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缁衣》: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
相关推荐
-
《论语》求知|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原文] 2·3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注释] (1)道:杨柏峻先生认为,"道&quo ...
-
论语:道之以政(2—3)
孔子反复强调政德,认为政令.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而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高明,既能使人守规矩,又能令人知羞耻.孔子列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理念,其目的就是为了强调德治的重要性. ...
-
咬文嚼字:《论语》的“格”是啥意思?
(2021-01-15 11:28:29) <论语>的"格" 石毓智 按:此文刊于<咬文嚼字>2021年1期. "格"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 ...
-
素说《论语》:泰伯篇(九)
素说《论语》:泰伯篇(九)
-
礼记·缁衣
子言之曰:"为上易事也,为下易知也,则刑不烦矣."子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渎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大雅曰:'仪刑文王,万 ...
-
《礼记》德者,性之端也全文,翻译赏析
德者,性之端也(1) --不可尽信"乐为心声" [原文] 德者,性之端也(2):乐者,德之华也(3):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 ...
-
《缁衣》中儒家礼学的“德”概念
郭静云 来源:<齐鲁学刊>2021年第1期 摘要: 在出土版本<缁衣>第廿章孔子语录中,孔子所提的"德",乃是礼制国家长久运行的基础.统治者"公赐 ...
-
《礼记》:政之不行也,教之不成也,爵禄不足劝也,刑罚不足耻也。
<礼记●缁衣>中有:子曰:"政之不行也,教之不成也,爵禄不足劝也,刑罚不足耻也.故上不可以亵刑而轻爵.<康诰>曰:'敬明乃罚.'<甫刑>曰:'播刑之不迪. ...
-
什么是德?(三)《礼记●中庸》:所谓的德,就是严格要求自己,低调做人。
<礼记●中庸>:所谓的德,就是严格要求自己,低调做人. <礼记●中庸>:<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诗经 ...
-
《礼记》·缁衣
子言之曰:「为上易事也,为下易知也,则刑不烦矣.」子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渎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大雅曰:『仪刑文王,万国作孚.』」子曰:「夫民,教之 ...
-
古典音乐新手村 | 德奥歌剧第一位代言人——莫扎特
提到歌剧,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意大利,音调丰富的语言,人们热情浪漫的性格,迷人的自然与人文风格,这些都与歌剧的发展紧密相关.但在意大利以外,歌剧艺术在德奥地区.法国也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今天我们就来 ...
-
孔子研究第一书《孔子家语》全集原文注释译文 卷五·五帝德篇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 ...
-
一德:水地比上六爻辞详解——比之无首,凶。
编辑 上六:比之无首,凶. [译文]亲比没有首领,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译文]亲比没有首领,无地可去,到了完结的时候. [辨证] <易>例: 上为首,初为尾.为足: 上为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