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万:爱的求索(书信体中篇小说连载之二)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三)

陶冶同志,您好!近来您的工作一直很忙,您在百忙中为我操了不少的心,这我都是知道的——不论是搞宣传或是平时,对我都是无微不至的关照,使我感到很过意不去。

一月前,我这个“文不会拆字,武不能担糠”的女孩子,在外备受烈日的熏烤,在家饱尝母亲的唠叨,含辛茹苦,形影相吊。当时,您作为大队业余文艺宣传队的负责人,硬是借口非我不行,把我抽了进去。其实,我深深明白,自己什么能耐也没有,您要我到宣传队,纯粹是对我的照顾。

进入宣传队以后,您又热情的给我讲解有关曲艺知识,并鼓励我着手创作。于是,我便大胆尝试习作了一篇对口词草稿,结果,词不成句,句不成章,而您却耐心细致的将它改成了。在作者署名时,您却出人意料的署上了我一个人的名字;角色分工时,您又亲自担任了这个节目的表演。

回想起这一幕幕令人难以忘怀的情景,我感到您对我的关爱太大了,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久旱禾苗逢甘露,点点滴滴记心头”。您对我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关心,我表示发自内心的感谢,并期待着今后,您能在各方面给我更多的帮助和指点,以便我提高水平,和您一道进步。

此致  崇高的敬意

同志  爱华  亲笔

爱华同志,来信拜读过了。

本来不应该回信打搅,但考虑礼尚往来,再加上你在信中说了一些言过其实的话,在大庭广众之下又不便细谈,因此有必要借纸的一角作若干阐释。

早在中学读书的时候,我们既是同学还是邻居呢!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为你带过行李,你经常替我洗衣服,我们之间的亲密无间,曾引起周围一些爱管闲事的人舆论纷纭,当时你却不知内情。为了保全你的剩余,我曾多少次默默的回避了你的相约,独自走在上学和回家的路上。每当此时,你总是带着疑惑的神情目送我渐渐远去的背影,好像是怨怪我性情孤傲,不合世宜。其实,你哪里知道我当时的难言苦衷!瞧,我怎么扯了这些离题的话?好了,如果要说感谢的话,我真该感谢你的海涵才是。

你对我的评价实在是太过了。作为一个邻居和早你一届、长你一岁的同学,眼看你不习惯队里的体力劳动,宣传队里也正好需要加人,我帮这点小忙本事应该的,何尝值得你如此感恩戴德!

反正一个人唱不了一台戏。你参加宣传队以来,各方面对我支持不少。你嗓音好,在学校又搞过宣传,尤其是性格开朗,热情大方,是目前我们这个业余宣传队里最能放开手脚的女演员之一;你的创作虽然暂时还不很成熟,但是敢于动笔写,这是可喜可贺的。况且,我的创作和修改也是十分可笑的,只是你不见外罢了。

求知需要一个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漫长过程,而创作则更是一件艰苦的劳动。希望你振奋精神,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順致  同志的敬礼

陶冶  匆复

陶冶同学:

自从看了你的来信,我可真的把你当作同学了,不过,你是名副其实的大学长。我敬慕你的各方面才华——能言善辩,记忆超群。在从事文艺创作方面,无论是戏剧还是曲艺演唱,你总是一挥而就;尤其是你自编自演的诗朗诵,文辞华丽,字斟句酌,表演得更是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使人听起来如临其境,简直可以同道地的专职演员相比美。总之,在我的印象中,你是那么年青,那么迷人。你才华横溢、仪表不俗的英俊形象无时不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灵深处,使我终生难以忘怀。

啊,我真幸运,能够同你这样的良师益友朝夕相处。人们常说明天是美好的。陶哥,那就让我们共同期待着美好的“明天”吧!

紧握你的双手

你的师妹  爱华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冶和爱华的信里内容悄然发生了变化......

亲爱的爱华妹,请允许我第一次用这样冒昧的称呼!这是我内心情感的由衷倾吐,心灵深处的深切呼唤。

数日来,宣传队的短暂相处,一次又一次勾起我对往事的历历回忆:早在读高小的时候,由于移民和下放,命运就把我们两颗幼小的心灵紧紧的维系在一起,虽算不上青梅竹马,也可说是两小无猜了。后来,我们在同一所中学相继读完了初中和高中。在上学和回家的路上,我们两人时常在一起共商学习,探讨时事和人生,有时候还争得面红耳赤,但终归是和谐的。

小华妹,我对你的恋情已经在心底埋藏了多年,只因你爸爸是下放干部,家庭条件各方面比我优越,故而羞于启唇,不敢高攀,长期以来,仅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最近,接到你隐含情意的书信以后,我心中的爱情之火再也憋不住了,以致对你越来越有恋恋不舍之感。说句不害羞的话,如果半天见不到你,心中就像缺少什么似的。正是基于这种痴想,我每次路过你家门口时,总是不知不觉的透过门窗想窥探一下你的倩影。也正因为有此情思,近日来,我是饭不香,觉不甜(每顿勉强盛上两个半碗饭,为的是遮掩父母的耳目罢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真担心会在夜梦中叫出你的名字。唉,“爱情”啊,你是多么的引诱人,而又是多么的折磨人啊!

爱华,每当夜间排练结束,只剩我们两同走一段路时,望着你那颀长的身材和苗条的背影,我是多么想悄悄地挨近你的身边,对你投以热烈地拥抱,纵情的一吻啊!如果这样,想必你不会严词拒绝吧!然而,理智终于战胜了感情的冲动,我一次又一次以最大的努力克制住了自己,始终没有这样做。但是我当时的内心却熬了极大的苦痛。

我是多么希望能和你永远在一起啊!因为我们在一起,确实有无数的乐趣。然而,我不愿意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何况,我们之间并非为了卿卿我我的短暂寻欢,更重要的是追求感情的融洽,心灵的一致,永恒的友谊!

华,我爱你!我们在许多方面都有相通或一致的地方:性格酷似,志同道合,有共同语言。我们在一起,真正堪称情投意合的“一对”!

亲爱的华,我为能交上你这样的红粉知己而感到莫大的欣慰和荣幸。愿我们源远流长的同窗燕友之情地久天长,万古长青!

你真诚的朋友  陶冶  面递

亲爱的陶哥,这也是妹第一次对你这样深情的呼唤!

哥,随着农忙的结束,我们又聚会了,原谅我这么多天未给你回信。

看了你的信,我当时感到头脑一阵晕眩。这也许是一时感情冲动的缘故吧!上回信中,你明明白白的向我表白了你对我的钟爱,可是,近日来,我们天天见面,却没有勇气公开吐露对你的爱,那是因为我的母亲是一个狭隘偏见之人,我们的关系不宜过早暴露。哥,妹今天怀着歉意向你表白:我并非木偶人,也并非是个不懂爱情的人。妹和你一样,也是个热血之躯。我是多么想纵情的扑进你温暖的怀抱,与你共享那最美的瞬间!可每当此时,理智却很快的克制了感情,它迫使自己把爱的种子深深的埋在心底。但我又无时不急切的期待着,这种子在心田的滋润下,终究有一天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啊,这一天终于带着我心中最美的希望含笑向我们走来了!

哥,你曾经说过我怨怪你,这也许是真的。但妹实话告诉你,开始,我是有些怨怪你,认为你不通情理,不尊重别人的感情。可后来,经过长期的接触、观察和了解,妹觉得错怪了你。过去的误会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并不自觉的对你产生了爱慕之心。我爱你的才学,爱你那双动人的眼睛。是你给我带来了幸福,带来了温暖,带来了甜美的欢笑;是你激起我从消沉中振作起来,认识生活,认识世界,是你第一个打开了我爱的心扉。从今以后,我的身心将全部属于你所有,你永远是我唯一所爱的人。

哥,你说近日来为了我吃不香,睡不甜。但你可曾知道妹的心?妹也和你一样,日不欲食,夜不能寐。特别是前几天在队里干三秋,我朝思暮想。在家里,但我端起碗吃饭时,想到了你:他此时也在家吃饭吗?当我下田干活时想到了你:他和谁在一起劳动呢,觉得累吗?当晚上疲倦地躺在床上时,又想到了你:辛劳一天,不知他睡着了没有?就这样,我每天都带着如此惴惴不安的心情在梦境中和你相见……记得有一次,我还梦见你被推荐提干,就要离我而去了。我既羞怯而又幸福的偎依在你的怀里,小声说:“哥,你走了,我怎么办?一个人在家里,憋得慌。”你说“妹,别怕,我会经常回来看你的。”

唉,我每天就是这样在痛苦的琢磨和甜蜜的梦幻中和你相思、相伴、相亲、相爱。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热烈追求你的  爱华

作者简介

老万,本名汪万涛,安徽省庐江县人,1956年出生,大专学历,爱好写作,曾在中国乡企报、中国建材报、厂长经理日报、企业家报、安徽日报、安徽经济报、巢湖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杂志、新闻世界、实与虚、组织建设、江淮风纪、安徽工作、安徽乡镇企业、企业家实践与思考等报刊媒体及《中国世纪颂》大型丛书发表作品50余万字,深受业内外好评。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我与10W+之间只差您的一个转发

觉得不错,请点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