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古人“画中三味”的成忠臣花鸟画

得古人“画中三味”的成忠臣花鸟画

原创作品会说话2021-03-22 08:38:46

作品会说话

中国绘画是人类美术大花园中的一株极具特色的奇葩,而中国花鸟画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身独特的美学艺术魅力,吸引着古今中外难以计数的观赏者,显示出中华民族的睿智与无尽的创造力。它是历代花鸟画家的开创精神与艰苦探索的结晶,其功绩归功于那些曾经给中国花鸟画艺术注入新的养料,促使其茁壮成长的画家们。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早期的花鸟虫鱼纹样往往出现在古代陶瓷染织,镜鉴一类的工艺美术品上。唐代出现了一些专擅花鸟画的画家。花鸟鱼虫已成为画家们常画的绘画题材,花鸟画摆脱人物画附属地位而独立成科。五代时期出现了两位花鸟画大画家——西蜀的黄筌江南的徐熙,他们如竹、兰、秋、菊各有特色。画史上号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从中可以看出,徐黄之笔皆造型趣妙,形神兼备。不同的是,黄筌以富丽著称,徐熙以野逸取胜。从黄徐那时起,花鸟画已逐步走向成熟阶段。两宋时期以宋徽宗为代表的皇家统治者爱好花鸟画并加以提倡,这时期的花鸟画进入历史上的鼎盛时期。随着文人画兴起,元明时期的花鸟画出现了避繁就简的写意画风。画家们常常以此寄托花卉中的梅兰竹菊等作为象征人品,节操、襟怀的表露,不重于描绘自然界存在的花鸟实体,更多的是借其形态来表现人生哲学的意蕴。明代的林良、吕纪、陈淳、徐渭,清代的“扬州八怪”、八大、任伯年、虚谷、吴昌硕等著名画家把写意花鸟画推向高峰。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中国写意花鸟画借托着中国文化的深厚背景,有着中国绘画艺术自身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写意花鸟画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的个性解放在艺术上的反映,它的出现是人类视觉艺术史的重大发展。所以近千年来写意花鸟画能承上启下,名家辈出,在历史的巨流中向前发展。成忠臣先生就是一位专心致志,自甘寂寞,在花鸟画领域取得较高成就的画家。他少年时即随叶浅予先生习画,打下扎实的基础,他倾心徐渭、八大、任伯年、虚谷、吴昌硕豪放浑厚的写意画风的熏染和影响。人们从他画中那铁铸般的线条,强烈苍浑的色墨中感受到引力的美感,这是他几十年艰辛苦练的独特美学追求凝成的结晶,在这高简精练的笔墨里,蕴含着他多少血汗和辛苦。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中国写意花鸟画最显著特征是“写”,是指画家运用线条为主的墨法来造型,并运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迁想妙得”“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理论法,造型观表现大千世界。以重视书法用笔的变化来表达自己艺术追求的抒发内心情感的作用。也就是说,要善于运用中国书法独特书写用笔规律,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枯湿交错,浓淡相生,富有力量美和生命暗示的“有意味”线条呈露作者的情绪节奏与意兴趣味。这物化的痕迹成为一种神奇的感情密码和运笔者情绪化的心电图。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作为有大成就的画家,成忠臣认为,在花鸟画上,书画同源尤为重要。只要书法练好了,花鸟画才有神韵,才能得“画中三味”。写意花鸟画,只有通书者即会变通,皆应以“有法”进入“无法”的境界,从书法艺术传统里取精用宏,逐步演化出自家面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