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名医名方:治疗肝囊肿验方

散结消囊汤:
柴胡12g,鳖甲15g,郁金12g,川楝子10g,青皮10g,山慈姑 12 g, 金银花 60 g, 莪术 10 g, 夏枯草 15 g, 防风 10 g, 白芷 10 g, 赤芍 30g, 浙贝母 12 g, 花粉 12 g, 乳香 20 g, 没药 20 g, 当归 10 g, 牡蛎 15 g, 皂刺 12 g, 甘草 10 g, 山甲珠 10 g( 研末冲服) 。另加生水蛭 6 g, 蜈蚣 2 条, 研粉黄酒冲服。
本病病机肝主疏泄, 喜条达,情志抑郁则气滞, 肝气郁滞, 湿热蕴结, 虫积肝内日久致瘀,瘀滞肝络则疏泄失司, 致湿浊阻于肝内而形成囊肿。或饮酒日久, 或过食辛辣酿湿生热, 致湿热蕴结而形成本病。故拟消囊散治疗本病, 其中取柴胡、 郁金、 陈皮、 丹参、 三棱、 莪术、 丹皮疏肝理气, 活血化瘀, 为方中主药; 黄芩、 半夏、 山楂、白芥子、 莱菔子、 川贝母、 冬瓜子、 茯苓清热利湿, 消痰化滞;白术、 当归、 鹿角霜益气养血, 既防理气化瘀药伤正, 亦制黄芩苦寒; 百部、 石榴皮为防肝寄生虫而设, 本方旨在使肝气得疏, 瘀血得化, 湿热得清, 虫患得除, 正气勿损, 则囊肿自消: 柴胡、 当归、 陈皮各 20 g, 郁金、 半夏、 茯苓、 山楂、 石榴皮、 三棱、 莪术、 丹皮、 丹参各 30 g, 黄芩、 白芥子、 鹿角霜各 40 g, 冬瓜子、 白术、 川贝母各 50 g, 莱菔子、 百部各 60g。共研细末, 分 30 包, 每天晚餐后温开水冲服 1 包。头晕乏力者每天以人参 5 ~ 10 g 煎汤送服。
唐氏等认为本病属中医胁痛范畴, 由于脉络不通或络脉失养, 导致肝区“不通则痛” 或“不荣则痛” 。故其治疗以疏肝解郁、 活血通络、益气健脾来达到止痛、 消囊肿的功效:昆布 15 g,海藻 15 g, 婆罗子 5 ~ 10 g, 炒山甲 10 ~ 15 g, 川楝子 6 ~ 10 g,浙贝母 10 ~ 15 g, 皂刺 5 ~ 10 g, 延胡索 10 ~ 15 g, 郁金 10 g,生薏米 15 ~ 30 g, 莪术 15 ~ 30 g, 枳实 10 g, 降香 10 g, 白梅花 6 ~ 10 g, 玳玳花 6 ~ 10 g, 太子参15 ~ 30 g。
赵氏根据肝囊肿中之内容主要为水的特点, 结合临床经验, 认为本病系属“痰饮” 范畴。正如《景岳全书》 云:“痰即人身之津液, 无非水谷之所化……但化得其正, 则形体强, 营卫充,而痰涎皆本气血, 若化失其正, 则脏腑病, 津液败, 而气血即为痰涎” 。故而治疗上采用通阳化饮法。而苓桂术甘汤为治疗痰饮要方, 有温中化湿, 健脾通阳, 化气行水之功, 用治肝囊肿甚为合拍; 朱震亨云 : “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 非白芥子莫能达” , 故白芥子当不能忘; 皂角刺化痰托毒排脓; 痰瘀同源, 治痰勿忘逐瘀, 故用莪术、 三棱破血消积, 郁金行气活血。诸药同用, 使痰饮得化, 囊肿自然消失:茯苓 15 g, 桂枝、 白芥子、 三棱、 莪术、 郁金各 12 g, 焦白术、 皂角刺各 10 g, 炙甘草 6 g。加减: 胁肋胀满者, 加柴胡、 香附各 10 g; 肝区疼痛者, 加延胡索、 川楝子各 12 g; 囊肿偏大者, 加浙贝母 10 g, 橘红 6 g, 制半夏 9 g,泽泻 12 g。
张氏治疗本病之瘀血内阻, 肝失疏泄, 肝肾不足证 , 治以疏肝行气, 活血破瘀, 养肝益肾, 使用六味地黄汤为主加枸杞子、 菊花来养肝益肾, 加元胡、 枳壳以疏肝行气, 加三棱、 莪术活血破瘀以消积聚, 加车前子利水以消囊肿中的液体, 从而达到攻补兼施之效。经服 49 剂之后, 囊肿消失,疗效显著。
李氏认为肝囊肿的病因病机为脾气虚弱, 脾失健运,水湿不化, 停聚而成痰饮, 流注于肝脏而成囊肿。治疗上采用标本兼治, 攻逐痰饮治其标, 健脾渗湿治其本。李氏认为用张仲景对悬饮的治疗用破积逐水的十枣汤来治疗肝囊肿过于峻猛, 故采用控涎丹治疗本病。并认为先天性肝囊肿的治本之法宜用六君子汤加味,以六君子汤健脾燥湿化痰, 加泽泻、 猪苓利水渗湿, 蛤壳粉、 生牡砺有相须之妙, 浙贝母化痰散结, 其中泽泻为治疗肝囊肿之要药, 但久服有消耗真阴之弊。对于肝囊肿晚期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患者, 应先解肝脏之毒治其标, 用茵陈、 栀子、 大黄既可清利肝胆湿热之毒, 又可减轻邪热炼液成痰之势。猪苓、 陈皮健脾化痰, 肝在无痰湿郁结下, 也自然能使气机调达, 再用槟榔和青皮舒肝行气化痰, 气行则痰自消。连翘清热解毒散结。虎杖、 郁金清气化痰、 活血保肝。待肝功能恢复, 再治囊肿之本。对肝囊肿伴肝功能损害的患者, 则认为川楝子、 半夏等对肝功能有损害的药物不能用, 而会耗伤肝肾之药物如泽泻, 也尽可能不用, 当用太子参、 猪苓等代替, 方可减少对肝肾的损害。
姜氏提出的辨病位方式, 本病属于其所说肝病胁痛中的 “肝经痛” 范畴, 当见胁痛为气滞血瘀和经络不通的状态, 姜氏常用四逆散合金铃子散( 亦称金铃四逆散) 为基础方治疗本病。由于本病多见胁痛, 故根据其对胁痛的部位不同进行的加减, 可参考之: 胁痛在右者, 需加入丝瓜络、 姜黄; 胁痛及左( 即两胁俱痛) 时, 还要加入当归、 川芎、 赤芍等药。
魏氏等人则使用塞因塞用之法来治疗较大的肝内囊肿摘除后复发, 伴见黄疸患者 1 例, 其辨证为中气不足, 囊体阻闭胆管,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正所谓“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 ,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故用温补调达之法治疗, 囊肿虽存, 但症状未再复发。虽本病多属实证, 应以破积散结, 化瘀消癥, 清利湿热为治疗原则, 但本例貌似实证, 实为虚极,故用塞因塞用之法, 获得良效。
巴氏治疗肝囊肿,以李东垣益气升阳之剂, 即补中益气汤为基础, 使用自拟肝囊肿专方治疗肝囊肿, 方药如下: 黄芪 20 g, 炒党参、 茯苓、 蒲公英各 15g, 炒白术、 陈皮、 木香、 炒积壳、 郁金、 炒延胡索、 当归、 红花、川芎、 白芍各 10 g, 升麻 3 g, 柴胡 6 g。其中, 方用黄芪、 生晒参、 白术、 陈皮、 当归、 升麻、 柴胡启动肝经的舒发气化, 配用枳壳、 郁金强化疏泄之力, 佐延胡索、 白芍柔肝和血, 茯苓、 蒲公英行水散热结。如此 7 剂汤药之后, 症状明显减轻, 脘胁胀痛大减, 精神见振, 二便饮食均好转, 以前方加减, 续服 40余剂, 诸症消失, 1. 5 个月后复查, B 超显示肝囊肿消失, 肝肿大缩复, 体健如常。
曹氏等人认为肝囊肿应属中医“癥瘕” 、 “积聚” 的范畴, 使用经方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本病 : 桂枝 10 g, 茯苓 15 g, 桃仁 15 g, 丹皮 15 g, 赤药 15 g, 郁金10 g, 川楝子 10 g, 皂角刺 10 g, 大腹皮 10 g, 甘草 4 g; 方中桂枝通血脉而消瘀血, 助气化而行津液, 一药而两擅其功, 为君药; 桃仁活血, 茯苓渗湿, 川楝子行气, 皂角刺散结, 共为臣药; 桃仁、 丹皮、 赤芍、 郁金、 大腹皮凉血消瘀, 行气 止痛, 利水消肿, 共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 为使药; 加减法:如胁肋胀满者, 可加柴胡 10 g, 香附 10 g; 肝区疼痛者, 可加延胡索 10 g, 白芍 15 g; 囊肿偏大, 或肝脏肿大, 或扪及无痛性包块者, 可加浙贝母 10 g, 莪术 10 g; 脘腹胀闷者, 加苏梗10 g, 焦白术 10 g; 脘腹疼痛者, 加木香 10 g, 荔枝核 10 g。全方共奏活血化瘀、 消癥散结, 同时疏肝理气、 化湿导滞之功。

(0)

相关推荐

  • 乳癖之痰郁互结 乳腺增...

    乳癖之痰郁互结 乳腺增生症 治法: 化痰散结,活血祛瘀. 基本处方: 三棱  莪术 当归 柴胡 丹参 郁金 茯苓 浙贝母 山慈姑 牡蛎 方解: 柴胡.当归疏肝养血活血 丹参.郁金活血祛瘀 三棱.莪术破 ...

  • 消囊汤治疗肝内多发性囊肿-摘

    临床表现: 右胁胀痛或两胁均痛,甚则痛引胸背肩臂,有饱胀感,食欲差,少数患者有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等症. 黄芪.枳实.厚朴.延胡索.川楝子各 15g,夏枯草.昆布.海藻.赤芍各20g,三棱.莪术.蒲 ...

  • 结合病例学习名医应用虫药药对经验!(二)郑邦本

    三 穿山甲配僵蚕 (一)治疗消化道息肉 用穿山甲.僵蚕配合乌梅,更增散结祛瘀化息肉的作用. 属胃息肉者, 偏脾胃气虚的合用香砂六君子汤: 偏胃阴虚的合用六味地黄汤. 属肠道息肉者合用痛泻要方.左金丸或 ...

  • 名医名方:治疗肝囊肿验方

    名医名方:治疗肝囊肿验方. 散结消囊汤: 柴胡12g,鳖甲15g,郁金12g,川楝子10g,青皮10g,山慈姑 12 g, 金银花 60 g, 莪术 10 g, 夏枯草 15 g, 防风 10 g, ...

  • 名医名方孔伯华高血压经验方【转载】

    名医名方孔伯华高血压经验方(2020-04-03 13:26:44) 转载▼标签: 健康分类: 珍贵偏方孔伯华的认识风火痰瘀虚往往复合致病,现代人体质大多属于阴虚肝热脾湿型  此型体质更易出现风火痰瘀 ...

  • 名医名方治疗多种眼病(地龙丹参通脉汤)【转载】

    张健,男,1953年生,湖南省望城县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著名眼科专家张怀安学术思想继承人.  从事中医眼科临床.教学.科研40年.主编<中西医眼科临证 ...

  • [转载]名医名方:郝双福让白发三个月变黑的科学验方

    原文地址:名医名方:郝双福让白发三个月变黑的科学验方作者:yu于春廷 只因比别人多喝了一口自配的浓茶,63岁的大学教授郝双福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满头花白头发竟然齐齐变黑.与此同时,脸色也越来越红润有 ...

  • 国家级名医名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温经消风活血汤(乔仰先) [组成]川乌6g 炙麻黄6g 熟附子15g 桂枝6g 细辛3g 黄芪20g 白芍15g 甘草6g 防风15g 防己15g 秦艽15g 炙天地龙1条 炙蜈蚣1条 乌梢蛇15g ...

  • 【转载】名中医治疗糖尿病经验方选—[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名中医治疗糖尿病经验方选-[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发表者:陈世波 2078人已读 1.施今墨验方选 施今墨先生是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强调把健脾助运和 ...

  • [转载]名医名方

    [转载]名医名方 (2021-04-22 05:13:53) 转载▼ 标签: 转载 分类: 方药集锦 原文地址:名医名方作者:安喜宏的博客 治疗肺癌的名医名方民间偏方(集合) 国医宝藏 1周前 名医名 ...

  • 名医名方----脂肪肝要方

    (2016-11-05 14:10:45) 转载▼标签: 健康分类: 医药秘方名医名方----脂肪肝要方王玉生,男,1945年出生.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德州市名中医师.对各种肝病如肝炎.肝硬化 ...

  • 【名医名方】治阳痿验方

    治阳痿验方 处方:金缨子根15克,葫芦巴15克,锁阳15克,阳起石15克,金毛狗脊15克,巴戟天15克,熟地15克,杜仲15克,黄芪30克,当归30克,黄精15克. 本方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健骨之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