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文||铁路职工开展文化活动的分析与思考

铁路职工文化活动
分析与思考
陈忠文
企业思想文化建设,以政治理念为根基,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喜闻乐见为形式,以富有成效为目标。铁路系统的职工,分处不同部门,职守不同岗位,具有不同专业。系统内外联系范围广泛,工作流动性较大,常态化高度分散。这些职业特点,增大了开展文化活动的难度。
摄影:陈忠文
铁路系统的工作性质,与其他企业不同。职工文化活动需求既有职业独特点,也有社会多元性。正因为如此,在众多社会企业中,专职从事职工文化活动的俱乐部,也只有在铁路系统依然保留。这充分表明,铁路俱乐部是铁路职工的文化活动阵地,是铁路职工的业余生活之家。
淄博铁路俱乐部气排球比赛  摄影:陈忠文
鞭长莫及  捉襟见肘
铁路俱乐部是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和业余生活之家的属性,从来没有改变。但是,随着社会形势发展变化和人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其在职工们心目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淄博铁路俱乐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活动掠影——老年健身操   摄影:王志刚
一是趋之若鹜的热度明显下降。过去,职工们只要有空闲,都愿意到俱乐部凑堆,相见甚欢,喜形于色。职工们经常光顾俱乐部,切磋交流,畅心联谊,各得其乐,流连忘返。如今职工们有事要办,才到俱乐部找人相助。俱乐部客少人稀,门可罗雀。组织开展的一些活动,也是回复迟缓,应者无几,能推则推,能躲则躲。
淄博铁路俱乐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活动掠影——京剧清唱  摄影:王志刚
二是向心凝聚的作用趋向弱化。以前,职工们集体主义精神爆棚,常汇聚于俱乐部一较高下。各种活动踊跃参与,争先恐后。现在,职工们的心劲儿不强不足,没有精神,不在状态。即使以完成任务的方式出现,也显得热情不高,动力不大,遇难而退,甘拜下风。
淄博铁路俱乐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活动掠影——老年合唱队 摄影:王志刚
三是丰富多彩的活动比较欠缺。往昔,俱乐部经常组织开展各类活动,职工们或是参与或是旁观,深受吸引,唯恐错过。眼下,俱乐部操心费力安排的一些活动,参与度低,氛围不浓。甚至还有些活动安排,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嘻嘻哈哈,不了了之。
有心作为  无力回天
铁路职工的文化生活需求,与铁路俱乐部的工作形成落差,远非一日,绝非偶然。其中,既有迅猛发展的社会形势所拉大距离,也有机制功能贴近迟缓造成的滞后。
淄博铁路俱乐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活动掠影——劳模及家属集体观看劳模事迹录像  摄影:王志刚
第一,文化资源丰富多元,导致选择多种多样。现今社会,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可供选择眼花缭乱。职工们山地桃花,水岸杨柳,不会自甘偏居一隅;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喜好自然难以趋同。如此一来,铁路俱乐部今非昔比,不再是铁路职工们心中的“香饽饽”。
淄博铁路职工就地过年趣味活动  摄影:陈忠文
第二,文化资讯获取容易,改变单一追慕途径。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网络覆盖,终端在手。可以“想什么找什么”“要什么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的“守株待兔”时代,已经一去不回。铁路俱乐部由此沦为昨日黄花,很难再见到争着、挤着涌动的人流。
淄博铁路俱乐部“放歌铁道边”咏诵会  摄影:陈忠文
第三,文化资情多变零碎,趋向点餐外卖方式。铁路系统以设备更新为引领,突飞猛进。随着“动车”“高铁”的快节奏,工作生活跟着迭代升级。职工们思想压力大,工作强度高,业余时间有限,很难有大块时间用于文化娱乐活动。无奈之下,也就只能看看“微信”,玩玩“抖音”,以点餐外卖的方式,浏览一些文化碎片。
夹缝求生  坚守图存
思想文化,是思想理论的重要构成,是政治品位的显著标志。铁路俱乐部是思想文化的主阵地,必须高扬思想理论的旗帜,必须强化政治品位的主体。
淄博铁路俱乐部手风琴培训班    摄影:陈忠文
其一,既要稳固坚守,也要短促突击。职工们的文化活动需求,从根本上说,不是心思淡了,而是求之难得;不是热度减了,而是需求多样。这就需要积极适应,加强针对性,增强有效性。稳固阵脚,坚守阵地,适时适度以攻势行动突破瓶颈,突击薄弱环节,真正把工作做到职工们的心坎上,把活动举办到职工们的欣赏点。
淄博铁路俱乐部手风琴培训班    摄影:陈忠文
其二,既要总体规划,也要灵活机动。满足职工们的文化活动需求,既要有总体思路、总体规划、总体安排,不能出现断档冷场盲区。也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根据急需做出机动安排。比如,举办“放歌铁道边”活动,在组织开展歌咏比赛活动的同时,结合安排手风琴演奏培训,使大活动与小培训融为一体,增强文化活动的内涵和活力。
淄博铁路俱乐部“放歌铁道边”咏诵会  摄影:陈忠文
其三,既要保持传统,也要突出特色。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不能丢弃传统优势项目。要着眼于代代相传,长久保持,巩固发扬。同时,也需要加强研究创新,抓住热点,突出特点,形成特色。比如,随着智能手机拍摄功能升级,手机拍摄成为热门。而很多人并不真正熟悉手机功能,通过专门培训,便可解决问题。安排各类培训,要适应职工不同情况,实施统筹部署,分段实施;集中组织,错时安排;统一教学,轮次落实;课堂讲授,个别辅导。

【作者简介】

陈忠文,1982年参加工作,就职于济南铁路局淄博铁路俱乐部。中国铁路文联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淄博市摄影家协会监事会监事。摄影作品代表作《山村大戏》组照,获全国民俗摄影二等奖;《五音戏》组照,获淄博市第13届摄影艺术展一等奖。2006年5月,被共青团淄博市委、淄博市青年联合会、淄博市青年摄影家协会授予“十大青年摄影家”称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