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藏五神: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中医认为,五脏藏五神,吃饭就是给我们的“五脏神”祭献供品。

可你知道为何“五脏”被称为“庙”吗?五脏藏神听似玄学,却有据可循,《灵枢》中有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意思是说,只有形神兼备时,“人”才能称为一个健康、有活力的人。

其中,形指的是五脏:心、肝、肺、脾、肾;而神指的是五脏中蕴藏的精神心理:神、魂、魄、意、志,也就是中医中的“五志”。

“五志”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概念,它具有物质基础,也就是精气,它以精气的形式贮藏与五脏之中。

什么是“五脏藏神”说?

中医认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有主神明的功能,意思是心主宰了人体的精神活动,现代医学的脑部疾病多从心着手治疗。但是中医还有“五神脏”之说,认为精神活动又分别由五脏所主,分别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称为“五脏藏神”。五脏藏的神分别指什么呢,它们又与五脏有何关系?

五神:魂神意魄志,简单地理解,神主要是指精神活动变化莫测的意义,魂主要指人的“潜意识”,魄主要指人的“冷热等感知觉”,意主要指人的思维、意念、灵感,志主要是指记忆力和意志力,它们都与脑的功能有关。五神之间并非绝对独立,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难以截然区分,共同维持人体精神状态的正常。

(1)神与心:

中医神的意思十分广泛,将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统称为神,把感受、认知过程、记忆过程及意念产生的思维过程归属于心,称为“心主藏神”,这是我们感知、思维、意志、情感等活动的基础与前提,所以心的功能已经渗透到其他“四神”之中,作为其他四神的基础与前提,在这个意思层面,心神只是统领而不代表具体。但是如果将五神并列,这里的神就是指人的精神、思维等玄妙神奇、变化莫测的意思。心神清楚,那么我们所有精神活动正常,并且变化灵敏。反过来,心神不清楚,像精神病患者或昏迷的患者,精神活动就不存在,更不用提变化了。

(2)魂与肝:

我们常常听到“魂不守舍”“魂牵梦绕”“吓得魂飞魄散”等词语,这里的魂主要有注意力、潜意识、谋虑判断等意思,并且与睡眠有关。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肝能保持我们的精神舒畅,被认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血虚,神失所养,会出现注意力难于集中、多梦、说梦话,甚至梦游等问题。

(3)魄与肺:

一般认为,耳朵的听觉、眼睛的视觉、皮肤的冷热痛痒等这些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性的、较低级的感觉功能为魄。中医认为,肺主气,助心行血,主全身皮毛,气血充足,布散全身,则感觉功能正常。

(4)意与脾:

意有“思考、思虑、意念、灵感”的意思。中医认为脾在情志主管“思”,只有思考了才会有意念、灵感的产生。脾为消化系统的主管,后天之本,是产生气血的基础。只有脾胃消化功能好,气血化肾就充足,脑才有足够的气血供养,思维才清楚。如果脾胃虚衰,气血生成不足,脑失营养,则“意”不灵。

(5)志与肾:

志,指的是记忆力及意志力。脑是一切情志活动的解剖基础,在动物进化的过程中,随着脑容量的增大,变得越来越聪明。中医认为,脑髓的充盈取决于肾精的多少。肾主藏精,肾精可以化生脑髓,肾精充盛则脑髓充盈,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我们在慢慢变老的过程中,随着肾精的减少,大脑逐渐萎缩,记忆力也会逐渐下降,大不如前。所以,补益肾精、填补脑髓也是治疗脑病的重要方法。

总之,中医认为,五脏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人的神志活动魂神意魄志分属于五脏,但以心为主导。脑的功能与心息息相关,但又与五脏有关。对于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活动异常的病证,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心与脑的病变,而应从五脏论治。

(0)

相关推荐

  • 尚先早课|咸先走肾,酸先走肝

    本句出自<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 ...

  • 尚先早课 | 脾藏意,肾藏精

    关于五脏所藏,<素问·宣明五气>云:"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又,<灵枢·九针论>云:"五藏:心藏神,肺 ...

  • 魄之处,魂之居

    ​魄之处,魂之居 中医整体观念 魄之处,肺藏魄 <灵枢·本神>: 并精出入者谓之魄 魂之居,肝藏魂 <灵枢·本神>: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魂.魄 属中医理论"神&quo ...

  • 下列关于五脏所藏的叙述,错误的是A.心藏...

    下列关于五脏所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藏神 B.肝藏魂 C.肺藏魄 D.脾藏意 E.肾藏智 正确答案(D.脾藏意) 解析:本题考查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的关系,属记忆内容.心藏神(A对),肺藏魄( ...

  • 人体五脏藏五神,添油续命精气精

    可你知道为何"五脏"被称为"庙"吗?五脏藏神听似玄学,却有据可循,<灵枢>中有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 ...

  • 中医思维:五脏藏五神!

    中医认为,五脏藏五神,吃饭就是给我们的"五脏神"祭献供品. 可你知道为何"五脏"被称为"庙"吗?五脏藏神听似玄学,却有据可循,<灵枢& ...

  • 五脏与五神(神魂魄意志)

    神.魂.魄.意.志是<内经>借五行五脏对神志活动所作的分类,即心为火藏神,肝为木藏魂,肺为金藏魄,脾为土藏意,肾为水藏志.首先对其各自的含义及其划分依据进行分析.  五脏与五神的关系是:心 ...

  • 中医五脏和五神的关系

    至真堂大健康 五脏与五神的关系是: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五脏,代表人体的五个生理系统,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五个系统之中.其具体联结的系统结构有:肝系统(肝-胆-筋-目- ...

  • 中医:五脏和五神有什么关系?你了解多少?

    中医认为,人有五脏-心.肝.脾.肺.肾,人的一切生理活动.病理变化都与五脏的气血盛衰有关,包括精神.意志.思维与情绪变化.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是属于大脑生理活动的一部分,中医根据"五行学说 ...

  • 消渴分为三型:: 上消、中消、下消|肝消、脾消、肾消|肺消、胃消、肝消|脾消、胃消、肾消

    容是的学习内绘画和书基本法,消渴下消的教学方式是师徒式的主要. 拔插设备X时基站,分为肺消先(应首. 型上消肾消肾消相当于(.女性,哮鸣两肺音伴延长呼气,岁,然出困难现呼时突游园呼吸气性,生了该患者发 ...

  • 五脏藏神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小编--让中医更美更贴近生活,欢迎关注 中医认为,五脏藏五神,吃饭就是给我们的"五脏神"祭献供品. 可你知道为何"五脏"被称为"庙"吗?五脏 ...

  •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本篇以五脏为中心,运用五行学说,宣扬阐明五脏之气的生理.病理.治疗特点及其规律,作為临床診治的准则.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也应之. 五味所入 五味所入 五味所入: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 ...

  • 五脏藏五志—调经络可解五志之偏

    五脏藏五志调经络可解五志之偏.五志是指神.魂.魄.意.志,其中神为首.如果五志不畅,便会引发多种疾病,危害身体健康.相比七情而言,五志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更严重.调五志之偏,需调经络.五脏藏五志,五志不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