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陆地诗词》(62):咏桂林

咏桂林

陆地

秦皇平越桂成林,

春满两江化玉奔。

独秀七星龙脊上,

伏波迭彩竖笛音。

Ode to Guilin

By Lu Di

Tr. Zhao Yanchun

Emperor First made it a cassia wood;

Filled with spring, two emerald rivers flow.

On Dragon Back seven stars shine, so hued.

Upon the waves there lingers a flute blow.

注解

秦皇平越桂成林——

世人皆知“桂林山水甲天下”,却鲜有人知道“桂林”的起源。作者不以桂林的山水开篇,而以历史起源起笔,更加为桂林美景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底色。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置桂林郡、象郡、南海郡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而在桂平市西南的布山。而之所以得名“桂林”,确实与其境内桂树成林也有关。

春满两江化玉奔——

碧波荡漾的桂林水,凝聚着大自然的恩赐与钟爱。漓江和西江两大江河流淌出的不仅是自然美,更孕育出一方山水中的质朴人性。如诗如画的漓江发源于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继续南流至梧州汇入西江。整个江流盘绕在万千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景色十分秀美。在桂林的江水之上游览,最绝妙之处,就是不用考虑天气的影响,因为不同天气漓江景色有不同特点。春暖花开的季节,江水清澈如玉带般奔涌,使人心旷神怡。

独秀七星龙脊上——

        七星岩以雄伟、宽广、曲折、深邃著称,早在五六世纪就有了文字记载,古时候曾叫栖霞洞、仙李洞、碧虚岩,是一座石灰岩发育较完全,景物较丰富,保护较完好的地下宫殿。洞内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变幻莫测,玄妙无穷,组成一幅幅绚丽的图景。宫殿内引进了激光、光导、多媒体等多项高新技术,虚实相间、动静结合地为人们展现一幅全新的洞内奇观,原本就以“栖霞真境”之称名列桂林古八景的七星岩,更加瑰丽、迷人。

龙脊梯田开垦于元代到清初,整整650年。梯田处处有,可像龙脊梯田这样大规模的集中实属罕见。凡有泥土的地方,都开辟了梯田。梯田如链似带,把一座座山峰环绕成一只只巨大的螺蛳,袅袅地萦绕在它上空的龙脊壮族山歌,缥缈成一缕缕轻烟,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像天与地自然绘就的一幅幅巨大抽象画。

伏波迭彩竖笛音——

        此句一语双关,既巧妙地点出了桂林的迭彩山、伏波山和芦笛岩等风景名胜,又极富诗情画意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神姿仙态。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桃花江畔,洞口原来长有一种芦荻草,传说可以做笛子,吹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芦笛岩因此得名。当地下水从岩石缝隙流到洞中时,二氧化碳溢出,钙离子就沉淀结晶,经过长年积累就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人们称赞芦笛岩是一座大自然的艺术之宫。远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人来芦笛岩游览,芦笛岩石壁上留下了不少古人的墨迹

环绕桂林的山,平地拔起,神姿迥异,大小约四十余座,人们多以该山形所似之物为之命名。如漓江沿岸的迭彩、伏波、象鼻、斗鸡等。迭彩山因形同彩绸皱褶而得名。伏波山位于广西桂林漓江之滨,是一座依水傍水的孤峰,汉代时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曾经过此地,故得名。伏波山又因孤峰雄峙,半枕陆地,半插江潭,遏阻洄澜,有“伏波胜景”之美称。每年春夏,江水暴涨,山麓遏阻急浪狂澜,使江水倒转回旋,有降伏波涛之力。

(0)

相关推荐

  • 游桂林漓江

    漓江又名桂水,它的特点是概括为清.奇.巧.变四个字,景点概括为一江(漓江).两洞(芦笛岩.七星岩).三山(独秀峰.伏波山.叠彩山)是桂林山水精华之所在.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 ...

  • 桂林漓江守护神,伏波山

    桂林漓江守护神,伏波山

  • 偶遇(五十七)——壮美广西(一)

    我们的生命已经被时间磨损得残缺不全,所有的零部件有些已经不是原装,但我们仍需抓紧赶路.因为来日并不方长. 忘记年龄,放下忧愁,调好心态,用点时间,去寻找自己的偶遇,为我们日渐刻板疲惫的生活注入新鲜的活 ...

  • 王晓红 : 印象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对桂林山水赞誉的经典之句.桂林这个人间仙境曾引起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豪情激荡,文思泉涌,美文不绝.我曾多次萌生去桂林的念头都因种种原因而错过.这 ...

  • 《陆地诗词》咏白露

    咏白露 陆地 菊成畦垄雁成行, 叶自飘零水自凉. 何惜北山无翠色, 喜听秋雨细敲窗.  延伸阅读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到达黄经一百六十五度时为白露节气.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 ...

  • 双语《陆地诗词》(29):咏安徽(配乐诵)

    咏安徽 陆  地 黄霍双峰望楚楼, 江淮两水卷吴钩. 文房四宝闻天下, 管仲老庄梦徽州. Ode to Anhui  By Lu Di(Good Earth) Tr. Zhao Yanchun Her ...

  • 双语《陆地诗词》(30):咏北京

    Ode to Beijing By Lu Di (Good Earth) Tr. Zhao Yanchun The capital looks south with pride, Han and Hu ...

  • 双语《陆地诗词》(30):咏北京(配乐诵)

    咏 北 京 陆 地 坐北朝南德不孤, 千年胡汉帝王都. 龙衔幽燕亲渤海, 紫气东来胜屠苏. Ode to Beijing By Lu Di (Good Earth) Tr. Zhao Yanchun ...

  • 双语《陆地诗词》(31):咏故宫(配乐诵)

    咏故宫 陆  地 几度辉煌几度倾, 龙朝华厦万邦惊. 玉阶金瓦映三殿, 翠柏苍松藏六宫. 走兽飞禽檐脊上, 勾心斗角昏晨中. 成王败寇今何在? 紫禁城边听晚蛩. Ode to the Imperial ...

  • 双语《陆地诗词》(32):咏长城

    咏长城 陆  地 意气风发扫六合, 四夷难破一墙隔. 块石寸土民工骨, 前代后朝天子瘥. 头枕东洋迎日月, 尾划西漠溅羊驼. 长城万里不难倒, 民意如金谁可夺? Ode to the Great Wa ...

  • 双语《陆地诗词》(33):咏香山(配乐诵)

    咏香山 陆  地 香山十月下丹砂, 只染青枫不染葭. 千峰有意石羞涩, 万壑无情云眦睚. 风霜难褪英雄色, 雷电奈何重九花. 春去江南蝶迹少, 秋来燕下人满崖. Ode to Mount Balm B ...

  • 双语《陆地诗词》(34):咏红螺寺

    咏红螺寺 陆  地 慈航普渡法螺中, 藤醉松荫雨打笙. 风撵雁栖花影碎, 夜空不似我心空. Ode to Red Conk Temple By Lu Di (Good Earth) Tr. Zhao ...

  • 双语《陆地诗词》:咏重庆

    咏重庆 陆  地 巴山蜀水喜相连, 石刻三峡动世颜. 国危从来多义士, 中流砥柱大西南. Ode to Chongqing By Lu Di (Good Earth) Tr. Zhao Yanch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