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合肥中科大潘建伟团队,“祖冲之”号量...
相关推荐
-
如果停止创新,“离倒闭还剩200天”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1年第1期 贺羽:前途无量,为国造仪 文/本刊实习记者 曹珊珊 用量子换道超车 "量子力学"这两年是热门话题,甚至无论你懂不懂物理,都能调侃 ...
-
中科大骄子陆朝阳:量子信息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陆朝阳的名字,从一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里边,就和量子物理联系在一起. 陆朝阳: "量子鬼才". 30岁刚出头,他在物理学界已经名声赫赫,以量子纠缠研究闻名,在光子纠缠方向一而再.再而 ...
-
离诺奖最近的中科大副校长,今天想必很多人都想对他说同一句话......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他是出生于农村的普通孩子, 一路摸爬滚打, 成为中科大副校长: 他是英语考试只有40分的"学渣", ...
-
一文带你回顾百年量子信息发展进程
迄今为止,量子科技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史,而量子信息自诞生以来则仅仅40年,但其重要性却不言而喻.量子信息是下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战略方向,我国将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列为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国 ...
-
潘建伟领衔全球最大超导量子体系“祖冲之号”问世 实现量子行走
继"九章"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发布后,我国首个可操纵的超导量子计算机体系"祖冲之号"问世.该成果将为促进中国在超导量子系统上实现量子优越性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后续具 ...
-
全球首个!中科大凌晨宣布已成功验证,中国实现首个自由空间
冠儒说娱圈 2021年2月8日 13:06 在中国量子力学和量子计算中,潘建伟所带领的团队对中国量子力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在03年实现了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的发射,更是在近日,实 ...
-
1.43 千米外隔墙透视!这项黑科技已被中科大潘建伟团队实现!
透视远处墙后面的物体,听起来不是魔法就是超能力. 但已经被中科大潘建伟.窦贤康.徐飞虎带领的团队实现了,而且距离高达 1.43 千米.这项技术称为远距离非视域成像. 本次实验地点在上海,将成像系统放置 ...
-
1.43千米外隔墙透视!这项黑科技已被中科大潘建伟团队实现
透视远处墙后面的物体,听起来不是魔法就是超能力.但已经被中科大潘建伟.窦贤康.徐飞虎带领的团队实现了,而且距离高达1.43千米.这项技术称为远距离非视域成像.本次实验地点在上海,将成像系统放置在下图A ...
-
1.43千米隔墙透视!已被中科大潘建伟团队实现 | PNAS
梦晨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透视远处墙后面的物体,听起来不是魔法就是超能力. 但已经被中科大潘建伟.窦贤康.徐飞虎带领的团队实现了,而且距离高达1.43千米.这项技术称 ...
-
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Science》:超冷原子上实现理想外尔半金属!
外尔半金属是三维无间隙拓扑相,在体带中存在外尔锥.根据格点论,外尔锥必须成对出现,锥的最小数目为两个.只有两个外尔锥的半金属,是理想外尔半金属(IWSM). 在此,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陈帅& ...
-
“隔墙观物”!中科大潘建伟等人首次将非视域成像距离从米级提高到公里级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窦贤康.徐飞虎等实验实现了1.43公里的远距离非视域成像,首次将成像距离从米级提高到公里级,为非视域成像技术的开拓及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开辟了新道路.该成 ...
-
中科大赵刚团队系统综述低温冷冻保存中的冰晶抑制材料、策略及挑战
温度的降低可有效减缓生物体内生化反应,其也是实现活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生命体长期保存的理论基础.低温保存已成为包括细胞治疗.生物样本库.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生殖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不可缺少的支架工程 ...
-
合肥与中科大,一场不情愿的姻缘,终于修成正果
中科大带给合肥的资源 安徽在整个华东区都属于存在感不强的省份,其实,有时候并不是它的错.安徽在历史上,一直是个泄洪区,皖南,长江泄洪区:皖北,淮河泄洪区. 在机遇上,也差点意思.在上世纪50年代,很多 ...
-
一座城与一大学,娇公主中科大落难,穷小子合肥伸出援手
没有想到 每座城市都有个梦想,梦想自己是一座创新之都,在自己的城里,有一所大学,是城市的头脑和灵魂,源源不断地提供思想和人才,哺育着这座城市,让这座城市成为世界之都.就像斯坦福大学对于硅谷一样. 曾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