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芳平:有泪点有痛点的好歌词 /评申桂荣《还我一个家》

有泪点有痛点的
好歌词
/评申桂荣《还我一个家》
侯芳平
如果说听一首好歌曲是高层次的心灵之旅,那么歌词是传载歌曲的灵魂。配上好听的旋律给词插上翅膀,经歌唱家演唱,便神采飞扬传唱八方了。最近拜读申桂荣老师在《绿汀文萃》发表的歌词《还我一个家》时,让我惊叹他的创作才情的同时,更想写写我对这首好词的看法。
一个歌词作者提笔创作时,一定要有好的角度好的切入点。有了好的角度,往往能成就一首好词。申桂荣老师这首《还我一个家》的角度,取材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听众有共鸣的素材,单从这首词角度切入新颖和大众化而言,已成功了一半。
一个好的歌词作者,遣词造句讲究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忌用难懂的生僻字。好歌词就像面对面和人对话在交流。且看这首词朴实语言“弟弟常问我,家到底是啥?我在心里想,怎样告诉他,我曾问奶奶,家到底在哪?奶奶望着我,眼神在回答”。整首词的语言,没有做作没有雕琢,通俗的对白,引人入胜。
歌词的表达要么借景抒情,要么借物抒怀,要么托物言志,用简约的或直白的或委婉的,记录某种感慨某种情愫。申桂荣老师这首词,以一个留守儿童的口吻,轻轻倾诉娓娓道来,看到词里动情写到“别人的家在爸妈的身边,我家一头在远方一头在乡下 。别人的家是妈妈的亲吻,我家一边是奶奶一边是电话。还我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和奶奶生活的孩子,词里没有爷爷。想一想由奶奶一个带弟弟和姐姐,是多么的艰辛和无奈。看到这里,眼泪涌出来了。副歌丝丝入扣环环递进,然后在哭泣般追问“还我一个家,一个真正的家,告别留守夜晚不再害怕,哪怕衣服旧,哪怕没零花,我们也会乖巧的听话”。“还我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家,告别留守快乐从此出发,哪怕妈唠叨,哪怕爸责骂,我们也会幸福的长大。”痛点出现,现实里留守儿童,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多少个思念的夜晚多少次流泪。没有父爱和母爱的陪伴。是多么的孤独!感谢申桂荣老师写的这首词,将留守儿童的泪点痛点完美再现。一首好词,在没有曲的情况下,如此感人,足见词作者的深厚创作功底和捕捉生活里闪光点的过人眼光!
欣闻申桂荣老师创作的这首《还我一个家》感人的歌词,著名作曲家戚建波老师正式决定为此词谱曲,期待佳音!期待早日听到这首歌。也祝愿这首歌能大火,更希望留守孩子们早日回到父母的身边,得到关爱!本人只是歌词爱好者,以上的评论只代表我个人拙见 ,不足之处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谢谢了!

【作者简介】侯芳平,男,湖南郴州人。现客居邵东。中国音乐文学会会员。邵阳音乐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马头琴》(草原兄妹演唱)、《草原恋人》(乌兰托娅演唱)等。歌词作品大部分签约唱片公司,征歌在全国多次得奖。歌词创作追求一气呵成真情流露,朴实动人。

绿汀文萃平台微信号 LTWCHJL1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sdhj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