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金雀山小学的“讲坛”

不是吹嘘地说,能得到别人对我的信任,像奖牌一样挂在胸前,我特别自豪。

很诚恳地讲,非常感谢金雀山小学领导的邀请,让我这次不再以一个“客人”的身份参与到学校的宣传报道,而更像主人一般,跟其他学校的校长、老师面对面,分享新闻写作,这对我是一次挑战,更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发自内心地感谢金雀山小学的领导对我的信任、包容、更有认可。

我事前对与会人员职务毫不知情,以为就是学校喜爱新闻写作的老师,没想到后来从谈话中才得知参加培训会议的都是学校领导,还有其他分小的校长。培训前我开玩笑说,小时候我见过最大的领导就是我们学校的校长。今天没想到能给校长“上课”,诚惶诚恐。说是上课,不如说是分享。我只是把工作以后学到的东西跟老师做个汇报,希望他们听到后有所启发。

第一次“讲课”难免手忙脚乱,由于时间仓促,也不知道老师听明白没有,还有什么疑问、有什么困惑,什么想法。比起那种“自言自语”的上课方式,我更喜欢民主形式的自由讨论。你对我所说的有问题,你可以提出来,甚至可以争辩。我不喜欢“石沉大海”式的上课方式,让我没有感应,无从改进。因为有交流,有思考,才会有收获,有成长。

有时候,我想过,为什么学校领导如此重视新闻宣传。难道仅仅为了宣传报道学校的各项工作吗?那样理解就太肤浅了,学校的宣传绝不是为了活动而宣传,更不是为了宣传而宣传,那样是单行线,是单车道。学校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所有工作都围绕这个展开。学生是主体,老师也是主体,但尊师重教、为人师表的学风不能丢弃;刻苦钻研 、无私奉献的精神更不能丢弃,所有这些与时俱进的精神财富从哪里体现?就是在这一篇篇新闻报道中。

老师和家长之间以学生为纽带,但每个人都应该是学校的形象代言人。好的沟通方式可以解决矛盾、化解冲突,更好的促进学生成长,一切只为孩子,教育宣传的目的也恰恰就是在无形中营造这样一种和谐、阳光、友善的氛围,让社会了解教育,让家长理解老师,让个体尊重知识。

所以当金小把这面宣传的大旗交给我做“开路先锋”时,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书到用时方恨少,后悔自己念书的时候没有用功,肚子里的墨水实在太少。分享时没有文采飞扬、激情澎湃的那种自信和狂傲。但或许,讲述,也是一种平静的力量。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感谢金雀山小学给我一个平等交流的舞台,让我登上了学校的讲坛,站在了舞台的中央。感恩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