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微塾】诗词转句技法

(0)

相关推荐

  • 唐 司空曙《江村即事》今韵

    唐 司空曙<江村即事>今韵 一君木子 江村即事 唐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评析 这是小学生必背的一首古诗. <江村即事>是 ...

  • 中华好诗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远山云雾缭绕,近处瓜藤菜架,炊烟袅袅, 蝉鸣鸟叫,诗情画意尽在世外田园中.这里,或许有人们所期盼的"诗和远方"的生活.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 ...

  • 【诗词微塾】叙事句的特点

    诗词微塾 叙事句的特点 叙事性的句子,要能在简洁精当的叙事或描写中,准确把握事物的特征,是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如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一: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

  • 【诗词微塾】炼句的方向

    学炼句有两个方向,一是向江西派那样,向书本学习,想古人学习,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另一个方向是向民间学习,从民众学炼句.民间语汇看似普通,实则穷形尽相.准确生动,清人黄子云对此就有深刻的体会,他认为诗人 ...

  • 【诗词微塾】“拗句”与“拗救”

    " 我们学习了五言律绝,七言律绝的各种体式,知道了律句中每隔两个字转换一次平仄的规律,但是看前人名句,有很多不符合这样标准平仄规范的句子,除了一三五不论外,还有在二四六位置不合标准平仄规律的 ...

  • 【诗词微塾】绝句结尾技法(上)

    [一]以景结情,浑含不尽 诗的灵魂,一在情一在景.情由景生,景与情合,情景交汇,景情相融,诗意方生.所以古人说"诗咏情性"."诗惟情景".清人袁枚<随园诗 ...

  • 【诗词微塾】绝句结尾技法(中)

    [六]节外生枝,另造类比 有时,诗人正在描写的景物或叙述的本事一时难以找到一个能让自已满意的结尾,此时若草卒了事平铺直叙信手收结,则可能前面的苦心经营立马泡汤,坏了一腔诗思.有写作经验的诗人,此时会绕 ...

  • 【诗词微塾】绝句结尾技法(下)

    诗词微塾 绝句结尾技法(下) [十一]平淡收结,内含深情 诗评家常说,一篇之妙在于结尾,结尾之妙在于有情,有情之妙在于含蓄,含蓄之妙在于平淡.能以平淡语收结,看似漫不经心,有时诗人只是站在远处旁观,冷 ...

  • 【诗词微塾】绝句布局技法(下)

    诗词微塾 绝句布局技法(下) 什么叫绝句? 绝句起源于汉魏时期的联句,文人一起联咏时,往往由某人先以四句起讫.如果没有人续作,则就成了"绝句".这只是绝句的起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绝 ...

  • 【诗词微塾】绝句布局技法(上)

    什么叫绝句? 绝句起源于汉魏时期的联句,文人一起联咏时,往往由某人先以四句起讫.如果没有人续作,则就成了"绝句".这只是绝句的起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绝句,所以一般称为古绝.而我们现 ...

  • 【诗词微塾】对仗句的运用

    在律诗中,对偶句的位置大多在颔联.颈联,首联和尾联可用可不用.它是律诗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不仅能使律诗显得凝练.整齐.匀称.典雅,而且也是律诗中最精彩的部分,更能展示一个人的学识.修养.胸襟.气度,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