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脚下的烽火岁月(上)

仙山牧场地处屏南县西北边缘,与古田县、建瓯市相邻。高山草场,地势开阔,湖光山色,松海云雾,是“北方没有、南方仅有”的高山稀有草场。大坂,仙山牧场,仙山松海,都是这块土地的称呼。仙山牧场是天星山国家森林公园松海景区的核心地带,整个规划面积700多公顷。

在它乳名叫大坂的时候,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这块土地并不平静,一度烽烟弥漫,这里走过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革命前辈的足迹,深深烙刻着北上抗日新四军第三支队五团在这里艰苦生活印记。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的一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孤悬敌后,开始了同持续清剿的国民党军的游击战争,在那艰苦卓绝的日子里,敌人对闽东根据地实行大规模“围剿”,各级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几百里红色苏区一时陷于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中。

上圪:村支书的童年阴影

上圪村

屏南县长桥镇上圪村,本名上墘(shàng qian),据2019年《屏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行政村(居)名标准用字、读音的通告》,规范地名为“上圪”(shàng gē)。这是一个老区基点村。

从仙山脚下流淌下来的河水,上游有许多瀑布激流,流过上圪村,河道变缓,水流洁白、澄澈,把两岸沙石冲涮得干干净净,一幅春和景明的气象。沿岸的步行道整洁漂亮,那些浑然天成的大石块錾上书法家题字,村庄就镀上一层文化味,是一个美丽乡村的模样。

上圪村河岸

让人感动的不是这里的景色,而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沿着河流漫步而行,记忆也顺流而下。村支书吴道干对着满目青翠的河岸,说,这些地方,曾经烙着多少血泪印迹啊!

他给我们讲了发生在这里的一场场惨烈的战斗和烈士的故事:1936年12月,国民党新11师杨杰臣团派出第五连官兵近百人,化装成当地农民,前来偷袭正在村弄巷口张贴宣传标语的游击队员。游击队员闻警后,迅速撤至后门山,在副营长徐功登指挥下,依托有利地形开战,毙死、打伤数个敌人。这次战斗,是独立营单独与敌作战取得的首捷,我方士气大振。

然而,战争形势风云变幻,上圪村处于屏南县往古田县、建瓯市的交通要道上,来来往往经过的人群,一些人被捕押往别处,一些被杀死在村庄附近,分不清都是些什么身份,乡亲们能说得清楚的,是邻村水竹洋村参加革命的王朝佑被杀的事件。“王朝佑,上圪水竹洋人,1935年参加革命,1937年被伪保五团捕杀于水尾拱桥头,时年47岁。”47岁的生命,戛然而止。“好汉哪,可惜没有留下后代!”村民谈起王朝佑,既敬佩,又惋惜。

1948年是全国革命形势转折的重要关头,许多人革命志士熬过了漫长黑夜,即将迎来曙光,然而,穷途末路的国民党反动派采取了拙劣招数——坚壁清野,上圪村也被烧得满目疮痍,一有敌讯,村民就往周边的村庄仓皇逃难。有一次,上圪村民进山躲避敌人搜捕,有个年轻女人襁褓中的婴儿啼哭不止,为了避免暴露全村人,她拼命捂住孩子的嘴,后来实在不行了,只好将婴儿溺于河里。对于一个母亲,这是多么惨痛的记忆啊!

水竹洋村的党支部书记萧茂友(又作肖茂有),也是在这个时节,1948年11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在村边。

上圪村许多乡亲目睹了他牺牲的过程,几个当年目击者至今健在,他们指着水流来的方向,说:“就是被杀害在水头这个地方!”向我们叙述那个鲜血淋淋的过程:当着众人的面,保安团对他严刑拷打,用棍子抽,用枪托撞,用刀子刺,用烧红的火铲烙,他就是不肯招供,不肯投降。最后,他被拉到河边的一块菜园里,被打了好几枪,倒下了,倒在园角的那块石上,鲜血染红了身下的土地。事后,乡亲们偷偷收了他的遗骸,葬在他大坂老家的房屋旁,让他魂归故乡。老红军萧茂友的墓地,连同萧家土屋的几堵残墙,还有墙边那些老树和荒草,都在讲述着仙山牧场的那段血红色记忆。

萧茂友牺牲时27岁。那一年,他的儿子才8岁,乡亲们描述的父亲牺牲的惨烈场景,给他留下了永远的心理创伤。

……

而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村支书,虽然已讲述了许多次,但每每说起这段历史,也忍不住悲悯怆然。他说,小时候听大人讲故事,讲到恐怖处,竟觉得夜晚沿着河岸幽幽行走的,都是那些砍了头的冤魂;长大些,和村人开垦竹林,夜晚在竹林中过夜,看林子里影影绰绰的,好像也都是鬼影幢幢。他们从小就是听着这些惨烈故事长大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不过,后来也就渐渐释怀了,因为大人们说完故事,都会安慰说,那些死去的人,都是为了正义事业,属于忠烈,应该是归神了,不会伤害我们的。

上圪村红色历史纪念馆

“我从小听着红色故事长大,对革命先辈饱含崇敬之情,心里想着能不能在村里做一些成绩出来。”吴支书说。近年,他们着手创办了上圪村红色历史纪念馆,收集整理身边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展示当年红军使用过的实物。逼真的历史场景还原,翔实的图片资料展示,仿佛重回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烽火岁月,令人追忆波澜壮阔、激情澎湃的革命征程。

上圪村红色历史纪念馆

上圪村这块浸透着革命烈士鲜血的红色热土,老区精神一直鼓舞着村民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建设美丽家园。随着生态建设日益发展,毛竹林资源的绿色宝库,打开了老区致富发展的一扇窗。村庄邻近古老的鹫峰寺。红色革命资源、绿色自然资源、丰厚的文化遗产叠加,丰富了上圪村的旅游资源,他们现在考虑的是如何激活红色资源,赋能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等课题。

(0)

相关推荐

  • 文学看台1396 | 林宏油:追随红色的脚步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追随红色的脚步 ●林宏油 茂密的竹林深处,七间残破的矮房,偏居一隅,湮没在荒草斜阳里.那些砌墙的石头,散落在蓬草之间,上面覆满青苔,爬着藤蔓,将倒未倒的墙体,在秋风中屹 ...

  • 走进红色故里——绿林镇吴集村

     吴集历史悠久,村内遗存有历代兵家所垒古城墙安军寨,有安葬多朝名人的古坟塌,更有近现代革命战争的许多固址遗迹.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李先念.陈少敏等革命先辈领导新四军五师生活.战斗的地方,是豫 ...

  • 红色太宁村,不忘革命心

    红色太宁村,不忘革命心

  • 曾宪柱‖马图村见闻【推荐】

    马图村见闻 文/曾宪柱   初夏,阳光明媚,适逢马图村一年一度的茶香节,在红色文化研究会黎会长的带领下,我们驱车探寻马图村之旅.进入梅南镇,沿着蜿蜒缠绕的山路前行,不知转过了多少个弯道,翻过了多少座山 ...

  • 胶东革命根据地---下石硼村

    下石硼村位于马石山下,群山环绕,与外界隔绝.1938年这里是革命根据地,现在仍有一些军械库.服装厂.印刷厂.秘密医院.北海银行.兵工厂等红色遗址.​ 这里因交通不便,村庄民风淳朴,村容村貌千年未变,是 ...

  • 【烽火粤北】大坪村文奎楼——湘南暴动军事会议旧址

    韶关市重要红色革命遗址系列宣传片 近期,"广东党史网""韶关发布""韶关先锋""韶关史志"等多个平台将推送播放由中共韶关 ...

  • 浙大西迁,烽火岁月的“文人长征”

    X 浙大西迁,烽火岁月的"文军长征" 洛钊 救亡路上,红军长征与高校长征堪称并蒂莲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松沪抗战'失利,民国政府西迁陪都重庆,日军侵略 ...

  • 偶家仙奇遇记之单车上的刀

    单车上的刀 责编黄元大仙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音频录制 八戒 事情发生的时候,我大概七八岁,心智还未成熟.在奶奶的亲戚中,有一个我叫干爷爷的人,事情就是发生在干爷爷身上.干爷爷是一位在天桥下免费为人 ...

  • 烽火岁月

    在横贯山东半岛的胶济铁路线上,靠近临淄有个车站名叫"普通车站",普通站以北五公里,有个村子叫毛家村,毛家村西头路北第一家,是一套正正方方的三合院.院子的主人叫张本直,字子正,190 ...

  • 《红色印记》第51集:记录烽火岁月的办公桌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乐团指挥夏小汤.我讲述的文物是毛泽东在西柏坡时期曾使用过的办公桌椅. 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毛泽东旧居的办公室里,一套棕色木质办公桌椅临窗而放.桌上摆放着砚台.笔 ...

  • 〖迁西夜话〗烽火岁月(1).我的苦难经历

    来 源:迁西县文史资料第9辑<往事回眸>(孙法仲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7出版) 撰 稿:潘振洲 撰稿时间:2009年6月 本文作者潘振洲 我是本县新集镇潘杖子村人.父亲潘荣江,19 ...

  • 火红的岁月——上世纪五十年代人民公社的珍贵彩色影像!

    唱起老歌想往事 今天 1.哈尔滨香坊人民公社的八个农业生产大队.摄于1959年.图中已看出当时已经部分实现了机械化耕种. 2.哈尔滨香坊人民公社温室种出的蔬菜. 3.河北省徐水县的几个人民公社集中了大 ...

  • 画谱赏析 | 马骀画宝之《仙佛图像画谱》上集

    马怡画宝 <仙佛图像画谱> 上集 Chinese painting [画谱赏析] 揭阳书画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揭阳书画网推荐搜索 画谱赏析 书画课堂 历代名贴 近期精彩

  • 【陕西临渭 史仙亚】原创//斑马线上的忐忑(小小说)

     2021第83期总第1427期  斑马线上的忐忑(小小说) 等待在市中心最繁华的十字路口的斑马线两边的行人,盯着红灯一秒秒的过,当秒显示到'0'时,颜色并未转化为绿灯,时间停留在'0'的秒点感觉特别 ...

  • 陈海燕唱的怀旧红歌《微山湖》,铁道游击队插曲,回忆烽火岁月

    陈海燕唱的怀旧红歌《微山湖》,铁道游击队插曲,回忆烽火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