,书史中的介绍也是寥寥数语。由此可见,真正的艺术之源在民间。

《王丹虎墓志》与《王兴之夫妇墓志》相较,更为苍劲,也不同于《宝子碑》和《瘗鹤铭》,别有一种风范,是南碑中的代表作。南碑虽然在数量上比起北碑来说要少得多,但有异曲同工之妙,康有为早在《广艺舟双楫》中就对阮元观点加以批评:“《龙藏寺》之虚和婉丽,何尝与南碑有异?南碑所传绝少,然《始兴王碑》戈戟森然,出锋布势,为率更所出,何尝与《张猛龙》《杨大眼》笔法有异哉?故书可分派,南北不能分派。”此碑出土较晚,保存完好,对于研究东晋书法有很大的价值。

END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编辑丨陈丽玲

主编 | 廖伟夫

(0)

相关推荐

  • 北魏李刿墓志

    一.墓 志 简 介  <李刿墓志铭>, 全名<魏故司徒行参军李君墓志铭>, 近年出土.志主李刿祖籍陇西狄道,该墓志刻凿于一块非常平整的矩形石上, 后半部分没有内容, 但有界格. ...

  • 《张迁碑》临写中笔法与字形的思考(高清原字,果断收藏)

    <张迁碑>字形方整又多变,朴厚而古秀,外方内圆绝不板滞,其天真烂漫的憨拙稚态,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更为书家提供了极大的再创造空间.其笔法,要求在行笔过程中积点成线,颤涩地逆势而行,直中有曲 ...

  • 杨晓军临甘肃榆中新见:刘义碑、刘义墓志、刘义妻李氏墓志》

    前言 "河陇"是河西.陇右的简称,在中国古代主要指陇山以西.西域以东的广大地区.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地理概念,"河陇"一词出现于汉武帝开拓河西.设立凉州刺史部之后 ...

  • 《张迁碑》中的“宀”

    <张迁碑>的宝盖头有"收,平,放"三种,使三个字分别产生收紧.放松.开张的效果,可见宝盖头对字形的影响之大. 还有一种宝盖头和下边的横划组成一个上宽下窄的梯形,和整个字 ...

  • 【每日一帖】今天读帖推荐——颜真卿41岁...

    [每日一帖]今天读帖推荐-- 颜真卿41岁书写的墓志比<多宝塔碑>品相还美! <郭虚己墓志>是1997年新出土的,此墓志保持颜真卿楷书的原始风貌.墓碑青石,高107厘米.宽10 ...

  • 空盦:风雨楼主邓实藏旧拓《魏司马景和墓志》

    邓实(1877-1951)字秋枚,一字禀生,别号枚子.野残,别署枚君.鸡鸣,室名风雨楼(藏书楼,有<风雨楼丛书>),影射名邓枚叔(见龙公<江左十年目睹记>).广东顺德人,寓居上 ...

  • 东晋《王丹虎墓志》

    <王丹虎墓志>(拓片) 形式上与<始平公造像>类似,朱文阳刻,且带有界格.虽然在字形中夹杂了篆.隶.楷等多种元素,形体较驳杂,但最终获得统一,正如秦汉印中"田&quo ...

  • 高清碑帖-东晋《王丹虎墓志》

    <王丹虎墓志>东晋升平三年(359)刻,1965年在南京北郊象山出土.为印有粗绳文之长方形青灰砖志.文字共5列,每列10至14字不等,共65字,释文为: 晋故散骑常侍特进卫将军尚书左仆射都 ...

  • 碑帖精赏系列 | 薛元明:别样的“魏晋风度”——《王丹虎墓志》赏析

    <王丹虎墓志>(拓片) 王荟(生卒年不详),字敬文,东晋琅琊人.王导(276-339)第六子,王珣之叔,与王羲之(321-379)是堂兄弟,史载王旷乃羲之父,王羲之为王导之侄.王荟历官吴国 ...

  • 《王丹虎墓志》(拓片)

    <王丹虎墓志>(拓片) 王荟(生卒年不详),字敬文,东晋琅琊人.王导(276-339)第六子,王珣之叔,与王羲之(321-379)是堂兄弟,史载王旷乃羲之父,王羲之为王导之侄.王荟历官吴国 ...

  • 历代碑刻|东晋《高崧墓志》

    <高崧墓志> 东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刻,长50.5厘米,宽25.2厘米,厚6厘米,1998年出土于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一六朝墓中,现存于六朝博物馆 释文: 晋故侍中骑都尉建昌伯 ...

  • 历代碑刻:东晋《高崧墓志》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高崧墓志> 东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刻,长50.5厘米,宽25.2厘米,厚6厘米,1998年出土于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一六朝墓中,现存于六朝博物 ...

  • 历代碑刻 | 西晋《晋城阳简侯石尠墓志》

    晋城阳简侯石尠墓志,西晋,高46厘米,宽22.5厘米. 西晋永嘉二年(308年)墓志刻石,今存文27行480字,隶书体.此墓志四面刊刻,正背两面刊刻石尠生平事迹,内容主要记载逝者生前身份.官职.履历与 ...

  • 历代碑刻|北魏《元孟辉墓志铭》

    北魏元孟辉墓志铭 原刻 民国拓本 拓片尺寸:71.33*62.5厘米 朱拓本 墨拓本 局部

  • 历代碑刻|北魏《尉陵》《贺夫人》墓志

    北魏<尉陵><贺夫人>墓志全称<魏故仪同三司定州刺史尉公墓志铭><魏故武邑郡君尉氏贺夫人墓志铭>,是出土于河北曲阳县的一对鸳鸯志,"鸳鸯志又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