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宁可骑摩托也不愿意开汽车

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意见中写道,鼓励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有力有序推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鼓励限购城市优化机动车限购管理措施。

连续几年,汽车销量持续下滑,此时出台的意见是一系列重振汽车产业的一部分,目的是扩大消费,从而稳就业。然而能否达到目标,除了政策的执行,还要看整体的用车环境,如果没有好的用车环境,政策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为什么现在车便宜了,买车的人却少了?

1.行车难。

堵车,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堵车严重,让人想起开车就头疼,行车难应该是制约汽车消费的重要原因。

从西安市废止上个周期的禁摩令以后,摩托车市场重新火了起来,有些人自从买了摩托车就把汽车闲置起来,问起来为什么原因这样做,一般都会说:开车太堵了,摩托车堵不了,自从骑上摩托车,再也不想动车了。可见堵车是一大困扰,谁也不想买了车被堵在路上,徒增烦恼。

前几年经常自驾游的小刘近两年很少驾车出游了,问其什么原因,他说:前几年车少,到哪里都方便,这几年路上车太多,开起来就没那么顺当了,特别是节假日高速免费,如果堵在高速上,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到了休息站也是乌泱泱一片人,吃饭都难。所以这两年要么不出门,要么坐高铁出游,不开车了。

很多人买车一个是为了上下班接送孩子,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自驾游,行车环境直接影响是否购车。

2.停车难。

买来了车,停起来难,好不容易找到车位,收费太贵。

经常会听见这样的对话,“晚上一起吃个饭,东大街人民饭店”,“好停车不,不好停车我就不开车了,打车过去”,的确,出门办事找个停车位难,尤其是越热闹的地方车位越难找,有时候开车10分钟,找车位20分钟,开车出门办事,耽误事。

买了车,停在什么地方更是问题,有些老旧小区车位少,只能停路边,被贴罚单成为常事,好不容易有个车位,想买可是天价,有可能比车还贵,就算租一个车位,价格也不便宜。

3.养车贵。

车要用起来,需要加油、保养、修车、审车、买保险等等,加起来可不是一个小数字。一辆10万元的汽车,就算保险2000多,一年两次正常保养1000多,每年行驶1万公里油费7000元,加起来总共就是1万多元,这费用每年都要支出。

如果买一辆10万元左右的汽车,正常折旧损耗每年1万,加上停车、修车费用总共可能需要支出1.5万元,如果包含折旧,每年支出2.5万左右,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每个买车的人不都得考虑清楚。

其实说来说去,最关键的还是其他刚性消费挤占了汽车消费,尤其是升级消费。买车的多数都是年轻人居多,孩子上学要用一笔费用,老人要养老还需要补贴,如果还有房贷,那每年的正常开支就不知道有多少了,再加上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支出,不知道那点收入还够不够,算下来还会有买车的勇气么。

所以,消费政策再好,如果整体的用车环境得不到根本改善,也很难拉动汽车消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