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手机看中国!一年20亿部手机背后,广东沿海小县城就能造4亿
中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生产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手机产量超过14.8亿部,而巅峰时期这个数字更是高达20亿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指出,中国的智能手机产量现在占到全球总产量的75%,中国无疑已经成为世界手机制造中心。

纵观中国手机制造产业发展史,也不过20多年的时间。而从90年代中国手机制造产业开始萌芽并给国外品牌做代工生产,到21世纪初期的白牌山寨机野蛮生长,到如今中国成为世界手机制造中心,最具代表性的省份无疑是广东,其跟随着手机制造业崛起,并抓住机遇逆袭成霸主,一路上见证着无数的沉浮和辉煌。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手机制造业还处在萌芽期,全国手机产量不过400多万部。那时候的广东,跟随在京津地区大佬们的身后,给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老牌手机巨头代工生产,为这时期的手机产量贡献微薄力量。

随着1996-1997年诺基亚手机业务的全线爆发并成为全球手机霸主,源源不断的订单给全国上下的工厂“打了鸡血”,短短一年中国手机产量从400多万部暴涨至5000万部,翻了将近13倍,广东手机制造产业也在这个时期积累了原始的技术和经验。


到了2000年,全国手机产量达到了8000万部的规模,当时的第一是北京,而广东则开始奋起直追,并于次年与天津先后超越了北京。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手机产量正式突破了1亿部大关。

21世纪初期,随着国产手机的崛起、运营商定制机的兴起、外国巨头加速全球化等因素的同步推动下,广东继续扩大手机产量领先优势,并在2008年首次成为手机制造第一大省份。

2010年,全国手机产量正式突破10亿台,广东一省就贡献了一半产量,产量接近5.8亿台,广东手机制造中心的地位也基本确立,深圳、广州、东莞等沿海城市承接了大部分的国外、国内头部手机厂商。

2013年,全国手机产量达到了16亿部,仅广东一省就占去了8亿部。“中华酷联”中的三家中兴、酷派、华为总部落子深圳,OPPO和vivo则坐落在东莞,手机巨头们的进场进一步完善了广东的手机产业链,并吸引着各地的人才撑起庞大的生产线,进一步稳固了广东手机制造产业的中心位置。

2015年,全国手机产量正式突破了20亿台,产量呈现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广东遥遥领先,占据近一半产量,约9.4亿台;第二梯队为河南和重庆,共计约5亿产量;第三梯队为江西、北京等。

2019年,广东省仅东莞的智能手机产量就达到了4.06亿台,占据着全球28.8%的份额,在东莞就将近有20万人从事手机制造相关的职业,广东手机制造产业已完成了产量上的指数级增长,未来想要从制造基地转向智造源地,还将继续完善专业人才梯队,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随着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是广东迫切解决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华为等大型、跨领域的互联网平台作为抓手赋能制造企业,用数字化工具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共同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才是长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