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人气最高的三件小楷,纤美灵动,飘逸...
文徵明人气最高的三件小楷,纤美灵动,飘逸美妙,节奏缓和,极富神韵,美不胜收。
文徵明,明朝杰出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自幼聪明好学,长大后博学多才,才华超群,在吴中一带极负盛名。
他诗词、文章、书法、绘画样样皆精通,世人称赞为“四绝”,他在绘画方面极有成就和造诣,当时他与沈周共同创立了人称“吴派”的绘画流派。
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文徵明与同时代的绘画名家沈周、怪才唐寅、仇英四人合称为“明四家”,足见这四人在绘画方面的深厚功底和极高艺术造诣。
在古代文学史上,全才文徵明与长像奇特的祝允明、怪才唐寅、多才徐祯卿被世人并称为“吴中四才子”。可见这四人在文学上久负盛名,具有很大成就。
文徵明确系博学多才的全才人物,尤其擅长于书法创作和研究,兼善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各种书体的创作,并且在各种书体创作和研究上有极高的造诣。
在其众多书体中,行书和小楷笔划纤美灵动,飘逸美妙,节奏缓和,极富神韵,在书法史上有“明朝第一”的称号,广受赞扬。
我们来品鉴文徵明最负盛名的三大小楷代表作品:《琴赋》《草堂十志》《千字文》。
1、《琴赋》
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文徵明以兼善各种书法书体闻名于世,在多种书体中最具成就、造诣最高的当属小楷。
他在小楷的创作上可以说是活到老创作到老,年龄越大,经验积累越多,心境达到空灵境界,没有杂念,小楷写的自然灵动,越来越好。正如清朝书法家朱和羹所说:“明楷以文衡山为第一”。还是比较中肯的评价。
《琴赋》是文徵明74岁时创作的作品。一般来说,书法家到了晚年,继续创作“蝇头小楷”的人比较少,一是因为步入老年之后,体力和精力大不如前,特别是写小楷眼神不济。
二是因为老年生活趋于平淡,心境释然,已有超凡脱俗之心情,不再着力于追求书法创作。但是文徵明在七、八十岁高龄时仍然喜欢小楷创作,这样的书法家确实少见。
文徵明是一位天生的全才,其诗词、文章也有极高天赋和很大成就。他的诗歌文赋作品与唐朝的柳宗元和白居易很像,诗词风格素雅娟秀,有一种清新自然之美。
2、《草堂十志》
文徵明《草堂十志》小楷书法创作师法晋、唐两代名家古风,追求遒劲灵动笔势。是广大书友学习小楷书法创作的最好范帖,也是学习临摹硬笔书法小楷的极好范本。
无论是练习临摹毛笔小楷书法,还是练习书写硬笔小楷书法,此帖都是你最好的选择,蕴含了传统书法的深厚基础和内秀之美。
3、《千字文》
有书法评论家认为,文徵明谦和的性格造就了他的书法作品表现出温润如玉,灵动健劲,内秀凝重,法度严谨的书法艺术风格,这些话说的很在理。尽管有很多人喜欢唐伯虎书法的风流恣肆,但是做人当如文徵明,谦和踏实,师法古人,汲取优秀传统书法的创作艺术风格,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形成别具一格的文氏书法创作风格。
总之,文徵明一生书法创作至七、八十岁高龄而坚持书写不辍,力求师法前人书法艺术风格,特别是他的小楷书法创作到晚年时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他注意汲取古人名家百家之长,能够继承宋元两代书法自然古拙的艺术风格,秉承晋唐书法法度严谨之古风,而又有所创新和发展,从而体现了小楷书法艺术的复兴之路,达到了承前启后的发展和传承高峰,为后人开创了与古为新的现代书法创作之路。
图1:文徵明像
图2——图6:文徵明《琴赋》
图7——图14:文徵明《草堂十志》
图15——图17:文徵明《千字文》
图18:文徵明小楷题跋
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创新先进现代文化,更多精彩请关注@風中聽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