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德 | 乡村:解千年智慧之谜,藏文明兴衰之码

推文第1209天

华文明作为世界上生生不息的长寿文明有五个秘密:天地信仰、经典传承、仁善为本、孝道治国、乡村为根。

本文整理自耕读大学种子班”开学第一课“

实拍于山西太谷衡荣生态农场

3月底,张孝德老师在《CCTV1开讲啦》现场

01

乡村是中华民族信仰圣地

——堂、庙、祠、塾、院(寺院、家院、书院、田园)、离天最近的地方

古代的乡村是怎么设计的?符合天道。风水最好的房子叫“中堂”,让天地君亲师住在里边,这不是迷信,而是信仰生活化的体现,是把信仰渗透到所有风气中的一种教育。

详见:张孝德:乡村,为什么是中华民族信仰圣地?5个字总结中国人的信仰

02

乡村是民族文化生发之根

生发于天地之根,创生于古圣贤之悟,传承于耕读之家

乡村离天最近,是民族文化生发的地方,我们的教育是生发于天地之间,创生于古圣贤之物,传承于耕读之家,所以,我们的文化体系是非常严密的。

作为中国文化经典之经典的《易经》,现代人看的很神秘。其实如果与中国先民的农耕的生计方式联系起来思考,一点也不神秘。作为易经逻辑起点的三爻,代表的就是古人,为了农业生产必须使用的三大要素,天地人。易辞讲,易经是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看人和得来的智慧。

作为儒家经典之经典的《诗经》也是来自于农耕生活。孔子在大学中所讲的治国之道,为什么是修心齐家开始,因为这样治理的符合“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治国之道。

孔子所讲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恰恰是农民种地必须遵循的规律。种粮食第一,必须按照24个节气进行,这就是种粮食这件事所具有的终始规律。种粮食必须遵循第二个规律,植物生长,选好种子,滋养根系是本。按照这个规律种粮食,就能收获。所以,孔子所讲的治国之道就是对农民种粮之道在治国上的应用。

老子的《道德经》所讲的道也离不开对大地、大地上水等农耕生活方式哲学的参悟。上善若水,大地不为自生而永生等,都是从农民生活中参悟的天地之道。可以说老子是一个农民哲学家。

03

乡村是耕读礼乐教化之所

聚焦在修德开慧,寓教于诗书礼乐、教化于知行统一

在工业文明思维的框架里,给农业留下的只有为城市生产粮食的功能。但在中国古代乡村不仅承担着满足生存需要的粮食,而且也是感悟宇宙人生之道,治国之道之源。

乡村还承载着礼乐教育传承的使命。

今天的父母,拼命挣钱,希望能给后代留下很多钱,留下更多房产。但古人不这样认为,留给后代最珍贵的是耕读传家、诗书传家。这里耕不是具体的土地,而是耕作的劳动这种方式。因为耕作劳动不仅可以自食其力,而且还有重要的功能是可以修德,读可以知礼开智。古人认为这两个东西比财富本身更重要。

古代财富观,是厚德载物。德是财之根。可以说这是古代的教育观和保富法。礼义诗书比黄金还要珍贵。韩愈在《师说》中讲,圣益圣,愚益愚的秘密就是教育。这个教育就是立足于农村的德慧双修、寓教于诗书礼乐的知行统一的耕读教育。

中国的治国应该是教育治国、孝道治国。这种教育理念、方式在今天仍有生命力,值得我们传承反思。

教育治国体现在乡村。

乡村戏台子很多,戏台子功能;戏台子的对面一定是庙,是给神唱、给人看的。中国古代称为“戏”一定是正能量的东西,民间秧歌是老百姓自娱自乐的,插科打诨都可以。需要强调一点的是,乡村社会的主流文化不是二人转,而是大戏。民间小调,是个人唱,也叫歌手。教育与娱乐功能兼备。如此,几千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到今天都没有完全读懂它。

整个古代乡村的建设是按照教育治国的理念建设的。城市的建设是为了刺激欲望,不是为了让我们安定下来。城市商业的所有颜色和材料都是为了刺激大脑,让我们消费、消费再消费。

头顶三尺有神灵。中华民族是杂居的民族,推行教育治国,离不开教育的教化功能。北方是庙,南方是祠堂,耳房里边是社,作为庙的管理机构;苗族人是当年的蚩尤后人,黔东南仍然保留着四千年前的文化,所以,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文化儿童时期的样板。

想看清早期的中华民族文化,可以去少数民族地区。四千年前祭祀看的是阳历,依靠太阳观察时间。后来,我们的祖先思考:如何把借助日晷看时间变成老百姓都会的?于是总结出了“阴历”,让每一个老百姓看着月亮知道初一还是十五。

今天南方的客家人文化,恪守的祭祀活动就是唐宋时期的文化遗存:

客家民居

而明清时候的生活样式,在山西有遗存:

山西平遥古城街景

博物馆是从哪里来的?是西方舶来品

西方人为什么建博物馆?是因为西方的文明中断了,可以说是文明尸体的展览馆,而不少地方政府把博物馆数量当做经济发展指标,不建博物馆感觉不够现代化。而在我们古代,乡村都是把最好的风水给学堂、私塾,最后剩下的留给自己住。

古人一直诵读《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为什么现代人也要读古圣贤书?

古圣贤书是把天地演化的规律,变成了人可以接受的文字,而形成的文字便是经典。经典研究的是天学、地学和人性之学。从这一角度来说,从老祖宗传承下来的经典没有糟粕。

我们现代人学习经典不能着急“创新”,也不能学会了经典,就拿着手电筒去指出别人的错误。自古以来,古圣先贤的经典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多属于悟性上的创新,比如大成佛学的产生,多是道、法、术上的创新。

仁上是仁爱,宇宙中最高级的能量是量子能量。文言文没变,孝道可以保真,父母代表的是天和地。学习经典文化,最好的土壤在乡村。

在一千六百年的科举制中,从不办大学,古代的教育是用在官府,教在民间的教育,皇上只顾激励,修建功名旗杆。如果家庭出了问题,也会变得臭名昭著,提倡耕读传家,教育济世。

福建平和县霞寨镇团结村一根清咸丰年间保留下来的进士功名石旗杆,高15米,雕刻精美

后来,科举制崩溃,不是体系不行,而是体系到了“老人状态”。

土豪劣绅为什么出现?清朝初年,洋油等舶来品涌入乡村,对传统的手工业体系冲击巨大,财富分配不对等导致人们之间相互猜忌,使社会人文结构出现问题,出现了土豪劣绅。

04

乡村是财富经营储藏的总部

立足于农本商末,经营于利义财富,藏富于乡野民间

在几千年的文明演化中,中国古人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生财、理财、保财体系,这个体系概括起来是三句话:

立足于农本商末的生财之道,基于义利观的理财之道,藏富于乡野民间保财之道。

中国古人对农本商末认识是基于历史代价。商业过度发展侵蚀农业,商业资本回归农村对土地兼并,导致乡村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出问题。最后逼的农民起义改朝换代。历代开国皇帝做的一件事,就是均贫富,分土地,与民休养生息。

从这个意义看,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农耕这种生产方式的作用。中国古代对于农业和商业观念与今天不一样,叫农本商末。我以前在大学学习经济学,也抱怨古人这种理念不对。

事实上,中国古人不是不知道,商业生财比农业快。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讲,说种地的不如种桑的,种桑的不如养蚕的,养蚕的不如织布的,织布的不如卖布的。但是中国古人所讲的农本商末关系,不是简单指哪个创造的财富更快,而是告知我们,农业与商业之间的内在关系:农业是商业财富的根。没有农业之根的商业是无本之木,不可持久。正因为商业来财富快,所以我们容易陷入逐末失本的陷阱。

从农本商末看,城市与农村关系也是如此。农村与城市关系,就像一颗大树,农村是大树之根,城市是大树的树冠。

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楚城市所创造的财富,不是城市自身所创造的,其营养来自乡村这个根。

也许有人讲:欧洲,美国的城市化高,没有农村这个根不也很好吗?

其实根本不是这样,欧美的城市化是以全世界发展中的农村为根,给他们提供营养。

现代主流经济认为,当代世界发展潮流是城市化。似乎未来世界是一个全部城市的世界。这个判断是有问题的。人类文明的健康、永续发展,不是单一的城市化世界,未来世界将是城市与乡村均衡发展的世界。当代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就是城市与乡村关系失衡的危机。

我们今天讲绿色GDP,也就是没有毒的财富。中国古人理财之道主张的以义取利的财富,才是吉财、善才。因为财富本身受到财富规律的制约,就是孔子在大学中讲的财富观: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不义之财怎么来,还会怎么走,叫悖入悖出。

05

乡村是归根修养生息之园

告老还乡,滋养文明之根

孝道养老,享颐养天年之乐

在漫长的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有“文官告老还乡,武将解甲归田”的传统。主观上讲,这是来自中华“孝文化”和“埋骨必须桑梓地”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即不管你当多大的官、发多大的财、有多高的学问与成就,身在何处、在异地做得多好,而家乡总是你永远的“根”,人死后都是要“落叶归根”的——进宗祠、入祖坟。

而且,在农本商末有根的财富观的指导下,中国古代城市财富与乡村财富之间是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为了使财富能够持续增值,就必须固本滋根。为了使城市的财富能够反哺乡村这个根,中国古代存在的告老还乡、叶落归根的退休制度,成为一种不断让财富从城市回流到乡村的机制。

退休的官员、在外经商的商人,最后回乡的同时,也把他们财富与智慧回流到乡村,使得到财富资源的根不但强大的同时,既有效地保存了财富,也为财富再增值创造了条件。

当今还有成功案例为证。如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海南省原副省长陈苏厚、云南省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等人,“告老还乡”后再绽新春,带领家乡父老乡亲走上富裕路,成为现代“新乡贤”。

参考自公众号华助会:告老还乡是中国历史上的优良传统

提倡丁忧制度:守丧制度

中国古代,父母去世不能办完丧事该干嘛干嘛,而是要连续三年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夫妻不同房,未婚的也不能张罗婚事,也不能参与娱乐活动,这三年的苦行,叫丁忧。丁忧不是一件可以含混的事,需要每个公职人员奉守。好多官员,如果多回乡看看,贪污腐败会减少很多,而且静能生慧。

06

乡村是智慧建筑诗意生活之乡

——智慧建筑,汲取天地之气,自足生活,求诗意之境

乡村是老人儿童的天堂。

与古人诗意生活相比,现代的宅男宅女属于“笼养鸡”的生活。

我们不以今天的建筑思维看中国古代乡村的建筑。中国乡村是被中国文化滋养生长起来的一个生命有机体。我们不能把中国古代乡村看成像今天的城市一样,是用机器,人工生产出来的一个钢筋水泥的死东西。与古人诗意生活相比,现代的宅男宅女属于“笼养鸡”的生活。

我曾多次到福建的培田古村,这是一个有800年历史的古村落,当你面对这个800年历史的古村时,你面对的不仅是一堆古建筑群,而是一个可以对话的有生命的历史老人。每个不同时期留下的不同建筑,都包含着一段历史和故事。中国古代的乡村建筑,用我们今天的建筑语言和思维是无法读懂的。

一批清华大学搞建筑的专家学者来到福建培田村后,发现有许多建筑之谜,无法用现代的理论来解释。因为中国古代乡村是按照天人合一的智慧进行建设的,链接天人合一这个技术,就是中国古代的风水术。用现代科学理论看,风水是迷信。

不可否认,风水确实有迷信的成分。但是我们考察人类文明史,发现有一个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凡是曾经被迷信过的东西,都是曾经最有用的东西。对这个有用东西用过头了就成了迷信。中国古代的乡村建设包含着天人合一的智慧,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诗意美。

总之,中国古代乡村是汲取天地之精华的有生命的智慧建筑,是一种被文化滋养的具有诗意之境的居住空间。

07

乡村是文明兴盛衰微密码

乡村兴之中国,乡村衰之中国,千年铁律

中华文明的独特模式,决定了中国乡村是世界上自主性和主体性最强的乡村。

在西方文明体系中,乡村是依附于城市的,而中国乡村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之根,文化传承之载体,使得中国乡村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我们不能忘记,推动中国几千年改朝换代的历史,最后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国的乡村和农民。

在世界文明史上,从来没有像中国有这样,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农民起义成为推动改朝换代的力量。这种力量在西方文明演化过程中并不存在。但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

所以古人讲“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这里的水就是乡村与农民,所以毛泽东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在中国高歌城市化的今天,我们对此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这个铁的规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毛主席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遵循这个规律,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之路。邓小平改革也是从农村包围城市开始。所以说今天在中国走向城市化、走向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

总之,中国文化是一个体系。这是一个什么体系呢?华文明作为世界上生生不息的长寿文明有五个秘密:天地信仰、经典传承、仁善为本、孝道治国、乡村为根。

天地是中国文化生成之源头:长寿基因

经典是中国文化浓缩之种子:优良种子

仁善是中国文化内核之能量:能量最大

孝道是中国文化传承之通道:保真传承

乡村是中国文化成长之土壤:优质土壤

天地的信仰,是中华文明长寿的基因密码,经典传承,是携带长寿基因的种子。这个种子内部包含着巨大的能量是什么呢?就是儒家经典所讲的仁善为本。如何能够保证这个文明的秘密进行保真传承,这就是孝道治国,孝道是把天地中包含的那个基因保真的传承下去的最优选择。最后怎么样呢?我们会发现这颗长寿种子生长的的沃土,不是城市,是中国乡村!所以乡村是中华文明之根。这就是中国五千年乡村文明为什么是世界最长寿民族的秘密所在。

最后,张老师进行了总结:

过去是族文明时代,未来是类文明时代。和而不同,生态文明时代是全球文化百花齐放的时代,而工业文明时代相当于恐龙时代。哺乳动物都有吃奶的时间,人类成为最终的获胜者。蕨类植物是一个颜色,不开花,死后形成了煤;恐龙死后,变成了石油。后来,哺乳动物昌盛,百花齐放。

未来的生态文明时代是以小企业为主的时代,就像今天的以哺乳动物为王一样,小规模企业将成为主体。

战争是博弈时代,产生技术,而当今的和平时代是讲文化。中国没有耕读,文化就不会产生。劳动是我们与大地最好的连接。

耕读大学的创立是为了修复耕读文明、修复乡村。比如我们计划开展的三亲教育生态村项目,是“小手拉着大手”,“人来了,乡村就活了”。

在生态文明时代,成为一个农民比成为一个城市人更难,乡村是高学历人来的地方,是贵族在乡村。

整理自耕读大学种子班开学第一课

音频整理、排版:3O有机行者·滔小小

参考自《乡村文明价值的时代解读-2017.5.1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