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15)
相关推荐
-
孤悬敌后的浙东革命斗争史诗
四明山位于浙江省东部的宁绍地区,平均海拔700米左右,主峰金钟山海拔1018米.因其大俞山峰顶有个"四窗岩",日月星光可透过四个石窗洞照射进去,故称"四明山". ...
-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战斗序列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战斗序列 军部: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 第一师:师长粟裕,政委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 第二师:师长张云逸,政委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 ...
-
【浙江老建筑-宁波: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刘胡兰同志战斗和牺牲的地方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是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革命根据地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十九个解放区之一.解放战争时期南方七个游击战争根据地之一 ...
-
江燮元将军传略
链接: 1.战斗在宿迁地区抗日根据地 --张彦.杨纯在宿迁境内的战斗足迹(上) 2.吴安:"抗日战士"李浩然(4) 3.扶廷修将军传略 江燮元将军 江燮元将军传略 江燮元将军,19 ...
-
该大将真厉害,出入龙潭虎穴毫发未损,敌人抓住他的妻子乖乖释放
在开国十大将中,张云逸的名气不是很大,远没有粟裕那么如雷贯耳,远没有陈赓那么妇孺皆知.但是,张云逸也有一项过人的特殊本领,他是十大将中最厉害的统战高手. 红军时期,张云逸曾经是红七军的军长,他和邓小平 ...
-
鱼儿汇入大海
却说中共余姚县委特派员张光,两次搞武装失利,尤其是临山事件,不但搞武装失败,还牺牲了付特派员王益生和两个党员,心里更是悲愤交加.张光正在烦闷之时,庵东盐场的地下党组织送来了一份情报,情报称:" ...
-
蒋军司令逃脱,陈毅鼓励胡炳云:跑就跑了,下次再消灭一次
作者:老街巷口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胡炳云所在的教导1旅被改编为新四军3师7旅,他所在的1团成为19团,首任团长胡炳云.首任政委王东保.在这支新编部队里,胡炳云创下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战绩,消灭程道 ...
-
钟全友‖忆“皖南事变”的前前后后
一九四一年一月的一天,皖南地区的夜空无限昏喑.阴沉--突然,一阵激烈的.震耳欲聋的枪声响起. 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开始行动了.这是在日军侵入中华民族国土的时刻,民族败类发动的一场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的罪恶 ...
-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5)
红七军政治部刻印的传单<中国共产党十大纲领> 4月30日,张云逸率部到达贵州的榕江城外.榕江是贵州军阀的后方,囤积着许多军需品.当时贵州军阀正与湖南军阀在湘黔边境打仗,城里只有一个副师长带 ...
-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1)
张云逸大将 一 张云逸,1892年8月10日出生于广东省文昌县头苑区造福乡(今海南省文昌县头苑镇)上僚村一户贫苦农家庭.为期盼改变贫穷生活,家里给他取名运镒.镒,为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 ...
-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6)
红七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转战路线示意图(1930年10月至1931年7月) 新组建的第五十八团进入湘南后,不断遭到湘军的堵截追击,几乎每天都要在翻山越岭和频繁的战斗中渡过.但无论情况如何紧张,每次部队出 ...
-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9)
1937年4月劳山脱险后,周恩来(中).张云逸(左)和孔石泉在西安办事处留影. 四 1937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派张云逸到华南进行统一战线工作.张云逸在离开延安到西安的路上,和周恩来.孔石泉等同行.当 ...
-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11)
1939年,张云逸(前左三)同罗炳辉.邓子恢等在东汤池的合影. 五 1938年1l月,张云逸遵照中共中央.毛泽东的指示,率军部特务营抵达江北无为地区.活动在江北的新四军第四支队,按照中共中央向津浦路东 ...
-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12)
1939年5月4日,张云逸在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大会上讲话. 7月上中旬间,张云逸同叶挺到金寨县,进一步对桂系驻安徽当局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会谈中,廖磊虽然比较冷淡,但从结果看,双方还有团结的愿望 ...
-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18)
1946年4月,张云逸赠送给黎玉的照片 张云逸在主持山东军区军事工作期间,对于组织和建立地方武装极为重视,并做了许多工作.1946年下半年,他在一次会议上作了<关于组织地方武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
新四军历任首长——陈毅军长(15)
陈毅与国民党谈判接头的地点--江西南雄镇钟鼓岩 1937年5月,在国民党军队中做兵运工作的陈宏(又名陈海)在离开梅岭途中被捕叛变,供出了红军游击队在大余城开设的地下交通站和项英.陈毅及特委的驻地.敌人 ...
-
新四军历任首长——陈毅军长(1)
陈毅元帅 一 陈毅,原名陈世俊,字仲弘,又作仲宏.1901年8月26日出生于四川省中部的乐至县复兴场张安井村一户破落地主家庭. 陈家原籍湖南省新宁县,于清初迁入四川,曾经上升为有田产 800亩的地主. ...