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的安魂曲,青春的墓志铭 2024-05-30 03:45:24 村上春树在1987年发表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 有人说这本书实在是太悲剧了,死亡的人太多了。木月死了,直子死了,初美死了,直子的姐姐死了,死亡在村上作品中并不少见。这几个死亡的人物都具有突出的正面特点,木月热情公道。直子温柔漂亮,初美是完美女神,直子姐姐品学兼优,他们的死亡都让人怀念。通过死亡来讲述成长的意义。有死亡就有新生也可以重生,作者在悲剧的走向中注入了新的希望。传说挪威的森林是一片巨大的原始森林,一旦进入就会迷路。红极一时的甲壳虫乐队唱了一首《Norwegian Wood》。“海潮的清香,遥远的距离,女孩的香气,洗发香波的味道,傍晚的和风、缥缈的憧憬、以及夏日的梦境。”这些细碎的片段,生动又凌乱,缥缈又具体。故事讲述主角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展开了自我成长的旅程。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但后来木月自杀了,直子一人生活着。一年后,渡边同直子巧遇开始了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阴翳。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渡边所在的那个时代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与朋友恋人之间的联系只能去家里、学校找,书信,固定电话。当然,那时候渐渐有手机还有QQ了。以前通信和交流艰难,人与人的感情很深,现在通信越来越发达人与人之间却越来越套路。以前会跟朋友写信把心中所想写在纸上,贴邮票,寄出去,等个好几天收信读信回信。一个又一个循环,见面时不需要多说也能了解彼此的想法。以前手机只能存几十条短信。有的短信怎么都不舍得删,偶尔翻出来看都能偷笑一阵子。现在手机能存很多信息了,然而会翻看的人会有几个?绿子的轻松并不因为她生就如此,完全是一种自主选择。母亲在医院躺了两年多才病逝,接着父亲生病。绿子和姐姐的日常,照顾病人,打理书店,上学。一个被压力压的要死的人,偏不死偏生命力超强。我从前根本不懂绿子,只觉得这女孩是不是疯了,怎么如此不知羞耻。可我现在知道绿子的可贵了,那是一种高级的混不吝。压力所至,必定有喘不过气的时刻,但并不因此就把自己活成宋词——愁眉苦脸谁敢比我惨。用荒诞不经对抗辛苦难熬,把生命中的种种艰辛,当成必须要面对的事,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人生观。《挪威的森林》中的人物大都是以死亡结束。一个又一个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原本活灵活现的人,却香消玉殒。虽然生离死别终有时,但年轻的生命陨落,让全篇笼罩上了一层死亡的肃静。死亡就像一场恶性循环,深不可测的黑井。所谓成长,最终不过是学会如何内心谐和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在活着,我们必须考虑的事只能是如何活下去。”答案是简单的,但是有很多人甚至把生命丢在了这道门槛上。没有人能够帮助一个人的成长,成长是各自的朝圣路,每个人有每个人无法逃避的挑战。这一部长篇爱情小说。讲述的是主角在不断的迷失之后又不断的探索中去追寻生命的本质。所塑造的人物,所描述的景色,都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流。物质生活的多元化与人急功近利的思想,造成了精神世界的严重失衡。渐慢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少了,在心底里彼此疏远对方。孤独、彷徨、失落等一系列心理障碍充斥着人们,更充斥着整个社会。行走在人生的边际,身边的陌生的人变成了熟悉的人,而曾经熟悉的人却变成了陌生的人。环境在不断的发展中变迁着,人在不断的变迁中行走着。周围的车辆来了又去,轰鸣的机器声和人嘈杂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这所以的圈构了整个现代文明。你不要一个人独自在那里安静你可以跟我们一起学习快乐忘记烦恼共同进步美好人生 赞 (0) 相关推荐 读书 | 唱一曲青春的挽歌 唱一曲青春的挽歌 看到电影<挪威的森林>评论区有一则评论,说:老师推荐我们去看<挪威的森林>,说可以理解和感受青春. 写这则评论的应当是个大学生,生活在大学无忧无虑的校园,年纪 ... 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爱吃胡萝卜的小老虎 遇见更好的自己,一朵花开便灿烂. 流光似锦,有素手转轴拨开青春的弦音,化为一曲绝唱,充盈了世间,声声不息,经久不绝:它是春日黄昏里的一抹斜阳,于一大片的菖蒲花海 ... 读书 | 直子为什么不湿 直子为什么不湿 原本没有再写关于<挪威的森林>文字的想法了,但发现一个重要的观点没有写进之前的文字,所以再啰嗦几句.而这几句或许才是打开整本小说的钥匙. 看过原著的人,都记得其中一个情节, ... 春上春树 | 一片到不了的森林 "中国的作家中,将会出现村上春树那样的作家,出现那样的作品." <挪威的森林>的中文译者林少华在译序中说:"村上文学的基调就是孤独与无奈."那是一种 ... 杨维桢小楷《周上卿墓志铭》 杨维桢书写此<周上卿墓志铭册>时已经六十四岁.从书法创作的功力积聚.书写状态和表现手段看,这个年龄当然是艺术创作的至佳时期.然而从传世所见的几乎皆为杨维桢行草书作品的现状看,杨氏所在乎和着 ... 黄自元楷书《杨君墓志铭》 黄自元,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代楷书家.1867年(同治六年)举人,1868年(同治七年)中进士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1870任顺天乡试同考官.1873年任江南乡试副考官,光绪间,迁河 ... 黄自元的篆书楷书《曾公墓志铭》 黄自元的篆书楷书《曾公墓志铭》 罕见!赵孟頫楷书《故总管张公墓志铭》欣赏 赵孟頫<故总管张公墓志铭> <故总管张公墓志铭>由方回撰文,赵孟頫书.这件墨迹为中楷,既具大楷沉着刚劲之气,又有小楷秀逸灵动之姿,在赵氏存世墨迹中甚少见. ▸ 这个国家的疫情为 ... 墓志铭:风流难掩社稷功 中国书法分为碑帖,历代以来也通常分为两派,一派学碑,一派习帖,故而形成碑学和帖学.碑书棱角分明,遒劲朴厚:帖书倾向于圆润流丽,婉转妍美. 碑书通常有历代遗留下来的庙碑.墓碑.造像和摩崖等,它们无一不是 ... 黄庭坚《徐纯中墓志铭》韵味十足 黄庭坚<徐纯中墓志铭>,全称为<宋故朝奉郎知洺州军兼管內劝农事上骑都尉借紫王君墓志铭>.江西省修水县黄庭坚纪念馆于1989年1月征集到一方刚出土的墓志铭,题头为:"宋 ... 赵孟頫楷书《故总管张公墓志铭》欣赏 赵孟頫楷书《故总管张公墓志铭》欣赏 王安石《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王安石[宋代]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宝元时,朝廷开方 ... 戚继光墓志铭 闲情偶记 特进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孟诸戚公墓志铭(明)汪道昆 撰 闲情偶记 点校余自职方贰邦政,简记诸名将而综核之,慓者不坚,诞者不副,律之军志不偾则縻.要以为丈人,为司命,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