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新技术投资增长35.9%,长江新城加速国家级新区申报步伐

结构“优”。一是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占GDP比重55.5%,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从工业内部结构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高10.9和1.7个百分点。从服务业看,1至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教育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同比分别加快30.0、17.7和12.3个百分点。二是需求结构继续优化。从投资结构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33.8%,增速高全市投资23.5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32.0%,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5.9%,增速高全市投资25.6个百分点。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7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9.6%。民间投资形势向好,增长11.6%,增速高全市投资1.3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51.5%,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从消费结构看,居民消费的结构升级步伐在加快,其中服务消费和品质消费的增速都在加快。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限上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1.5%和14.7%。

5月18日下午,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喆率哈尔滨市政府代表团一行到访长江新城。规划建设长江新城,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长江新城总体规划、起步区城市设计已通过全国专家评审和市规委会审查,长江新城正在从规划编制向建设实施阶段过渡,今年计划开工建设18个重大项目。希望以此次哈尔滨市政府代表团到访为契机,学习借鉴哈尔滨新区发展建设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推动长江新城规划建设。

5月20日,长江新城管委会主任王炜拜访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与钮新强院长、石伯勋书记就加强交流合作、推进长江新城建设等工作进行座谈。座谈会上,王炜主任感谢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为长江新城前期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他表示,目前,长江新城正在申报国家级新区,长江新城建设工作已经启动。希望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从宏观层面和专业角度,按照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为长江新区申报和长江新城建设工作献智献力。长江新城管委会主任、胜家海湖市级湖长王炜对胜家海湖进行调研巡查,部署胜家海2019年湖长制工作。市水务局、市商务局、黄陂区、武湖街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王炜指出要继续开展专项整治,采取有力措施截污治污,坚持不懈改善水质;要将胜家海湖“一湖一策”实施方案的编制与长江新城有关规划充分衔接,针对胜家海湖特点,有序推进水污染防治与水环境治理工作;

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在会上表示,规划建设长江新城为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做示范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为武汉打造超大城市、世界城市发展中的亮点城市提供强大带动力,其中建设长江科学城为推动湖北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副校长解孝林建议,在长江新城建立大学联盟,打造长江新城人才智库。新主体蓬勃发展。截至3月末,我市累计登记市场主体119.35万户,增长9.0%;其中,新登记企业1.88万户。新业态较快增长。一季度,我市限上无店铺业态零售额增长18.4%,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位次“进”。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一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排位稳定,增速排位提升较为明显,GDP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进口总额增速均排在前三位。产业“好”。一季度,我市GDP比上年同期增长8.4%,增速连续6个季度保持在8.0%以上的中高速增长区间,GDP增速分别高全国、全省2.0和0.3个百分点,连续6个季度领跑全省。主要指标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加快1.2个百分点,为近五年来同期季度最高;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速加快4.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速加快24.8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加快14.5个百分点,进口增速加快38.8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加快7.6个百分点。1至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加快4.4个百分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