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熙亭文存之八十篇:苏轼传之征帆挂西风
相关推荐
-
东坡故事42:远离是非窝,一叶扁舟满载北宋风流
七月流火,正是中原最热的时节.接连几日艳阳高照,即使坐在家里一动不动也会冒汗,何况是站在野外的码头上? 苏辙擦了擦额上的汗珠,对身旁的老者说:"也不知家兄几时能到,张公热坏了吧." ...
-
飞花令:颜色 植物
飞花令:颜色 植物
-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九篇:苏轼传之乌台诗案 李定发难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九篇: 苏轼传 第六章 乌台诗案 二 李定发难 苏轼<湖州谢上表>呈至中书,丞相王珪看了如芒刺背.转付蔡确道: "绝妙好词,奇文共赏".蔡确 ...
-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八篇:苏轼传 乌台诗案之元丰之政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八篇: 苏轼传 第六章 乌台诗案 一 元丰之政 "乌台诗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桩典型文字狱.在此以前,文明在中国虽然多灾难,但纯以文字罪人的事还没有发 ...
-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五篇:苏轼传之洪水孤城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五篇: 苏轼传 第 五章 明月黄楼 二 洪水孤城 熙宁九年(1076)岁尾,苏轼离密州任.他想赶到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与子由一家团圆度岁,然后再经由汴京赴任河中府(今山西省蒲 ...
-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六篇:苏轼传之道可致而不可求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六篇: 苏轼传 第 五章 明月黄楼 三 道可致而不可求 元丰元年(1078)水未落而旱已成,冬无雪而春不雨,烟尘蓬勃,草木焦枯.麦已过期,获不偿种,禾未入土,忧及明年,苏轼极 ...
-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四篇:苏轼传之薄薄酒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四篇: 苏轼传 第 五章 明月黄楼 一 薄薄酒 熙宁七年(1074)十月,苏轼离杭北上赴密州(今山东诸城市)任.名人出行,先声夺人.船至宜兴,被同年单锡迎住,盘桓一日,单为德兴俞 ...
-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二篇:苏轼传之知音难逢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二篇: 苏轼传 第四章 诗神东游 三 知音难逢 苏轼初游径山,独自一人,毫无趣味,"但恨无友生,诗病莫诃诘", 道出诗人之间,必要互相赠答唱和,切磋启发.不然 ...
-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七篇:苏轼传之不思之乐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七篇: 苏轼传 第 五章 明月黄楼 四 不思之乐 三年一瞬,苏轼徐州之任将满,何去何从,原来行藏全不在"我".正忐忑间,忽闻表兄文与可差遣期州,不由得心下 ...
-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一篇:苏轼传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一篇: 苏轼传 第四章 诗神东游 二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杭州,历代名城.秦置钱唐县,后人筑塘防海,亦称钱塘.隋置杭州, 唐修湖凿井,五代吴越王钱 ...
-
郑熙亭文存之七十篇: 苏轼传 第一章 之“伯乐”欧阳修
郑熙亭文存之七十篇: 苏轼传 郑熙亭 第一章 读书做官 二 "伯乐"欧阳修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三月,苏洵.苏轼.苏辙进京应试.程氏夫人强打着精神,送他父子三人上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