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过中西这条河3

3

对患者的采访是暂时的,而对医生的观察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毕竟,做医院宣传更多的是宣传医生,宣传中医。为此,有两年时间,每次上班,我都会沉到医生办公室,从他们的一言一行来了解每一位医生,了解中医。然而,这一过程并不顺利,究其原因还是一个中西医思维问题。

比如在医务人员和患者交流的语言上,我所期待的是医生要在理论上给患者说通说透,而实际情况是,每每与患者交流,无论是黄院长还是其他医生,先入为主地是讲个案,讲某某患的什么病,西医如何放弃治疗,又如何求助于中医,现在的身体怎么样好。如果患者需要,医生甚至可以提供这个患者的电话。

这样的沟通方式在我看来极不科学,更像是市场上的语言,所讲个案的患者又像是“托”。而患者则不这么想,他们往往更喜欢医生这么讲,几分钟后,好多患者表情上都发生了变化,从一副绝望变得自信满满。后来,我从黄院长口中得知“话疗”一词,他说西医治癌用化疗,中医治癌先“话疗”,就是先要建立起患者康复的信心,再加以施药治疗。为了证实医生与患者所讲成功案例确有其人其事,我对医生与患者在沟通过程中所讲到的每一位成功案例都调阅过病案,病案中不但有患者的详细地址、联系方式、治疗过程,甚至还有患者的照片。

曾有一位北京的患者家属,先后来延强医院多次,一直没有带患者来,每次来不是拍照,就是拿着个小本作记录,就连医院里的角角落落都不放过。看来这是一位非常理性的患者家属,或者是以前被江湖医生“坑”过。后来,我试着与她交流,我的猜想得到证实。我试着让也说说对这里的印象,她似乎也有我当初的疑虑。后来,我把这一情况反映给了黄院长。黄院长极为镇定,他说这种情况他见的很多,如果患者或患者家属与医生之间没有一定的信任,医生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难以治疗这样的患者。医患之间是一种缘分,缘分到了,医患互相信任,治疗效果药半功倍,而如果医患之间没有基本的信任,即使用药再好,治疗效果也不会理想。

当时,我对黄院长的解释并不以为然,总感觉缘分一说有很大的唯心成份。然而,长期在医院工作的经历又不能不让我承认这一现实。

趟过中西这条河1

趟过中西这条河2

(0)

相关推荐

  • 去不去医院,流感都能好

    一场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的流感潮汹涌而来,我不幸也成了弄潮儿,高烧不止在家昏睡了好几天. 烧到三十八.九度的时候,有时候脑子反而清楚,正犹豫要不要去医院打个吊针, 看了万维钢老师讲的<现代医疗仍然是 ...

  • 中医治疗病人之五误

    中医治疗病人之五误 病人之误之怕熬中药 辨证论治的临床模式,是医患互动的,病人要参与其中,如忌口.熬中药.调节劳逸.修养身心等等.清代医家吴亦鼎在<神灸经论·卷四·医愿>中,论述了无法治疗 ...

  • 趟过中西这条河1

    趟过中西这条河1

  • 趟过中西这条河2

    2 之所以说要跟着黄院长干干试试,是因为我以前接触的都是西医,而淄博延强医院是一所纯正的中医医院.虽然我以前吃过西医的亏,但也没有受过中医的益.在我看来,西医和中医之间,就像横亘着一条很宽的大河,难以 ...

  • 趟过中西这条河4

    4 2013年3月份的一天,一位眼神呆滞.坐着轮椅,看上去有60多岁的女士在家人的簇拥下来到延强医院. 她叫孙素青,是山东省淄博市黄家镇人,那年才有49岁.因患"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quo ...

  • 趟过中西这条河5

    5 孙素青这一案例让我第一次见识了中医的厉害.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我感觉自己第一次接近中医之岸. 对于白血病和恶性肿瘤的治疗,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康复的标准只有一个,患者安全度过五年期.如果按这样的标准 ...

  • 趟过中西这条河6

    6 淄博延强医院除了有很多特色的院内制剂,还有很多本院人员的正式出版专著,尤以黄院长执笔的专著最多,这让我大大见识了这个医院非凡的学术气氛.这其中虽然有市场经济给自主出书带来的便利,但也足以洞见该院学 ...

  • 趟过中西这条河7

    7 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划痕症"查血发现嗜酸细胞高,后被医生诊断为嗜酸细胞肉芽肿.虽然只是偶见个别淋巴节肿大,却也没有其它症状出现.给我看病的医生也算得上是位名医了,但在治疗时用 ...

  • 趟过中西这条河8

    8 记得还没有入职延强医院之前,一位朋友年逾古稀的老母亲查出了肺癌.在医生让其做某项检查的时候,朋友和我说起这件事,并问我他该怎么办.当时我对他说:"查,不如不查."我给出的理由是 ...

  • 趟过中西这条河9

    9 "外行人看中医"很快就被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了,只不过书名去掉了一个字,叫<外行看中医>.这次的写作经历让我向着中医彼岸更进了一步.为了报答黄院长的知遇之恩,也是因为 ...

  • 趟过中西这条河10

    10 黄院长有一句著名的话:"中药加气功,疗效能倍增".一开始,我对这句话并不理解,更对他在门诊中向患者积极推荐气功学习不理解.因此,在没有理解气功之前,我在文章中从来没有涉及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