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有约】崔泽培||刍议“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画家档案】

崔泽培,1968年生  北京市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丰台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东方艺术天地顾问。 从事绘画的研习和创作多年,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姚鸣京山水高研班助教

刍议“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崔泽培

○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全。(南朝·宗炳  画山水序);

○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源。(北宋·郭熙  林泉高致);

○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明·王履  华山图序)。

历代画史画论对外师造化直追心手相应的绘画之理探究不穷。唐代张躁提出的“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这句至理名言更是很早就知道,但凡学画进取者莫不知晓或早已烂熟于心。皆因这个观点好记易懂并不是什么怪僻生涩之句,隐晦之意。然几十年学画让我对这八个字的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感到真正弄明白一个道理并不简单,要经过时间的磨砺,自省中发现,在反复涵茹中逐步认识和发现其本意的。

外师造化,外师于那些造化,如何师其造化呢。

中得心源,中又何为,中得前后能又有何变化呢。心源又如何开启,识于抬眼所见的外像,外像又何以能发之于自性心源这个源泉。

月月年年,画画的种种困惑未知领域也随着时间推移破解了不少,对这句著名的论述也是在读书行路中参悟其中一些玄奥,仿佛窥见了些艺术殿堂的神圣之光,有时也感觉是在恍惚之间的事并不能刻意而为。

外师,先师自古今圣贤留下的宝贵文化艺术财富,沉浸其中,学画之人艺游于古法,懵养心性,即师理亦师技可谓之正法传承,在守中求其变;其二师自世间万象万物;得其自然之像;其三才会慢慢领悟古人先贤之心,以心观像自然万法皆明。

人是世界万物之精灵,所以有夺万物造化之功。只有人才能赋予自然情感,这才有了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或挺拔,或雄浑,或俊朗,或秀润,或沧桑的人性化身。人的生命也在艺术作品中得以生生不息的传承,艺术和人的精神得以永恒!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是有与无,先与后,因与果的不可分之法,是唯物与唯识,相生与相克,物理与物外中找寻思求变的。

明其外理易,究其内理难。造化之功亦如佛法,悟道有看山水之理非像外观像,法外求法很难窥其堂奥。如果外师造化是对形而下的物象世界学习,思辨,研读的认识过程,那中得心源则是在上一个认识的基础建立起来的内观作用下对自性认识的不断渐变,使主观境界得以不断升华的认识过程。这个从渐变过度到质变的验证认识即漫长又转瞬之间,即充满悲情又带来欢喜,是自然人生与艺术人生的独特交融体验过程。

其实万法莫不如此,百技亦如一理,学画伊始,亦步亦趋,法中求法,求一家之法,再汲取百家之长,通其技,明其理,諳其道才始知道法自然,万法如一的道理。

中得心源是直指心像之源,或说是在前有外师造化中开启的心源之像。

应该说链接外师和心源之间的中并非中庸中有之意,而是自在之我的独立观想,画家的终极目标也是实现这个带有明确主观意识的自家之语,自家之像,自家之法。这个自家之法只有在不断中和之间此长彼消生发完成。当外师因缘与内因观心源经过一次次碰撞中融和之后必然得出心中之像。这个客观后主观生出的结果是画家对前一代画家的成功超越,也是一代代成功超越的画家以作品告诉后者最核心的正眼法藏。能否得到这个正眼法藏正是成功开启了每个画者自在心源的结果。

当这个心源一旦被认识,被开启之后,做为画家的心智与外界的所有外师才真正得到沟通交合,自性的识别也必定同时开启了对外师的重新认识,如佛偈语中说“外界如实像进入内心之心像,而内心之心像与外界之实像又互为依存,自然显现,知其然而然,不知其然而自然而然的出现过程”。

中得又是一个画家个体自修实现的清静返观过程,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同样非自识则不能他识,深入自识本性才会凸显,才有重识自然万象的像外之心像的可能。平静的水面影像自映,因水静则心静,心静才会发现外师背后的心像,而波动的水面则永远无像,亦无法可言。心源就是开启其中关壳的钥匙。

重识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需要整体认识内因外因,内像外像,一法万法的关系和其必然联系,这个不断提升的认识过程即简单又纷杂,即不否定又不相悖,往往最简单的话语确蕴含着无穷的深意。自然万物为我主宰,为我所用的命题的确值得长久去思考,这个命题亦会在思考变化中常用常新,生发出新的答案。

崔泽培老师作品欣赏

本栏编辑:书带草

文艺众家

注意事项:稿件要自行编辑好以word文件形式投入各栏目信箱,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附在稿件后即可,莫要单独发,作者照片直接发邮箱。投稿后请务必加主编微信:13910420361。

(0)

相关推荐

  • 学画很难 告诉你捷径 也会很容易

    张智永,现任故宫学院中国画研究院驻院画家. 1990年得列于崔如琢先生门墙.为入室弟子.擅山水,兼入花卉翎毛.作品多次参加大型拍卖会.中央民族大学山水画高研班,崔如琢工作室助教.泰中友好关系协会副主席 ...

  • 马学长山水画艺术赏析

    金星璀璨2021-02-22 08:08:26 本网讯(钱进 报道) "只守青天伴白云 岁月流逝总无声 两岸青山依旧在" 我以水墨度残生穷元妙于意表·合神变乎天机 ----马学长山 ...

  • 大家杨启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当代青绿山之楷模

    杨启舆(1926一2008),湖南常德人擅长中国画,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美术系,福建师大美术系教授,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顾问,被誉为"复兴中国当代青绿山水画第一人". ...

  •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话说绘画中写生的作用

    龙瑞中国画作品欣赏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这是唐代画家张璪关于画学的不朽名言,被后世山水画家们封为准则,清代的山水大家--石涛之名句:"搜尽奇峰打草稿":一代宗师龚贤 "古 ...

  • 名家书画苑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记画家吕思明

    初识吕思明老师,我如同走进使人冷静和思索的清爽的冬季.顿觉得黄土系列的画面语言扩散着好深好浓的文化和哲学意蕴.是的,从黄土农家一步步出来的他,饱尝了生计的艰涩和成长的窘迫,也饱览了黄土的苍凉的山峁的荒 ...

  •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花之语的暑假写生心得

    暑·假·写·生·心·得 2021基础班 花之语 关于写生和创作,邹传安曾说如果把创作比喻成建筑的话,那么构思便是设计图稿,写生就是筹集素材.今年暑假郑老师在福建惠安进行四天的写生,离我这么近,甚是欣喜 ...

  •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一中美协会员张谦

    明代學者洪應明先生在[菜根譚]中有文曰:"鳥語蟲聲總是傳心妙訣,花英草色,無非見道之文,學者要天機清澈,胸次玲瓏,觸物皆有會心處".此語道出了人與自然的相依相存.相生相輔的開系.特 ...

  •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中美协会员张谦

    明代學者洪應明先生在[菜根譚]中有文曰:"鳥語蟲聲總是傳心妙訣,花英草色,無非見道之文,學者要天機清澈,胸次玲瓏,觸物皆有會心處".此語道出了人與自然的相依相存.相生相輔的開系.特 ...

  • 山水画家高家俊艺术创作来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山水画家高家俊艺术创作来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 【名家有约】崔泽培||我与娄师白先生——纪念娄师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艺术家档案] 崔泽培,1968年生  北京市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丰台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东方 ...

  •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丁香婷老师绘画作品欣赏

    丁香婷:职业画家.斋号:自然居,出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宾礼艺术大师. 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画家艺术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