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让痛苦成瘾

今天是2019年的4月19日,星期五。首先祝福大家周末愉快。今天要和大家共同分享的文章是莫让痛苦成瘾。

我觉得情绪是送信的客人,每一封信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如果你对客人能以礼相待,理解并且应对好这位客人,客人就会走了。相反,如果你拒绝不接待这个客人,那么客人可能就会一次次的不请自来,就像一个送快递的,怕你收不到就一趟趟的送,因为你关上门,他怕你听不到就敲门砸门,甚至撞门,你不想开门,它晚上再来找你,那就是你做梦的时候。所以,千万不要囚禁你的情绪!

一个人习惯于做失败者,或者一定要做成功者,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最痛苦的。现在我们一起感受那个痛苦体验。曾经牙痛过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那个松动的牙齿,如果你不去碰它,它是不会痛的,但是你却会不断碰它。动不动就用舌头顶,感受它的疼痛,在这颗牙脱落之前你会反复做的事情,这种重复制造痛苦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对痛苦成瘾。疼痛是一种记忆,而一切记忆都会寻求在外表达,从身体上说,我们以外界获得刺激,会在大脑留下物质的痕迹。这些痕迹在适当的时候就需要释放。就促使人寻求相应的重复自己,很多人的生活可以说是由痛苦串联而成的,这些人把痛苦当成自己独特的享乐方式,所谓痛苦并快乐着,说的就是同一个意思。越是幼年时经受的痛苦,越容易在将来的日子里被重复,因为这些痛苦会渗透在一个人的人格层面。再也不容易被分离出来持续而坚韧地寻找表达的机会。

我觉得重复痛苦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倾向,一种倾向是把自己的生活工作搞得很糟糕,比如不断重复失败的学业,有一段痛苦的爱情,不幸的婚姻和讨厌的事业,当这种倾向往往会走向极端,可以表现为直接攻击他人和社会秩序,引发社会和法律的惩罚,从而达到重复痛苦的目的。危害治安者。自闭者、吸毒者、不良嗜好人等等,就是这类人最典型的代表。社会对有这类重复痛苦的人是不接纳的,对于失败者会给其很多的鄙视,对于犯罪者,社会也会给他们应有的惩罚,从心理学上讲。鄙视和惩罚是他们希望获得的东西,是他们痛苦应该承受的。社会似乎也有配合他们过瘾的嫌疑,虽然如此,为了弘扬被成功成瘾的倾向,也有大多数人过得幸福的,对失败者和犯罪者给予适当的鄙视和惩罚,还是必须的。重复痛苦的另一种倾向就是用社会许可的甚至赞美的方式来虐待自己,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拼命工作,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中青年学者或企业家英年早逝的消息,通过他们的背景资料,我们就知道他们实在是工作太勤奋了,媒体对这样的情况都是一个态度——赞美。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态度,抛开社会效果不讲,对个体来说,不管是死于工作还是死于吸毒,都一样是生命的终结,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任何人都不应该用对自己不好的方式来对他人好。

虽然成瘾状态很难改变,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改变,要改变对痛苦成瘾的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幸福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来自于生活的一切方面,不过自然的生活状态,对一些瘾太大的人,影响力是不够的。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看心理医生。事实上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有对痛苦成瘾的倾向,而且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习惯于给自己制造失败和痛苦,就可以更多的成功与幸福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应该去看心理医生,认同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