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戏改的粗暴与保守

(0)

相关推荐

  • 让Excel自报家门

            Excel都有哪些功能,这个问题对于开发者和使用者来说有两种不同的答案.        开发者会站在已有的功能来讲,使用者会站在应用场景来说,他们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     ...

  • 联系前任,你要自报家门。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看报纸说美国有个女子是个记忆超人,记得有生以来的每时每刻,哪天下雨了,哪天下雪了,窗帘的颜色,第一次和男子牵手,接吻,他的衬衣,他的眼神,他说过的每一 ...

  • 杜牧向老和尚自报家门,和尚苦笑:我一点都不知道啊

    在中国历史上,诗歌文化经历了几次高峰时代.第一次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兴起,第二次是以曹氏父子为首的建安诗人掀起的,第三次就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唐朝诗歌.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唐朝诗歌不仅影响深远,百花齐放,持 ...

  • 《百年“戏改”》《海派京剧:五四新文化的有力推手与重要角色》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戏曲改良要求的提出早于五四.戊戌维新失利后,社会维新派归因于民智不开,鼓吹时事新戏以启迪民心.1904年柳亚子为陈去病.汪笑侬主办的<二十世纪大舞台&g ...

  • (启书原创)戏改散文名家作品为古体诗——桥之物语

    桥之物语 --改黎老师散文为古体诗 桥 --黎杰 周庄的桥是路的结,结下波光虹影 随意摆在水路上的躯干,纵横捭阖 周庄,叉道路是桥的带 周庄因路桥而--飘逸起来 站在周庄的路桥上,周庄披蓑戴笠 亭前河 ...

  • 反思:“老戏改”刘厚生访谈(四)

    按:本文原刊载于<现代中文学刊>(沪)2011年5期第4-16页,是作者与新中国戏曲事业的管理者之一的刘厚生先生的对话,曾经的参与者.管理者从个人角度对新中国近70年戏曲改造所进行的思考, ...

  • 反思:“老戏改”刘厚生访谈(三)

    按:本文原刊载于<现代中文学刊>(沪)2011年5期第4-16页,是作者与新中国戏曲事业的管理者之一的刘厚生先生的对话,曾经的参与者.管理者从个人角度对新中国近70年戏曲改造所进行的思考, ...

  • 反思:“老戏改”刘厚生访谈(一)

    按:本文原刊载于<现代中文学刊>(沪)2011年5期第4-16页,是作者与新中国戏曲事业的管理者之一的刘厚生先生的对话,曾经的参与者.管理者从个人角度对新中国近70年戏曲改造所进行的思考, ...

  • 1954—1955年的戏改大讨论!

    20世纪50年代京剧史探微 摘 要 :1950年代,京剧经历了禁演.戏改.跃进这三个重要过程,每一个过程都导向1964年的京剧现代戏汇演,继而走向"样板戏 "年代.本文试图通过对这 ...

  • 七律▪淮上人家——戏改张艺华诗友词

    淮上人家傲紫穹,回轩临水近蟾宫. 东园翠竹摇青剑,北苑夭桃染绛红. 池里莲花迷丽目,岸边垂柳系乌蓬. 闲翁对奕溪亭下,稚子谣歌共乐融 附原玉:眼儿媚.淮上人家(左誉体)张艺华 淮上人家傲苍穹.临水近蟾 ...

  • 56.七绝·戏改李攀龙《怀明卿》

    七绝·戏改李攀龙<怀明卿> [现代] 毛泽东 豫章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 高卧不须窥石镜,秋风怒在叛徒颜.

  • 46.七言诗·戏改李白《梁父吟》

    七言诗·戏改李白<梁父吟> [现代] 毛泽东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 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骋雄辩, 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 指挥楚汉如旋蓬.) 不料韩信不听话, 十万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