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400法——不寐七法

(0)

相关推荐

  • 【《赵绍琴临证400法》湿热病·中焦湿热证治·湿重于热 (八法)】55

    湿热病  中焦湿热证治 湿重于热 (八法) (一)香以开郁,苦燥其湿,少佐消导,疏调气机 湿邪夹食滞郁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脘腹胀满,纳呆呕恶,大便溏滞不爽,舌苔白腻,脉象濡滑.必当香开郁,苦燥湿,展 ...

  • 【姚寓晨:妇科方】

    姚寓晨,男,汉族,生于1920年,江苏南通市人.1942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 院,后又师从内科.妇科名家方公溥,专事中医妇科.1956年起进入南通市中医 院工作,从事中医内科.妇科临床40余年.为全国 ...

  • 临证400法——消渴七法

    消渴七法 消渴病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要症状,根据其三多的偏重,而分为三消.<素问·通评虚实论>说:"凡治消瘅--甘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素问·奇病论> ...

  • 临证400法——黄疸七法

    黄疸七法 黄疸以一身面目皆黄.溺黄为主症.<金匮要略>里对本病叙述颇详.明代张景岳总结了古代的经验,提出治疗黄疸不出阴.阳两大证,阳证多实,阴证多虚.所以在临证时我们就分阴黄与阳黄即可.尤 ...

  • 【《赵绍琴临证400法》湿热病·上焦湿热证治(七法)】54

    湿热病 上焦湿热证治(七法) (一)辛宣芳化以疏表邪,苦温淡渗兼畅中下 湿邪困表,发热恶寒,头重昏蒙,其势如裹,身重疼痛,口淡不渴,胸脘痞闷,或呕恶纳呆,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象濡滑.当用辛温芳香以疏 ...

  • 临证400法(三)哮喘(七法)

    三.哮喘(七法) 呼吸急促,张口抬肩谓之喘,喉间有声,阵发性呼吸困难,反复发作,谓之哮.哮证多兼喘,而喘证不一定全兼哮.一般地说,哮分冷热,喘分虚实.冷哮多属肺中有寒,热哮多为膈上有热.实喘者邪气盛: ...

  • 【《赵绍琴临证400法》赵友琴先生治疗温热病八法】59

    附一:清末太医院院使.先父赵友琴先生治疗温热病八法 (一)辛凉清宣,苦甘泄热 风温邪袭肺卫,卫外失常,发热汗出,微恶风寒:肺失宣降,上逆作咳:风热上攻,则咽痛头疼,邪热伤津而口微渴,舌尖红,脉浮数.治 ...

  • 【《赵绍琴临证400法》湿热病·下焦湿热证治(五法)】58

    下焦湿热证治(五法) 一.湿重于热(二法) (一)芳香化湿以开其窍,淡渗分消畅利三焦 湿重于热,阻滞膀胱,水道不通,气化不行,湿热上蒸,头胀不清,甚则如裹,神识昏蒙,时昏时醒,如呆如痴,口干呕恶,舌苔 ...

  • 临证400法——癃闭四法

    癃闭四法 小便点滴而下为癃:小便涓滴皆无为闭:小便淋沥涩痛为淋.三者表现不同,应当鉴别清楚.癃与闭,只是程度轻重的不同,其致病原因很多,但究其病机应当考虑三焦气化不利.<内经>指出:&qu ...

  • 临证400法(十三)呕吐九法

    呕吐九法 有声有物为呕,无声有物为吐,有声无物为干呕,皆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常因外邪时气.饮食不节.气机不调,或胃虚.胃寒等原因而发病. (一)芳香疏解,平胃定呕 外感暑湿之后,表气闭塞,胃 ...

  • 临证400法——便血三法

    便血三法 便血是指大便下血而言.张仲景<金匮要略>里有"远血"."近血"之分,后世又分"肠风"与"脏毒".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