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采蘩》理解孔子所言“吾不与祭,如不祭”
相关推荐
-
语音版《中庸》赏析(18)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中庸>赏析(18)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各位网友,<中庸>第十九章,是接着上章来说武王.周公之孝的,指出人生最大的孝是能够继承先人遗志,把先人的事业发展下去.全文分 ...
-
论语:入太庙,每事问(10-21)
本章与<八佾>第十五章重出.孔子认为宗庙祭祀的目的在于"示民有事"."教民追孝",以此巩固天子.诸侯的统治. 入太庙,每事问. [译文] 孔子进入太 ...
-
《论语·雍也篇第29章》怎样理解孔子指明的“为仁之方”?
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29章>怎样理解孔子指明的"为仁之方"? 6·29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 ...
-
黑格尔为什么不能理解孔子?
黑格尔为什么不能理解孔子?
-
【品读经典】《论语》新解之如何理解孔子评价诗经“思无邪”?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认为,<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无邪.杨伯俊先生认为,"思无邪&quo ...
-
每天学点心理学之230:轻声慢语显教养,能理解声高言快才是更高级的修养。/非常意识
非常意识状态 非常意识状态:与正常理性清醒意识状态不同,是在具有短时性和自愿性的意识状态. 自愿:实践者由于受到特定信念和动机的驱使,主动追求或心甘情愿,跟随他人进入这种境界. ...
-
能从甲骨文角度理解孔子吗?【甲骨文和中国文化】孔子的一生
18课孔子的一生 在上学时学文言文的时候,有学到<论语>中的一些经典名句.比如: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还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
孔子论“言”,精辟深刻发人深思
言,就是人们日常交际中所说的话.高超的语言艺术可以充分展示自身形象,提升自己的魅力指数.孔子对"言"有过精辟.深刻的论述,孔子的论述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孔子说" ...
-
薛永武:国学智慧——正确理解孔子的“和为贵”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无论是研究社会问题,还是治理国家,都需要搞好调研活动.孔子不仅关心国家大事,而且还非常善于以"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和方式 ...
-
如何理解“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五十六章 第一段:知者 ...
-
怎样理解孔子所说的“小知”与“大受”?
各位群友早上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论语·卫灵公篇>第34章.这一章,孔子论述知人之道,告诫人们,看人.用人都要从大处着眼,而不能只看小处. 我们先看原文: 15·34 子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