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一个让人相见恨晚的思维方式,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什么叫相见恨晚!要是我能早一点参透复盘的奥秘,也不至于之前在人生的道路上长跪不起!

我们的成长方式有两种:一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但往往走得不踏实,容易跌跟头;二是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教训,简而言之就是,复盘与精进。

除此外,由于人的大脑容量极其有限(记忆就像这条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有效的复盘能够快速整理大脑,让经验、知识变得有序,方便我们随时“调用”。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学会复盘,影响的不单单是你的工作报告,更在学习、在社交、在生活中,让你醍醐灌顶。

当然,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进行复盘,只是由于过于细小,你才没有意识到。

比如,今天下楼的时候崴了一下脚,你发现是因为有一个台阶高度与其它台阶不同导致的,你就会在下次下楼的时候提前注意那个台阶。一个小小的复盘就这样在你的脑子里完成了:

所以,如图所示,复盘大致分为四个步骤:回顾、分析、总结、实践。

  1. 回顾:回顾过程,围绕关键点重现、思考和推理;回顾目标,确认目标是否合理,目标是否达成。
  2. 分析:对完成某一项任务进行分析和梳理,分析出未达到预期的原因。
  3. 总结:针对各项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方法进行主次分类,做出大致的总结。
  4. 实践:将总结出的解决方法运用到实践当中。

但仅按照这四步作复盘,并不能汲取到复盘真正的价值。一个高效、有效的复盘,需要运用以下几个法则:

1.PDCA工作法则

每一件事情先做计划,计划完了以后去实施,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检查,检查出结果后,把结果再进行改进、实施、改善,这样没有改善的问题就又进入了下一个循环,这样就形成了PDCA循环。

Plan(计划):确定目标、制定计划
Do(执行):实施计划、检查跟踪
Check(检查):结果评估、原因分析
Action(处理):改善训练、预防机制

举个简单的例子:外出打工,不能陪在父母身边,想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用PDCA循环应该怎么做呢?如下图:

2.SMART原则

起源于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经常用来衡量我们所制定的目标或者确定的考核标准是否有效、可实行。说简单一点,这个原则就是来帮我们立Flag的。

Specific(具体):目标必须是具体的
Measurable(可度量):目标必须是可衡量的
Attainable(可实现):目标必须是可达到的
Relevant(相关性):目标必须和其它目标相关联
Time-bound(有时限):目标必须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那要如何运用SMART原则立好一个Flag,下图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解释:

3.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能帮助我们压缩知识信息,提炼出关键词。使知识的无序状态变得有秩序,再通过图像、颜色、符号等建立记忆链接,从而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

在整理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还能用思维发散和相关联想找到更多知识,把这些知识重新分类找到其中规律,再整合成新知识。

1.鱼骨图
2.括号图
3.组织架构图
4.逻辑图
……
(思维导图类型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举几个思维导图的例子,让大家直观感受一下:

图为用鱼骨图做的任务逾期分析

图为用括号图做的助眠饮食分类

图为用组织架构图做的公司员工结构

有关复盘思维今天就先聊这么多,至于其中的妙用还需要自己去体会。

题外话:

为了完成这篇文章,我去百度了好多牛人的思维方式:灰度思维、跨栏定律、卢维斯定理、奥卡姆剃刀……

本来想挑起中一个我觉得最牛逼的来跟大家侃侃,但是看完这些思维方式的介绍,默默点赞之后,发现自己记住的只有里面用来帮助理解的案例故事。

别说运用了,这些放平时连想都不一定能想起来…

而复盘,对每个人来说,意义和重要性都是巨大的,特此分享。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觉得更好的复盘方法和思维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