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师要教会学生这四点

民小编说

老师们每天都向学生传授各种各样的知识,但我们是否想过,这些知识学生是否能消化?作为一个老师,我们真正、最应该教给学生的是什么?

-01-

学会认知——着重在逻辑思维

(1)“知”在这里不仅是指“知识”,它包括了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的一切认识的对象。

(2)“认知”不仅是书本上的,课堂上的,也包括学会认识,学习各种社会学习规范,掌握学习的工具、求知的手段。

(3)学会认知,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有探求未知的热情,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科学的人文精神,掌握举一反三的科学方法。

(4)学会认知,不能在学校教育中一次完成。“求知”将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之间无数次反复、不断“完成”而又重新开始的过程。

-02-

学会做事——着重在操作思维

(1)学会做事,将从传统意义上的掌握某种狭窄的劳动技能,转向注重培养劳动者的综合能力。

(2)学会做事,不仅指获取智力技能,而是指培养社会行为技能,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解决人际矛盾、管理人的群体等能力。

(3)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在“求知”过程中和养成科学素质的基础上,培养适应未来职业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在工作中的革新能力。

-03-

学会共同生活——着重在情感思维

(1)学会共同生活,首先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

(2)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3)学会共同生活,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同时也意味着学习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4)学会共同生活,主要不是从书本中学习,它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参与目标一致的社会活动,学会在各种“磨合”之中找到新的认同,确立新的共识,并从中获得实际的体验。

-04-

学会生存——着重在交往思维

(1)学会生存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

(2)学会生存,超越了单纯的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做人”,而包括了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际、亲和、合作、审美、体能、想象、创造、独立判断、批评精神等方面相对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我们都教给了学生什么?

我们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了吗?面对这个问题,为数不少的教师会觉得很尴尬。我们只教给了学生知识,枯燥乏味的知识,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书本上的知识。学生也都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知识。

在应试教育机制下,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味追求考试的分数,为了分数,为了“重点”,教学重知识而轻能力,片面注重学生眼前的表现和学习成绩,不惜以牺牲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长远发展为代价,把考试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过于看重教育的标准化,一个标准、一套教材、一份试卷、一种答案、一个评分标准、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差异性。我们可能只记住了培根的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却不知道培根还有另外一句名言:“知识在书本之中,运用知识的智慧却在书本之外。”知识是死的,智慧才是活的;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却关乎人生;拥有知识的人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而拥有智慧的人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的教育教学决不能急功近利,只考虑学生的现在和学校的眼前利益,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培养学生适应、立足、服务、贡献社会的能力,我们需要教给学生:

  • 良好的行为习惯

曾有一家世界著名的新闻媒体采访了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问影响他们成功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大多数获奖者都说到是小时候老师和爸爸妈妈告诉自己不乱吃零食,饭前要洗手,手帕要叠整齐,做事要有条理,有始有终,对人要诚信……这说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和未来。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 自主的学习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得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 做人的品质

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无论赋予教育怎样的意义,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不管学生将来能成为什么,我们首先是要他们“成人”,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这才是现代教育的第一要义。

  • 生存的本领

“先学会生存,才能学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生存本领远排在教授具体的知识技能之前,只有拥有杰出的生存本领,才能游刃有余地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才能更快地获得成功。

文章来源|明教育微信公号,腾讯文化
(0)

相关推荐

  • 陶行知的知与行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是陶行知先生一生践行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教育理念的结晶."行知"来源于明代心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但是陶行 ...

  • 作为教师,我们最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作为教师,我们是否想过,我们真正.最应该教给学生的是什么? 1 学会认知--着重在逻辑思维 1."知"在这里不仅是指"知识",包括了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了解 ...

  • 青年人要学会的三项本领:读书,交友,独立

    文:故兮 插图:来源于网络 未来社会终究是年轻人的世界,对于大多数的青年人来讲,可能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肩上已经担负了如此重的担子.所以说年轻人就应该努力去奋斗,去实现人生价值,在奋斗的过程当中,才能够真 ...

  • 教师要教会学生这四点

    民小编说 老师们每天都向学生传授各种各样的知识,但我们是否想过,这些知识学生是否能消化?作为一个老师,我们真正.最应该教给学生的是什么? -01- 学会认知--着重在逻辑思维 (1)"知&q ...

  • 网课教学,教师不但要讲好课,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学/郑杰

    [网课教学经验交流]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疫情无情人有情,师生网络传真情.面对延期开学,我们开启了我们现代教学新模式"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 ...

  • 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好学生,满满的感动

    一.好学校 好学校是能够让学生快乐成长,让教师幸福发展的学校.它应该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学园,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处处充满亲情的家园,放飞理想的田园,师生生命绽放的花园. 好学校必须有学生喜欢的课堂.这个 ...

  • UC头条:课堂教学, 如何让教师“少教” 学生“多学”?

    点击加载图片 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到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 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把 ...

  • 中大教会我的四点

    2017年6月-本科毕业 摄于中大南校 今天,是我的母校-中山大学的第96个生日.从昨天开始,就莫名欢喜,甚至昨晚晚自习回教室时,就咋咋呼呼跟我班那群熊孩子说:"想考中大的朋友举下手!&qu ...

  • 教育学“大牛”告诉您,如何让教师“少教” 学生“多学”?

    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到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 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把课本研读权还给 ...

  • 教会学生从视频中学习的建议

    教会学生从视频中学习的建议 自留地君原创EduTech自留地收录于话题#从视频中学习2#慕课#课堂教学. 焦建利说:视频威力无边,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一个背景下. 无论是在线课堂还是面对面课堂的一部分, ...

  • 女教师交往男学生遭逮捕,如今刚生完孩子便被法庭判了18年

    教师本应严格遵守师德规范,严于律己,成为学生的道德模范.然而文中这名美国女教师却在工作中对未成年学生做出了侵犯行为,如今,她被判入狱18年,同时此案也引发了该校和其他居民对教师素质问题的关注. 据外媒 ...

  • 课堂教学,如何让教师“少教” 学生“多学”?

    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到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 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把课本研读权还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