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过中西这条河7

7

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划痕症”查血发现嗜酸细胞高,后被医生诊断为嗜酸细胞肉芽肿。虽然只是偶见个别淋巴节肿大,却也没有其它症状出现。给我看病的医生也算得上是位名医了,但在治疗时用了大量激素,嗜酸细胞当时下来了,体重却因此上去了。当嗜酸细胞再次上来时,就要根据体重继续加大激素的用量。后来才得知,这一疾病是一种自律性的病,不治即可自愈。一位同事后来也得了这样的病,当医生建议她住院治疗时,断然拒绝,后来自己就没事了。而我,却因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几年之后,我已经从部队调到这所医院,从事机关工作。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却发现自己得了激素后遗症之一的股骨头无菌性缺血坏死。更为遗憾的是,这是一种疑难病,医院里的医生本身就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做自体血管植入及滑膜切除手术,一派认为那是临时措施,只能暂缓疼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如先找中医保守治疗,发展到后期直接做人工关节植换。

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有病乱求医,每天在报纸上搜索各种广告,什么办法总想试一试。依靠自己的人脉,还做过介入治疗、中医治疗甚至放疗。然而,最终也没能逃脱人工关节植换的噩运,并提前从部队退休。

作为一名部队医院工作人员,我开始对医疗、医生、医术、医德等诸方面进行思考,对越来越唯利是图的西医、个别依靠神秘来维系生存的中医进行思考。然而,病人还是病人,医生还是医生。我没能摆脱做病人的命运,也没能挣脱半个医生的命运。

服务于延强医院后,我发现,这是一片医疗行业里的新大陆。尤其是对民营、民间中医的了解,使我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对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越来越迷恋,对传统中医的传承、传播,以及对真正的中医师的人格魅力有了深入了解。

此时此刻,我还没有完全趟过中西医这条难以融合的河流,而是行走在中西医之间,也行走在了人生的边缘。我突然发现,过去自己一直持不认可态度的中医已经给我敞开了一扇大门,吸引着我去重新认识、重新发现。

趟过中西这条河1

趟过中西这条河2

趟过中西这条河3

趟过中西这条河4

趟过中西这条河5

趟过中西这条河6

(0)

相关推荐

  • 中医治疗病人之五误

    中医治疗病人之五误 病人之误之怕熬中药 辨证论治的临床模式,是医患互动的,病人要参与其中,如忌口.熬中药.调节劳逸.修养身心等等.清代医家吴亦鼎在<神灸经论·卷四·医愿>中,论述了无法治疗 ...

  • 你需要花钱修复你对中医的认知

    大数据样本的研究造就西医是一个非常精准化的医疗方式,这将会是西医精准医疗发展的未来方向.目前各类疾病的指南和临床路径已经成了医生必须在临床中系统掌握的基本要求了,我在平时的门诊中也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给 ...

  • 亲人在离世前会有哪些征兆?4种情况出现时,多花点时间陪伴吧

    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可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如何面对最终的离别. 人生在世几十年,总有一天会送走身边最亲近的人,也常常错过最后一面. 后悔.心痛.无法忘怀,如果能提前回来亲口告别,那该有多好? 一.见了 ...

  • 谁说中医不能治脑梗?我用我行医30年经历...

    进入医生行业三十年有余,经常被人好奇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做医生? 有时我会戏谑的说:我觉得我有病,我想给自己治治病,治着治着却发现病这个东西挺有意思. 和病友们交流还挺高兴,有时我又觉得可能是我的性格 ...

  • 激素祸害人间

    有的人对不谦真人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其实这些人并不知道什么是实践,什么是真理,他们所谓的实践检验不了真理,所以有的医生即使一辈子在医院治病,只是一辈子在误病人而已. 还有的医生说,只要治病 ...

  • 中医的“方”,遣方用药犹如排兵布阵

    樊经洋 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 把"方"和"药"放在一起讲,更能够彰显它们各自的特色. 方 使药各全其性,各失其性 清代的医家徐灵胎写过一篇文章,叫<方药离 ...

  • 趟过中西这条河1

    趟过中西这条河1

  • 趟过中西这条河2

    2 之所以说要跟着黄院长干干试试,是因为我以前接触的都是西医,而淄博延强医院是一所纯正的中医医院.虽然我以前吃过西医的亏,但也没有受过中医的益.在我看来,西医和中医之间,就像横亘着一条很宽的大河,难以 ...

  • 趟过中西这条河3

    3 对患者的采访是暂时的,而对医生的观察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毕竟,做医院宣传更多的是宣传医生,宣传中医.为此,有两年时间,每次上班,我都会沉到医生办公室,从他们的一言一行来了解每一位医生,了解中医.然 ...

  • 趟过中西这条河4

    4 2013年3月份的一天,一位眼神呆滞.坐着轮椅,看上去有60多岁的女士在家人的簇拥下来到延强医院. 她叫孙素青,是山东省淄博市黄家镇人,那年才有49岁.因患"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quo ...

  • 趟过中西这条河5

    5 孙素青这一案例让我第一次见识了中医的厉害.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我感觉自己第一次接近中医之岸. 对于白血病和恶性肿瘤的治疗,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康复的标准只有一个,患者安全度过五年期.如果按这样的标准 ...

  • 趟过中西这条河6

    6 淄博延强医院除了有很多特色的院内制剂,还有很多本院人员的正式出版专著,尤以黄院长执笔的专著最多,这让我大大见识了这个医院非凡的学术气氛.这其中虽然有市场经济给自主出书带来的便利,但也足以洞见该院学 ...

  • 趟过中西这条河8

    8 记得还没有入职延强医院之前,一位朋友年逾古稀的老母亲查出了肺癌.在医生让其做某项检查的时候,朋友和我说起这件事,并问我他该怎么办.当时我对他说:"查,不如不查."我给出的理由是 ...

  • 趟过中西这条河9

    9 "外行人看中医"很快就被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了,只不过书名去掉了一个字,叫<外行看中医>.这次的写作经历让我向着中医彼岸更进了一步.为了报答黄院长的知遇之恩,也是因为 ...

  • 趟过中西这条河10

    10 黄院长有一句著名的话:"中药加气功,疗效能倍增".一开始,我对这句话并不理解,更对他在门诊中向患者积极推荐气功学习不理解.因此,在没有理解气功之前,我在文章中从来没有涉及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