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痉挛(呃逆)
相关推荐
-
针灸常用腧穴——水沟
[穴名释义] 该穴位于状如"水沟"的人中沟中,有如承接鼻涕之沟渠,故名水沟,又名人中. [定位取法] 人中沟正中线上,上1/3与下2/3交会处.将患者人中沟均分为3等份,上1/3与 ...
-
针灸常用腧穴——关元
[穴名释义] "关",有封藏之意;"元",指元阴元阳之意.本穴居丹田,内应胞宫精室,为封藏一身真元之处,故名关元. [定位取法] 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骨度分寸 ...
-
溢泪症迎风流泪
溢泪症,中医称迎风流泪.是一种不由自主的经常有眼泪流出的眼病.风吹后更加厉害.年老患者较多. [病因]多因肝肾阴虚,肾气不纳,外受冷风刺激所引起. [症状]眼睛不红不肿,一遇风吹,眼泪 ...
-
太冲
太冲为经穴名(Tàichōng LR3)[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 4 太冲穴的别名 大冲(<太平圣惠方>).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肝出于大敦 ...
-
『消化系统』处方:治膈肌痉挛(呃逆)秘方(方9首)
膈肌痉挛(呃逆)秘方57.1 治肝止呃汤[来源]张学能,<名医治验良方>[组成]太子参30克,生地12克,麦冬.玉竹.鲜石斛.生石决明(先煎).代赭石(先煎)各30克,元参.赤芍.白芍.柿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呃逆(打嗝、膈肌痉挛)】
呃逆 呃逆是以饮食.情志.受凉.正虚以及痰饮.瘀血等为病因,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膈间之气不利为病机,临床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证的一种病证.现代医学中膈肌痉挛.胃扩张.功能 ...
-
膈肌痉挛(呃逆)
----宸滔----
-
顽固性呃逆(膈肌痉挛):橘皮竹茹汤加味
顽固性呃逆(膈肌痉挛):橘皮竹茹汤加味
-
呃逆(膈肌痉挛) 经方案例
夏某,男,49岁,郑州人.2年来经常呃逆,不能自止,西医诊断为膈肌痉挛,多次服用西药如镇静药,以及营养神经药,也服用中药降逆和胃药,泻下药等,可呃逆仍未得到控制,近因呃逆频繁而前来诊治.刻诊:呃逆频繁 ...
-
『消化系统』处方:呃逆-膈肌痉挛--攒竹透鱼腰立竿见影(付济华)
一个病人在一边不停的打呃逆,问他要不要治疗.他说上午看过急诊了,医生说是膈肌痉挛,己经打了针.我告诉他针刺可以马上医好,他半信半疑让我试试看.治疗经过:针刺双侧攒竹穴.先刺左侧攒竹透刺鱼腰,刺入行针得 ...
-
呃逆(膈肌痉挛)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概述]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本证古称哕",又称"哕逆".<医林改错>谓:"呃逆欲称打喀忒".&l ...
-
呃逆(膈肌痉挛)治疗处方
中医辨证:痰饮.气郁.胃气不降. 处方:吗丁啉 2片 谷维素 2片 复方丹参片 2片 维生素B1片 3片 用法:以上诸药为一次量,温开水送服,一般一次即愈.
-
按摩气舍穴主治咽喉肿痛喘息咳嗽气喘咽喉炎扁桃体哮喘百日咳支气管炎呃逆瘿气瘰疬颈项强急瘿瘤项强饮食不下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核膈肌痉挛消化不良食难下咽食道炎落枕颈椎病颈项强直
气舍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气舍穴在颈部,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锁骨根部稍中之处),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气舍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气舍穴位于颈部,在胸锁乳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