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全球第一,学生用眼问题是导致近视的关键
青少年的近视问题,一直是家长十分担心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TO)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而青少年近视率竟然高居世界第一。
不少家长一看到这项数据,便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变成近视眼,索性直接禁止孩子使用所有的电子设备,不允许孩子过多接触电子屏幕。
这种禁止行为,从初心上讲,是好的,但也要看到的是,电子产品并不是孩子近视的主要原因。
首先,近视有可能是遗传问题。小编之前去眼镜店等眼镜的时候,就有一位老奶奶带着小孩去查近视。小孩5、6岁的样子,一查,好家伙,有200多度,老奶奶立刻拍了一下小孩的头,责备他一直玩手机,弄成这样。
但不知那眼镜店的员工是出于好心,还是出于营销,他免费给老奶奶检测了一下眼睛。不查不要紧,一查,老奶奶居然有800多度的近视。一问才知道,老奶奶早就已经习惯这种情况,方才一直不觉得自己有近视,又因为怕多花钱,所以只给小孩配了眼镜,自己并没有配眼镜。

所以,家长们不该把近视问题统统归咎于电子产品,因为确实存在遗传情况,家长也最好去检测一下,看看自己是否也有近视。不要因为自己早已习惯近视的感觉,就认为自己没有近视,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其次,当前青少年用眼时间超长的问题,才是青少年近视的关键。虽然说当前学生有一定程度上的减负,但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落后,纷纷在课后报补习班。有些课外补习班的放学时间,甚至已经到了晚上10点,就这种高强度的用眼,即使学生没有接触过电子产品,又怎么可能不近视呢?

孩子一直在室内活动,从早到晚在户外的机会很少,在阳光下活动甚至已经成了一直奢谈。很多学生都知道,体育老师是最“体弱多病”的,竟然被数学或英语老师代课,体育课反倒成了可遇不可求的“美课”(没课)。
我们都知道,学习是要一直看着课本的,但课本上的字很小,不可能将书本放得很远,只能在近处观看。但近视,很多时候就是因为长时间且连续性地观看近处才导致的,可以说,连续观看的时间越长,观看的距离越近,越容易导致近视。
再次,曾经作为学生的我们都知道,有时候为了提高分数,在学校关灯就寝后,有部分学生把自己蒙在被子里,打开小手电看书。手电筒的光线不是太亮,就是太暗,太亮容易刺激到自己的眼睛,还有可能影响他人的休息,所以很多学生实际上是把手电筒的光线调得很暗。但在光线不充足的环境下阅读,对眼睛的伤害是巨大的,近视可以说是必然的事。

最后,好多家长一开始对于孩子的近视问题讳莫如深,一直不愿意多谈,也不愿意去配眼镜,美名其曰“戴眼镜只会加深近视,孩子近视可以自己调整过来的。”
不佩戴眼镜,孩子的近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这是必然的。又要孩子学习,又不想让孩子戴眼镜,那孩子只会越来越近地看书,近视程度也会越来越高。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青少年近视问题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家长和老师为了学生的成绩,不仅牺牲了学生的体育课,还牺牲了孩子的课外活动,让孩子只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但是,这一切真的好吗?学生要有的,不单单是高超的成绩,还有身体的素质健康。让孩子回归课外活动,最起码把每周的体育课还给孩子,让孩子能有在阳光下开展体育活动的机会。希望我们的孩子的近视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也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