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400法——消渴七法
相关推荐
-
李氏砭法|漫漫求医路偶遇虎符铜砭刮痧(砭治糖尿病)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19年中国糖尿病患者约为1.164亿人,占比全球的25%,每 9个成人中就有1个患有糖尿病,成为全球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中医称本病为"消渴" ...
-
消渴分为三型:: 上消、中消、下消|肝消、脾消、肾消|肺消、胃消、肝消|脾消、胃消、肾消
容是的学习内绘画和书基本法,消渴下消的教学方式是师徒式的主要. 拔插设备X时基站,分为肺消先(应首. 型上消肾消肾消相当于(.女性,哮鸣两肺音伴延长呼气,岁,然出困难现呼时突游园呼吸气性,生了该患者发 ...
-
临证400法——不寐七法
不寐七法 不寐即"失眠症".其表现不一,有彻夜不能入眠者:有半夜易醒者:有睡不安静者.其病因有从内伤不足而引起的,亦有因外感六淫而成的. (一)养血益气,补益心脾 思虑过度,劳伤心 ...
-
临证400法——黄疸七法
黄疸七法 黄疸以一身面目皆黄.溺黄为主症.<金匮要略>里对本病叙述颇详.明代张景岳总结了古代的经验,提出治疗黄疸不出阴.阳两大证,阳证多实,阴证多虚.所以在临证时我们就分阴黄与阳黄即可.尤 ...
-
【《赵绍琴临证400法》湿热病·上焦湿热证治(七法)】54
湿热病 上焦湿热证治(七法) (一)辛宣芳化以疏表邪,苦温淡渗兼畅中下 湿邪困表,发热恶寒,头重昏蒙,其势如裹,身重疼痛,口淡不渴,胸脘痞闷,或呕恶纳呆,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象濡滑.当用辛温芳香以疏 ...
-
临证400法(三)哮喘(七法)
三.哮喘(七法) 呼吸急促,张口抬肩谓之喘,喉间有声,阵发性呼吸困难,反复发作,谓之哮.哮证多兼喘,而喘证不一定全兼哮.一般地说,哮分冷热,喘分虚实.冷哮多属肺中有寒,热哮多为膈上有热.实喘者邪气盛: ...
-
【《赵绍琴临证400法》赵友琴先生治疗温热病八法】59
附一:清末太医院院使.先父赵友琴先生治疗温热病八法 (一)辛凉清宣,苦甘泄热 风温邪袭肺卫,卫外失常,发热汗出,微恶风寒:肺失宣降,上逆作咳:风热上攻,则咽痛头疼,邪热伤津而口微渴,舌尖红,脉浮数.治 ...
-
【《赵绍琴临证400法》湿热病·下焦湿热证治(五法)】58
下焦湿热证治(五法) 一.湿重于热(二法) (一)芳香化湿以开其窍,淡渗分消畅利三焦 湿重于热,阻滞膀胱,水道不通,气化不行,湿热上蒸,头胀不清,甚则如裹,神识昏蒙,时昏时醒,如呆如痴,口干呕恶,舌苔 ...
-
临证400法——癃闭四法
癃闭四法 小便点滴而下为癃:小便涓滴皆无为闭:小便淋沥涩痛为淋.三者表现不同,应当鉴别清楚.癃与闭,只是程度轻重的不同,其致病原因很多,但究其病机应当考虑三焦气化不利.<内经>指出:&qu ...
-
临证400法(十三)呕吐九法
呕吐九法 有声有物为呕,无声有物为吐,有声无物为干呕,皆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常因外邪时气.饮食不节.气机不调,或胃虚.胃寒等原因而发病. (一)芳香疏解,平胃定呕 外感暑湿之后,表气闭塞,胃 ...
-
临证400法——便血三法
便血三法 便血是指大便下血而言.张仲景<金匮要略>里有"远血"."近血"之分,后世又分"肠风"与"脏毒".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