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一六)——大都穴与太白穴

大都穴属足太阴脾经荥穴。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见下图:

大都穴扎针很痛,所以,在扎针的时候,一定要让患者把脚趾头弯起来,因为弯起来,肉就比较厚一点。

大都穴是脾经的荥穴,穴性属火,火生土,所以,大都穴是脾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脾经的虚证在此下针,由于这里下针很痛,所以,针下去左右捻转几下,稍微提一点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稍微提一点,我们前面讲过,提豆许为补,向前插豆许是泻。

虚证治大都穴,所以,可心实脾,只有把脾脏实起来,就不容易生虫。

当脾脏有虚证的时候,除了四肢无力以外,口唇会比较白,脾虚的人容易生蛔虫。中医怎么知道患者肚子里长了蛔虫?

一、把嘴唇拉开来看,下邪龈的下方,如果有很多白点连在一起,那提示肚子里长有了虫。

二、把眼皮拉开来看,眼白的地方有很多蓝色的点,也是提示肚子里有虫。

三、晚上睡觉的时候,肛门很痒,也代表有虫。

虫长的位置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一样,有的长在肝上,有的长在肠子里,有的长在肛门口,有虫的人最明显的就是肚子很大。

大都穴主治:腹胀,胃痛,呕吐,泄泻,便秘,热病。

太白穴在在足内侧缘,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见上图)。

太白穴是脾经的俞穴,穴性属土,所以,是脾经的本穴。早上九点到十一点,是脾经气血流注时间,脾脏很好的人在这个时间段精神是最好的时候。反之,脾虚的人在这个时间段无精打采。

太白穴虚证实证都可以在此治疗。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直刺0.5-0.8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0)

相关推荐

  • 腹暴烦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患者女,70岁. 她来这的原因是因为全身肿胀. 最开始的时候身 ...

  • 针灸29:足太阴脾经一

    概要:脾脏概述.五脏逼毒之脾.中风预兆.咖啡与胰脏癌,足太阴脾经,隐白.三毛.大都.蛔虫诊断.太白.公孙,公孙内关胃心胸.胃的原络疗法. 01 - 脾脏概述 西医认为脾脏没什么功能,可以割掉.那么大的 ...

  • 倪海厦针灸笔记(六九)——大肠经

    我们前面学了手太阴肺经,现在开始学习手阳明大肠经,在开始学习手阳明大肠经之前,先来了解一下阳经的五俞穴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井→金.荥→水.俞→木.经→火.合→土. 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的主要功 ...

  • 倪海厦针灸笔记(六八)——少商穴

    少商穴是手太阴肺的最后一个穴道,也是井穴,所有的井穴都是在指(趾)甲的旁边,五俞穴的规律是足不过膝,手不过肘,阴经的井穴属木,所以,少商穴的穴性属木,位于手指,拇指末端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

  • 倪海厦针灸笔记(六七)——鱼际穴

    鱼际穴,为什么叫鱼际?所谓"际"那就是边际,掌肌的边缘,所处的位置是肌肉最丰隆的地方,就好象鱼的肚子一样,所以叫鱼际穴. 鱼际穴位于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见下图). ...

  • 倪海厦针灸笔记(六五)——经渠穴

    列缺,经渠,太渊这三个穴道分别为我们的三部脉,(见图一),寸.关.尺,太渊是寸脉,经渠是关脉,列缺是尺脉.我们摸脉的时候,右边的寸是肺脉,秋天的时候,轻轻一摸,脉是浮的,这是正常的脉象. 图一 当寸. ...

  • 倪海厦针灸笔记(六四)

    列缺穴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或者以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或立掌或侧掌,把指向外上方翘起,先取两筋 ...

  • 倪海厦针灸笔记(六三)

    孔最穴,按经络图是腕横纹上7寸尺泽穴下5寸,但是,很多老中医经验告诉我们是,尺泽穴下3寸,倪海厦老师告诉我们,在尺泽穴2.5寸以下找压痛点下针,也许是3寸,也许是在3.5寸,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病症点 ...

  • 倪海厦针灸笔记(六二)

    我们前面介绍了手太阴肺经手肘以上的穴位,下面我们介绍手肘以下的穴位.侠白穴往下走就是尺泽穴,手肘上面有大筋,大筋的外侧,手弯曲的就是尺泽穴,见下图. 五俞穴的井.荥.俞.经.合,手不过肘,足不过膝.尺 ...

  • 倪海厦针灸笔记(六零)

    瘿瘤包含了甲状腺肿瘤.淋巴腺肿瘤,腋下的肿瘤.我们前面学了手太阴肺经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穴,中府和云门这两个穴道,下面我们来学手太阴肺经的第三个穴道,天府穴. 天府穴,位于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 ...

  • 倪海厦针灸笔记(六)

    穴位丈量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知道穴位的丈量方法,才不会找错穴位,否则,即便你是知道要扎什么穴位,由于找不准穴位,结果心到手不到,扎错了穴位就等于没有扎一样. 每一个人的寸都不一样,怎么来量这个寸,把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