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万里行----澳洲10:从悉尼“跑”到墨尔本
“ 有人把陪同孩子出行当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尽责,也有人把出行视为金钱和精力的浪费。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理解,自然,也有不同的收获。”
到达坎贝尔港,看了十二门徒和伦敦桥这些景点,基本上大洋路的主要景点就结束了。往北,依然是大洋路,但是完全是在内陆穿行,逐渐远离大洋了。
所以,我们从这里向东,从北线再回吉朗,回墨尔本。
我驾驶了一阵。右方向盘、左行这些东西,用个10分钟就能适应。但是在内陆的公路上,大部分是双向两车道,即上行下行各一,比较窄。而且由于是草原一样的松软土质,离开柏油的地面,都是软的。甚至路肩,我总觉得都不是硬路肩,很怕不小心开到路肩上陷下去。所以,到第一个加油站的地方,把方向盘交给了儿子。
这次出行,有一个很大的心愿,就是每到一地都打个跑步卡。
当初在悉尼的达令港,从除夕跑到新年。除了27日(正月初三)因为大清早转移到大洋路去,没有跑步。28日午后,终于达成了出发前就发下的“大洋路上跑跑步”。
而在墨尔本的几天,除了一天比一天更加关注的疫情发展外,多数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跑步上。因为在墨尔本的计划,本来安排的时间很短,只是因为疫情导致的春节假期延长,所以,客观上形成了一段没有旅行节目的慢生活。
只剩下跑步和逛街这两件正经事了。
01
—
在大洋路上的跑步
28日下午,到达荒郊野外的Clifton后,午休了一会。趁着家人还未睡醒,我起身到附近的大洋路上去打个卡,我觉得这个卡很有意义。
大洋路上不可能有人行道,路上车辆也很少,因而车速飞快。坦率说,这样做是有危险的,如果搁在现在,估计我也不会这么做了。
路边很多参天大树,树上有大鸟,总是发出成年男人那样爽朗的笑声,仿佛是在笑话这个陌生人怎么大热天的午后出来跑步。(图片为此刻所截,体现为北京时间,当地时间为午后3点半。)
这次由于考虑到旅途中携带的方便,带了一双Nike Free鞋。在悉尼达令港社区那种木头的水边跑道上跑步,这个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比城市马路更加粗糙的野外公路上,这鞋显然不适合。


由于周围都是小小起伏的坡地,广袤的草地上,散落着一丛丛高大的原始林木,林木中仿佛有人家。

这种场景总让我想起福尔摩斯探案的场景,于是离开公路,向离“家”不远的一个坡地跑去。
忽然两只大狗冲出来迎接我。我慌忙用英语大声喊:Stop!
可是大狗们根本没有安静下来的打算,看样子也并不是要害我,只是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人种感到奇怪而已,我这样猜想。
也难怪,我们要是看到一只长得跟常见的模样不一样的狗,也会好奇的。
几乎在狗们向我冲来的同时,一个胖胖的女子出来,喝住那两条狗。狗子一听主人呵斥,果然很快就安静下来了。只是还在不断地琢磨我,没有放松警惕。
胖姑娘问我,What are you doing here?
我说我是游客,住在坡那边的公路边,此刻正在跑步,路过这里。
听到主人跟我说话,狗们忽然对我做起友好的姿态来:尾巴继续摇晃,与之前警惕、对峙的时候相比,尾巴的摇晃频率降低了一些,呈现出一种松缓的慢摇节奏、
狗耳朵从警惕状态时的支楞起来,此刻变成向后掠去,呈飞机头状。
这就说明化解危机了。
我匆匆告辞,原路返回,狗们竟然有点不舍的样子,跟了几步。我不敢奔跑,怕它们变卦。只是慢慢退走。直到离狗们远了,才跑回来。
02
—
在墨尔本,传来消息说假期延长了......
1月29日下午回到墨尔本。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文化、经济中心,南半球最富盛名的文化名城。
我们到达的时候,正是澳网开赛在即,全墨尔本的住宿都很紧张,以至于后来我们打算延长几天后,第一次住宿的地方竟然没有办法延长,都已经排给了后面的住客。但是店家热心地给我们推荐了旁边的一家,两者相隔几百米,而且后者条件更好,价格还更便宜。
真心佩服我们家小伙子的项目管理能力。
在墨尔本,原来并没有安排活动。原计划在29日回到城里后,30日有个完整的休息日,31日飞返,经香港到深圳。
此时,疫情正在逐渐成为全世界的话题,我们也越来越关注电视上播送的国内国外的疫情信息。
国内传来消息,春节假期延长。这样我们的行程就变了:延迟2天,并且改变目的地:一家三口同时回北京。
这样就在墨尔本得到了4个整天(29日下午到2日下午)。
03
—
在墨尔本跑步
在墨尔本的跑步记录。除了到达当天去探路,在人口稠密的马路上,摸索着跑了5公里以外,其他安排基本上都在附近的雅拉河边跑步。

这是2月2日回北京来当天的早晨的一次轨迹,当作代表。当地时间是7点多。

04
—
美丽的墨尔本城市景色
可能跟此刻正在开打的澳网有关,也可能每天早晨受河边训练帆船的姑娘们的影响,墨尔本留给我的印象,不是过去那种西装革履般的文化中心的印象,而是阳光、运动的风格。
全程以来,我基本上文字为主,发图较少,但是忍不住要发一组墨尔本的城市景色图。











05
—
一路踩上了重要事件的点
在悉尼的时候,赶上了当地的国庆庆典。
而当我们达到墨尔本的时候,适逢澳网开赛。又是一件大事。而澳网的场地,离住处只有2公里,即使不是我每天早上去跑10公里,就是与家人饭后散步,也能轻松走到。
频繁地在下雨---太阳---下雨---太阳这样反复的天气里,盛夏里出门散步也变得不那么难受了,只是脚下的鞋基本全湿了,有点难受。
有一次,正在拍摄河边的景色,突然大雨滂沱,到附近一个像户外遮阳的棚子下躲雨,旁边的工作人员,特地提醒我,指指我身上背的相机:Be care of your camera from the rain.
可见当时雨有多大。
但是很快雨停了,人走到阳光里,瞬间就烤热了。
在随后的几天,又赶上了墨尔本的华人新春庆祝会。使得我在重庆那么长时间都没有看到的川剧变脸,在这里得偿所愿。

06
—
后记
整个2020春节假期的出行,到这里就结束了。有一些心得做适当的总结:
1、家长有可能的话,与儿女同行,本身是非常好的一个交流机会,也是一种心灵陪伴的形式。对于正在走向独立的儿女来说,在这个时候,给他们必要的指导,示范,交流,鼓励,是非常重要的,而一起出行,是非常好的情景对话。
2、相信年轻人,包容他们在实施某个事项时的尝试,万一他们在尝试中发生有不如意的时候,更要包容,要共同化解。能够做得完美,要鼓励,如果不完美,也要鼓励。只有鼓励,才能培养出正向、阳光、有担当的儿女,而且他们的生活经验会越来越丰富,做事情会越来越成熟。
3、做家长的要勇于尝试,不要墨守成规。去国外住民宿,是非常普遍的做法。但是,对于多年来在国内出行住酒店的我们来说,两种模式之间,会有一些差异,各有所长。但是如果固步自封,不愿尝试新的模式,就会错失很多东西。实际上,民宿比旅店的收获要大得多得多,譬如在Clifton观星的那一次。我距离上次看到银河,也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在公寓里每天进出,接触到的信息,都非常贴近生活,使“增广见闻”的意图,最大限度得到实现。
4、顺势而为。我常说,人生本身就是由各种不如意组成-----所谓不如意,就是你原来想的是那样,结果发生的可能不完全是你想的那样。这时候,首先要“臣服当下”,接受目前,然后在这个前提下,去因势利导,调整方案。这样做,事情往往都很吉祥,而且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磋商,也是非常美好的,更主要的是,这种过程,就是所有参与者经历一场“臣服当下”的训练。
出行,对于很多人来说,理解为是一种浪费钱财和精力的“消费”,在我看来,确切地说,按照我自己的认知,在出行中践行自己的理念,它更是一种“投资”,是父母与儿女关系的投资,也是儿女成长过程中的投资,是以自己为项目实施对象的、由儿女实作的项目管理训练课。
陪同孩子出行,既是ta成长道路上,父母尽责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成长投资。也有人把出行视为金钱和精力的浪费。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理解,自然,也有不同的收获。我前几天写过一篇关于“穷人思维”的文章,后者的认知,就是该类穷人思维的一种表现。
============================================
崇尚“相处和睦,与人为善,尊崇契约”的生活法则。倡导戒烟断酒,科学运动,合理饮食的健康生活方式。
运动、阅读、适当的兴趣爱好,是本公号的交流宗旨。
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