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后世称颂的大唐王朝为何其开国皇帝的存在感会这么低?
相关推荐
-
冤不冤,看看大唐高祖就明白 | 循迹晓讲
今天是6月18日,618年的今天,李渊在长安大兴殿即皇帝位,随即更殿名为太极殿,并改元武德,国号唐.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 图片来自网络 李渊字叔德,七岁时其父李昞去世,于是他袭封为唐国公 ...
-
“阿婆”李渊真是捡了个皇位?晋阳起兵的细节,让你看清他的智慧
开国皇帝在后世人的眼中,都是神一样的存在,他们超强的个人能力,和伟大的人格魅力,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作为旧秩序的掘墓人,他们需要改变天下运行规则,重新划分上层利益,非"超人"难以承 ...
-
明明是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名声却不如儿子李世民?
他开创大唐帝国,这位皇帝之所以不够赫赫有名,不仅是他只在皇位上待了几年,便被儿子逼迫退位,还因为他夹在中国历史上两个最突出的人物的统治期的中间:他前面的统治者是家喻户晓的暴君隋炀帝,他后面的则是名扬西 ...
-
大唐人物志——高祖李渊
公元617年,隋末乱世,7月李渊在太原骑兵,次年5月受隋恭帝禅让,在长安即皇帝位,立国号为"唐",改元"武德",自此开启了大唐300年篇章.同样作为大一统王朝开 ...
-
泪痕春雨漫评系列 玄武门之变(二) 如果李渊有机会说话
如果李渊控制着局势,他的御用文人,会如何写唐初这段历史呢? 说到大唐帝国的建立,肯定会这样说,李渊是一个算无遗策.绝胜千里之外的旷世大英雄:在他的带领下,只用了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创建了大唐帝国:仅仅用 ...
-
大唐开国第一冤案,刘文静为何惨遭枉杀?李渊背信弃义却情有可原
公元918年五月,李渊在忸怩作态数次后,"勉为其难"地换上了龙袍,把小傀儡杨侑送进"待宰区". 大唐帝国建立了,按照惯例,李渊给从龙功臣们派发第一次" ...
-
唐中宗李显:半生壮志难酬,半生凄苦漂泊,大唐王朝的苦情帝王
(李显 画像) 李显虽然当了太子,但是他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原因是在这个时节当太子实在不是一件很吉利的事儿. 他的两位的哥哥李弘.李贤分别在太子的位置上来了一个一日游,然后李弘猝死,李贤被废. 所以在 ...
-
670年的大非川之战开始,论钦陵在三十年间,先后击败唐朝的薛仁贵、王孝杰、娄师德等名将,让强盛时期的大唐王朝畏惧三十年之久。此后武则天开始与吐蕃议和,双方关系趋于和平
唐朝前期,名将辈出,在对外战争中,多次取得重大胜利,可以说是威震天下.但是唐朝也由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一位少数民族将领,让唐朝畏惧三十年之久,连名将薛仁贵都是手下败将,10万唐军被全歼!这到底是怎么一 ...
-
皇帝人物志之唐宪宗李纯:来自大唐王朝最后的崛起
唐宪宗李纯(公元 778-820 年),大历十三年2 月生于长安东宫内,初名淳.为唐顺宗李诵的长子,母王氏.宦官俱文珍等于公元 805 年8月逼顺宗退位后,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元和',公元 80 ...
-
大唐王朝再掀厚葬高潮,竞相挥霍,唐玄宗是这种侈靡之风的倡导者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了强盛繁荣的唐王朝.之后,经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社会经济的繁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史载,开元末年,长安和东都洛阳大 ...
-
大唐王朝的建国之路(一):唐军攻占长安,李世民出关东征
导语: 公元618年四月十一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宫变,一代枭雄隋炀帝杨广就此走完了他起起落落的悲剧人生.在他身躯缓缓倒下的同时,风雨飘摇的大隋王朝也在转瞬间土崩瓦解.隋炀帝的死讯就如同一颗划破长空的信号 ...
-
大唐王朝的建国之路(二):唐军兵临洛阳,李世民身陷重围
导语: 公元620年七月二十九日,天微微亮,秦王李世民便亲率五万步骑兵向慈涧进发,与罗士信兵合一处,王世充见唐军来势汹汹,自觉不敌,只好从慈涧拔营而还,退守东都洛阳.慈涧一战,王世充不战而败,李世民打 ...
-
大唐王朝的建国之路(三):李世民死里逃生,王世充拼死一战
导语: 公元620年九月二十一日,北邙山上,王世充手下大将单雄信奉命突袭,擒杀唐军主帅李世民,眼看李世民就要死于自己槊下,没想到竟被唐将尉迟恭一槊搅了局.就在单雄信回救不及之际,瞬息万变的战场发生了逆 ...
-
大唐王朝的建国之路(四):李世民围困洛阳城,窦建德支援王世充
导语: 在火药尚未发明以前,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冷兵器时代,冷兵器时代的战场残酷无情,要以血肉之躯相互厮杀,武器的好与坏,往往决定了战场的胜与负.公元621年二月十三日,故马坊一战后,秦王李世民将王世充牢 ...
-
大唐王朝的建国之路(五):李世民迎战窦建德,唐、夏对峙虎牢关
导语: 公元621年三月二十四日,原本正准备向王世充再次发起总攻的秦王李世民,突然率领3500名玄甲精兵朝洛阳以东的虎牢关赶去,同时向虎牢关挺进的还有夏主窦建德的十万大军,而这十万大军正是为了前来援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