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测试:细节往往最能反应问题

出处】《资治通鉴 卷第一 · 周纪一》

原文】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译文】智瑶、韩康子、魏桓子三家联合起来围困晋阳,将水灌入城中,只差三版之处没有被水淹没;锅灶浸塌,青蛙产生,百姓却无一背叛。智瑶坐车来回巡视着水势,魏桓子在前面驾车,韩康子在右侧持矛护卫。智瑶说:“我直到今天才知道,原来水能够灭国啊! ”魏桓子用手臂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踩了一下魏桓子的脚。因为汾水能够淹没魏国的都城,蜂水也可以淹没韩国的都城!智家的谋士疵对智瑶说:“韩魏两家一定会反叛。”智瑶问:“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麻说:“这是人之常情。我们调集韩魏两国的军队来围攻赵国,赵国灭亡之后,灾祸必然会降临到韩、魏两国头上。我们不如约定消灭赵国之后,三家将其地分割。现在,晋阳城仅差六尺就被水淹没了,城中的粮食已经用尽, 百姓已经在宰马为食了,如此,破城只是早晚的事情。可即便如此,这两人的脸上不但没有喜悦之色,反倒心生忧虑。这不是要反叛又是什么呢?”

分析】测试一个人,往往有很多种方式:明测、暗测、虚测、实测等等,可谓是花样百出,手段变化多样。今天要谈的是一种特殊的测试手法,即场景测试。为什么说它特殊呢,原因就在于把要测试的对象带入真实或者类似真实的场景里,通过言语、行动来测试,进而来看测试对象的反应。有时候故意流露出的一句话往往令测试对象暴露问题,而我们要捕捉的点在于细节,细节往往更能反应问题。具体分析去下:

第一,智瑶的话说完之后,韩康子和魏桓子的反应如何

案例中,智瑶、韩康子和魏桓子三家围困晋阳城,引水灌城,城墙被攻破是早晚的问题。就在智瑶巡视水势时,对左右陪同人员韩康子和魏桓子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使国家灭亡。就是这么一句不经意的话,其所释放出来的威力是很巨大的,如果陪同人员是其他人,而不是韩康子和魏桓子,那问题还不大,可问题陪同人员确实是韩康子和魏桓子,这两个家伙被智瑶这么虚晃一枪,内心紧张得不得了,然后就互相用肢体语言来互相暗示对方: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碰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踩韩魏桓子的脚。意思就是说,赵家灭亡,灾难一定波及我们韩、魏两家,得早做打算,这是唇亡齿寒的意思啊。

在案例的推理过程中,我们知道,智瑶不是故意要这么测试韩康子和魏桓子的,就是不经意间随口这么一说,韩康子和魏桓子就当回事了,而且细节也暴露出来了,当然了,智瑶肯定是无法察觉出来的。

第二,絺疵捕捉到了韩康子和魏桓子的反常细节

在智瑶巡视水势的过程中,絺疵没捕捉到细节,这不能怪他,毕竟人家不在场啊。可这一次人家在场,而且果断向智瑶说明:破城已是指日可待,然而韩康子和魏桓子两人没有欣喜之情,反而面有忧色,这不是反叛又是什么?絺疵对人事、细节的把握真可谓是入木三分。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傻傻的智瑶愣是不知悔改,不加防备。

职场启示

第一,事出反常必有妖

《三十六计》有言: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一方面,我们要对日常性的人事加以注意,对于反常性的人和事更要多花一份精力加以考察,注意把握细节,如果有隐患,尽量扼杀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絺疵这方面做得很好,值得我们学习。另一方面,有可能是对手故意制造反常性事件,类似放烟雾弹,目的是为了迷惑我们,混淆我们的视听,这个时候我们更得谨慎行事,可以适当适时地派一小侦查队,去探探虚实,在情报收集、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再做打算,切不可冒进!

第二,细节往往更能反应问题

不管什么时候,在敌我对抗的过程中,伪装是必不可少的。动机伪装,如用而示之不用;能力伪装,如能而示之不能;目标伪装,如近而示之远等等,在纷纷芸芸的伪装手法面前,如何更能接近事情的真相呢,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捕捉细节,通过细节来反应问题。再怎么伪装的高手,只要我们能调动他,让他在运动过程中充分暴露出细节,然后我们加以捕捉,分析,利用,这样往往不至于迷失,不知所措。

第三,场景测试,对人测试的一种加速催化剂

有时候,有的人很善于伪装,城府很深,让我们捉摸不透。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他带入特定的场景,或者故意布局,然后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注意观察他的反应,捕捉他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细节。带入场景,或者借题发挥(借人测人或借事测人),虚幻一枪,效果往往很大!

比如在案例中我们推倒重演:智瑶借巡视水势的机会,把韩康子和魏桓子召为陪同人员,以此测试他们有无异心。智瑶在面对水灌晋阳城,在必胜的把握下,只需不经意间对他们这么一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使国家灭亡。他们一听,肯定猝不及防,肯定坐不住,坐不住就动,一旦动起来,其细节也就暴露了他们的问题,那么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了。所以说,场景测试用得好的话,效果往往是很明显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