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夜话〗人物琐谈(10).张玉庭

来 源:迁西县文史资料第9辑《往事回眸》(孙法仲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7出版)

撰 稿:张连民

撰稿时间:2008.08

张玉庭(摄于1970年代)

父亲黎明,原名张玉庭,河北省迁西县三屯营镇六宝峪村人,生于1921年阴历二月初一。抗日战争时期当过村干部,化名张治民,后因日本人悬赏追捕,改名黎明。1978年7月5日在唐山市病逝。

1928年,即父亲在本村念书的第三年,由于东北张学良的军队入关,社会秩序混乱,无法继续念书,只好在家跟随大人们一起下地劳动。1938年伪治安军到处抓青壮年当兵,父亲为了逃避当兵,经人担保,到中家峪宝兴金矿当小工。3个月后金矿亏损,父亲被解雇。因为不敢回家,又托人担保到金厂峪日本人开的康德矿业所打工。工头对工人又打又骂,每天3顿稀饭,而且米都是发霉的,根本吃不饱,经常生病,几乎天天都有工人不治而死。父亲实在看不下去,于当年9、10月间悄悄跑回老家。正赶上冀东抗日暴动,遂慨然加入并参加了一些活动。

1939年上半年,日本人在潵河桥开金矿,叫“兴亚矿业公司”。该公司由日本人出钱,中国人管理,矿山在赵庄子。父亲通过我的一个表爷〔赵长清,赵庄子人,太奶的堂侄〕担保,到矿上打小工。这时,三屯营建立了抗日政权。父亲的堂伯父张金祥〔化名张兴国,时任总区秘书,后牺牲于承德〕告诉父亲说,太爷不让他给日本人做工。为此,父亲借故回家,参加了六宝峪村报国队并担任队长,组织群众站岗放哨、抬担架、传送信件、破坏敌人交通。

1941年3月,父亲经地下党员高明和张大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10日转正。宣誓时,在场的有高明、张大兴、贾中兴。转正后担任武装委员,为了隐蔽斗争,化名张治民。

1942年“五一”大扫荡后,日军到处建据点,敌占区的村干部有的被杀害,有的自首,有的当了汉奸,能坚持下去的越来越少。当时,六宝峪村的主要干部也被暴露,敌人威胁伪保长送村干部自首,但没有得逞,于是经常讨伐六宝峪,并胁迫村里成立反共自卫团。在区委的领导下,村支部开展了积极的斗争,将暴露的干部转移到外村,没有暴露的仍留在村内,与区委保持联系。从这时起,父亲经常与冀东区总区长王维舟一起活动。

1942年冬,十五军分区和地委在滦东区栗树庄开办农村支部书记训练班,父亲参加了。原定培训时间1个月,但因敌人大扫荡,半个月就结束了,回村后就担任了党支部书记。原党支部书记调区委任分区委员。当时生活不稳定,斗争很艰苦。同年春,敌人到处搜捕,父亲又化名黎明。敌人抓了几次没抓到,恼羞成怒,就在过年那天将我家房子一把火烧了。

经过几次反扫荡的胜利,抗日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形势逐渐有了好转。1943年下半年,敌人被迫撤出据点。入冬,父亲担任区委分区委员兼村支部书记。1944年3月,迁青平县委派父亲到报社接受培训,半年后分配到六区担任组织干事。同年11月,六区宣委李东调任七区区委书记,父亲接任其职。1945年6月16日,父亲在迁青平县下山口被捕。当晚,在被押往敌据点时跳崖逃脱。

1945年11月,父亲调往东北工作,同时调动的还有张帜〔原名张金玉,父亲的堂叔,解放后任河北省承德地区公安处处长〕。他们一起到县委机关〔当时驻在滦东的一个村子里〕转关系时,县委书记韩子英找父亲谈话,有意让他留下,任青龙县某区书记,父亲没有同意,第二天又到地委〔当时在遵化县卢古寨〕转了关系。同年6月到热河省政府报到〔省政府副主席李子光接洽〕后,被分配到省政府邮政管理局工作。1946年4月,调到热北林西县任邮政局副局长。1946年10月,国民党大举进攻热河,省直机关主动撤退到林西县,邮政、交通全部断绝,邮政局奉命撤销,职能一部分合并到中央分局交通科,一部分合并到热河省政府。之后,父亲调省政府秘书处总务科主管生产经营,在瑞升货栈当经理。1947年5月,为贯彻“五四”土改指示,货栈奉命撤销。此时,彭真同志调中央工作,路经林西时向中央分局要冀东干部1人作行军向导,父亲被抽调到彭真直属部队当指导员。行军30多天后,暂住在迁西县钓水院〔冀东区委驻地〕。之后,父亲留下,参加了区委组织的土改调查工作团。1947年10月,工作团集中在遵化县堡子店整党〔“三查三整”〕。整党还未结束,父亲又被调往冀东行署财政厅宏达被服厂任厂长。后来,行署合并,成立河北省政府,被服厂奉命撤销,又到唐山花纱布公司任轧花厂厂长。

1949年5月河北省全境解放,中央决定从华北抽调万名干部随军南下。同年12月,奉命在北京组成财经大队,由吴作民、瞿昌宗、刘华率队,于1950年2月随野战军一路步行〔途经贵州,化装,由云南地下党接应〕进了昆明。昆明和平解放后成立贸易总公司,父亲任贸易总公司计划科科长兼资料科科长。1951年4月,贸易总公司撤销,成立云南省商业厅,父亲调任云南省贸易公司经理、云南省食品公司经理,后又调任省商业厅下属的市场管理处处长。1960年5月,调云南省委统战部任工商处处长,行政13级。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父亲因曾经被捕受到审查,并受到了严重冲击,挨过批判,蹲过牛棚,办过学习班,还下过放〔劳动改造〕,最后经无数次检查、层层过关才得以解放。1971年,组织上安排他任云南省革命委员会财办主任,但受过“文革”冲击的父亲已无意赴任,执意回老家工作,并再三提出请求。后经河北、云南两省协商,1972年11月调任唐山市商业局局长,当时确定以休息为主,以工作为辅。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前夕,父亲和母亲正在老家六宝峪。当地震发生时,父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责任,第二天就急急火火地往唐山赶。路上有车搭车,无车步行,一路奔波,从丰润几乎是走到唐山的,终于在7月30日直接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报了到,并全身心地投入救灾工作。那些日子父亲基本不回家,生活、工作都在指挥部。当时全国都在支援唐山。为了让唐山人民过好震后的第一个春节,上级指示:“一定要叫灾区人民过好春节,满足市场供应,不能出现任何问题。”为落实此一指示,节前父亲一直工作在市场供应第一线,走市场,做计划,调配物资,一直到大年三十晚上才回家,当晚就病倒了。初一住进医院,3天后又转首都医院,确诊为胰腺癌。术后回到唐山,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1978年7月5日去世,终年56岁。生前职务为市财办副主任兼商业局局长、粮食局局长、外贸局局长。

以上由笔者与张连生、张晓昆、张晓华兄妹4人,根据父亲生前回忆和有关资料整理

(0)

相关推荐

  • 回忆父亲李运昌(一):发动冀东抗日游击战争

    (作者:李志仁) 我父亲李运昌,生于1908年,河北乐亭人.1924年加入青年团,1925年加入共产党,是黄埔军校四期生.他早年受李大钊同志影响,上中学时就抱定信仰,要为共产主义献身. 从黄埔军校毕业 ...

  • 热河沦陷前,著名记者陆诒来承德采访汤玉麟,返回路上却挨了皮鞭

    1938年的陆诒 1.承德藏书界的一件憾事 看承德历史,尤其是承德沦陷史,不能不提到这本书--<热河沦陷目击记>,作者是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陆诒,出版于1933年5月.这本书完整记录承德沦陷 ...

  • 天津近现代人物——李子光

    李子光 李子光(1902-1967),原名贾一中.生肖:虎.天津市蓟县人. 1922年于宝蓟中学毕业后到绥远<西北实业报>报社工作,1926年在绥远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任归绥(今呼和浩特) ...

  • 兴隆县五百壮士见证活捉范汉杰、俘虏廖耀湘

    兴隆县五百壮士见证活捉范汉杰、俘虏廖耀湘

  • 随笔||血与火淬炼对党忠诚

    血与火淬炼对党忠诚 --回忆父亲李春成姜三埝战斗前后 李兵||江苏 我的父亲李春成,离开我们十多年了,但他的形象始终萦绕在心头,他在对敌斗争中,用血与火淬炼对党的忠诚,用一个普通党员的实际行动践行党的 ...

  • 我叫杨雨民

    杨雨民,赤峰人.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语系.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中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热河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河北省第一至三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三 ...

  • 回忆我的大舅——杨雨民(三)

    1942年初,中共中央着手为开辟东北.收复失地作了准备,从各单位抽调大舅等40多名东北籍干部,在中央党校成立东北干部训练班.经过4个月的培训,这些干部被分配到晋察冀中央分局工作.1942年5月,冀中地 ...

  • 冀东壹分

    冀东壹分,原滋原味巧克力包浆.边道完好无磕碰,币面光洁无划痕.

  • 〖迁西夜话〗人物琐谈(9).张金祥 张大兴 张 帜 张顺兴

    来 源:迁西县文史资料第9辑<往事回眸>(孙法仲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7出版) 撰 稿:赵成洪 撰稿时间:2008.10 张金祥 舅舅张金祥,化名张兴国,本县三屯营镇六宝峪村人.1 ...

  • 〖迁西夜话〗人物琐谈(1).王连西

    来 源:迁西县文史资料第9辑<往事回眸>(孙法仲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7出版) 撰 稿:赵 荣 撰稿时间:2008.12 网络图片图片 王连西,又名王清泉,祖籍迁西县照燕洲村,民国 ...

  • 〖迁西夜话〗人物琐谈(15).温 林

    来 源:迁西县文史资料第9辑<往事回眸>(孙法仲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7出版) 口 述:温 杰 记 录:王文军 撰稿时间:2009.11 父亲温林,1914年生,本县金厂峪镇北干柴 ...

  • 〖迁西夜话〗人物琐谈(16).曹 贵

    来 源:迁西县文史资料第9辑<往事回眸>(孙法仲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7出版) 撰 稿:高 文 撰稿时间:2009.07 网络图片 曹贵,太平寨镇东辛庄村人,1927年生.父母早逝 ...

  • 〖迁西夜话〗人物琐谈(24).赵振志

    来 源:迁西县文史资料第9辑<往事回眸>(孙法仲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7出版) 撰 稿:赵明珠 撰稿时间:2009.03 网络图片 我的父亲赵振志,1938年8月出生于本县潵河桥镇 ...

  • 〖迁西夜话〗从政经历(10).潘家口水库工程遗留问题的处理

    来 源:迁西县文史资料第9辑<往事回眸>(孙法仲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7出版) 撰 稿:李作九 撰稿时间:2008.09 网络图片 1973年7月1日,我(时任潵河桥工委书记)到县 ...

  • 【迁西夜话】新集凤凰山道士考

    来 源:<迁西文史内参>(迁西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主办,王书珍主编)2011年第1期(总第001期) 作 者:李岫春 撰稿时间:2009.10 在清嘉庆年之前,凤凰山南海紫竹院只有两间草房,没 ...

  • 【迁西夜话】津西铁厂的建立与发展

    来 源:<迁西文史内参>(迁西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主办,王书珍主编)2011年第3期(总第003期) 作 者:李作九 撰稿时间:2010.09 津西,这里指天津市投资方(原材料资源开发公司)和 ...

  • 〖迁西夜话〗烽火岁月(1).我的苦难经历

    来 源:迁西县文史资料第9辑<往事回眸>(孙法仲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7出版) 撰 稿:潘振洲 撰稿时间:2009年6月 本文作者潘振洲 我是本县新集镇潘杖子村人.父亲潘荣江,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